繁体
首页

第一节 用鼻子煮出来的咖啡(1 / 2)

这家咖啡馆吸引我的原因,一是据说里这拥有全台北排名前三的起司蛋糕,对于一个提起起司蛋糕就能口舌生津的人来说,如此美味不可错过。二来因为三槐堂这个古色古香的名字,一个洋式咖啡馆却有个中规中矩的传统名字,这店和店主是什么模样。带着极大的向往和好奇,我在一个雨后的下午去到罗斯福路上的三槐堂咖啡馆。

台北连日的炎热之后,终于有了两场雨。我从基隆路上乘了1路公车,在师大路那里下了车,一路查看着路牌往前走。雨后的清新和潮湿让步行成为一种享受,不知不觉就走到罗斯福路一段72巷,站在巷口往左即可看见三槐堂的招牌。

一眼望去果然是预料中的风格,三槐堂的中式招牌虽然不大,但在巷口看过去很醒目,待走到正面,仍然是木质的中式风格,但俨然有了咖啡馆的味道。

咖啡馆不大,每一张桌前都坐满了人,年轻女子居多,看来起司蛋糕确实是女人的专属品。我四下张望,只有吧台还余两个位子,征得同意便坐下,窃喜,如果不是客满,我大概还不好意思直接就坐到咖啡师的对面。

吧台里的三个人忙碌不停,切起司蛋糕,煮咖啡,打果汁,做奶茶,盛小点心,我正好坐在操作台对面,大好的机会看他们一刻不停而又有条不紊地准备各种饮食。

煮咖啡的中年男子留着很个性的发型,颇具艺术气质,不苟言笑。两三个虹吸壶同时工作,装水,点火,磨豆,将装好咖啡粉的上座插入下座,扶正,整套程序娴熟流畅。令我惊讶的是当沸水冲入上座的咖啡粉与之溶合之后,我见到他用鼻子靠近玻璃器皿去嗅里面的液体,我甚至觉得他根本就没有用搅拌棒,只是一直闻个不停,眯着眼睛很用心很享受的样子,直到他认为火候到了,才熄了火,等待煮好的咖啡从上座注入下座。

我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用这样的方法使用虹吸壶,很想请教其中缘由。因此等到对方忙碌中间的小间隙,就跟他聊了起来。

他果然是三槐堂掌柜的王仁植先生。我说你们仨是一家人吧,他笑着说是啊,这是老板娘,这是小老板,一个能干的中年女子,一个帅气的小伙子。

三槐堂开业17年以来,一直是王先生跟自己家人在打理咖啡馆。17年,不是一段短暂的时光,持之以恒坚持着一家咖啡馆,我想这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

王先生问我,听你的口音不是台湾人吧?

我说是啊,专门从北京到台北来喝咖啡的。

说完我们都笑了。

聊了几句王先生又开始忙碌,有个别家咖啡馆的小姑娘登门学艺,王先生给她示范如何用虹吸壶煮咖啡,我正好也在边上听着。

他问她,你是凭什么来判断咖啡是否煮好?

姑娘回答说时间啊,每次煮咖啡都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