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序言(1 / 1)

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咖啡杯空了之后

街道还是刚刚的街道

我已经不是刚刚的我了

整个城市,就是我的咖啡馆

在台北流连咖啡馆足足半月之后,有一天夜晚,独自行走在街头,看见一幅见过很多次的海报,上面的那些话语让我突然心生感触,整个台北,就是我的咖啡馆!

那一夜,终于寻着那家永康街上二楼的咖啡馆,此次台北之行,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符号。但不是句号,因为我已期待下一次。要了一壶新鲜水果茶。其实在这里,喝什么真的已不再重要。这家名叫希罗斯的咖啡馆,无论是外表或者装饰都那么普通,甚至可以用不起眼来形容,但是,我带着满心的好奇和期翼来到这里,想看看“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的台湾文坛奇女子朱天心经常光顾的咖啡馆,据说她曾经整日整日在这里写作。

下午在罗斯福路的三槐堂吃起司蛋糕,掌柜王仁植先生得知我在台北逗留已过十日,玩笑地问是否增重。我说白日泡咖啡馆,入夜逛夜市,那么。于是我们心照不宣地笑了。

背包旅行近二十年,热爱自然景致,也痴迷于各地风俗民情,熙熙攘攘的市场更是每到一地必逛之处,活色生香的市井生活最能吸引我的目光。美食、书店、小旅馆、咖啡馆、酒吧以及特色小店,旅行之中的很多时光都消磨在这些地方,也有很多关于旅途中形形色色人物的记忆。而我所热爱的这些,台湾无所不有。

曾经在与台湾一水相依的厦门生活将近二十年,海峡对面的岛屿在心中始终那么近又那么遥远。喜欢电影,也很喜欢台湾电影。侯孝贤的悲歌唱着台湾乡村和城市的历史沧桑,杨德昌的脚步始终踟躅于台北的都市浮华,李安关于情感伦理的阐释则在传统与非传统之间游离。当年看李行的《小城故事》,似曾相识的感觉至今还记得,那样一个和闽南小城相似的地方,那风格鲜明的建筑,那亲切熟悉的方言。而《海角七号》则让我想到厦门曾厝垵村的海,以及海边的戏台和那戏台上曾经放声歌唱的孩子们。

我曾经写下这样的句子:我想去台湾,想去看看那一个与我的第二故乡如此接近又完全不同的岛,想去看看孕育了如此众多优秀导演和电影的岛,想去看看电影里提及的那些写满故事的地方。还有陪伴了我成长岁月的那些台湾诗歌、散文、小说和音乐,那些向往已久的博物馆、历史古迹和名人故居,那些遍布大街小巷的美食和小吃,餐厅和咖啡馆。关于台湾的旅行计划内容太多,只去一次肯定远远不够啊!

后来,当我亲临其境台北的街巷,当我把脑海中的印象和记忆与身边现实关联起来,很多时候,我都怀疑那是一场梦。一场充满真切的美妙梦境。而把这些梦串联起来的,是散布在台北各个角落的那些咖啡馆。必须承认,当我还未抵达台北便已有预想,以为风格迥异的各式咖啡馆正适合我这样的人来解读这个城市。事实果真如此。

台北是亚洲最具有咖啡文化的城市之一,据说拥有上千家咖啡馆。我以为,透过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馆能够深刻体会这个城市。半个月的时间,各个城区各种风格的咖啡浓香,伴随我一起走入台北的历史、文化和人情味之中。

侯孝贤先生的电影《咖啡时光》是纪念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作品,他们二位也是我非常喜欢的亚洲导演,《咖啡时光》通过一个日本年轻女子的家庭情感生活让我看到那时候的日本,感受着流淌开来的生活。

而我想要述说透过台北的咖啡馆所认识的台北,也远不只咖啡心情,应该有许多曾经遥不可及,即使今日仍然神秘的人事与风景。我想,那也是我的一段咖啡时光。于是,写下《台北咖啡时光》之标题。

§§第一章 明星咖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