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3章 皮带和皮包:腰间细节 手中装饰(1 / 3)

在时尚潮流中,举止端庄、尤其风度翩翩的男人,总会在腰间这一细节处,刻意去装饰。这个装饰自然是皮带。皮带就是男人的黄金分割点,自然是非常重要的部位非常重要的装饰。好的皮带,和衣裤简直可以融为一体,自然妥贴。反之,会邋邋遢遢,不伦不类。对

同样,肩上或者手中的装饰,离不开的则是皮包。皮包业的发展,总是把目光紧紧盯着时髦的青春女性,因为一个女人拥有几十只,甚至超过百只的皮包都不为过。然而,时尚的东西也从来没有忽视过男士的风采。拥有一款质地品味都上乘的男包,更能增添男士的翩翩风度。

先说皮带的趣闻。有点历史知识的朋友都晓得,中国早期的服装是基本不用纽扣的,据说是因为在后宫里流行开来的,因为后宫佳丽太多了,都穿有纽扣的衣服,不利于皇帝临幸,所以好像宫女妃子们,内裤都不用穿的,晃荡着款款性感的大腿,皇帝来了晃荡得更厉害,皇帝自然性福不断。不过,没有纽扣,腰带(那时候还没用到皮的)是很早就有的,这也可以理解,否则男人们裤子拎不上去,老是把不该露出来的露出来,成何体统!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也就是说,古人要系双层裤带。

不过,这里面的“大带”是具有特殊作用的,古人对它非常重视,腰带成了服装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饰物(这和现在皮带对男人的作用倒是异曲同工),尤其在礼见时,更是缺它不可。《南史·刘琎传》记载:“(琎)方轨正直,……兄瓛夜隔壁呼?琎不答,方下床著衣立,然后应。瓛怪其久,琎曰:“向束带未竟,其立操如此。”——连兄弟之间夜里见面说几句话,都必须整衣束带,否则就觉得有失礼貌。欧阳修《归田录》也有类似记载,宋太宗夜召陶谷。谷至,见帝而立,却不肯进去。太宗立即意识到这是因为自己没有束带的缘故,于是令左右取来袍带,匆匆束之。陶谷见皇帝束上了腰带,这才进去。在当时看来,皇帝召见侍臣而不束腰带,同样是失礼的行为,所以不能与他行君臣之礼。随着文明的发展,古代腰带总体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

后来呢,腰带上最具特色的饰物(当然也实用)——带钩出现了。基本形制是下端有钉柱钉于皮带的一头,上端曲首作钩状,用以钩挂皮带的另一头,中间有钩体。常见的有兽面形、琵琶形和各种异形钩。据说,这起源于北方少数马上民族。文献资料中也常常提到带钩的名称。如《管子·小匡》:“管夷吾亲射寡人中钩。”《史记·齐太公世家》:“射中小白带钩”等等。这段史实大家想必应该知道。随着历史的发展,带钩的造型,由于时代的不同和地区的差异,也有许多明显变化,兽型、图腾、画符的,什么奇形怪状的都有,可想,腰带上的装饰,在古代就已经走向时尚。

到了伟大的21世纪,腰带甚至是时装展的一大看点。特别是男士,几乎每一个都要在裤子上束一根皮带。腰带的作用已经延展到了实用性之外,时尚搭配,甚至点缀的意义也日益凸显。一些国际大牌在腰带上也下足了功夫,杰尼亚,万宝龙,登喜路,EASY 等品牌,每季都会推出富有意义的新款。或者使用了新的材料,或者应用了新的理念。

由于时尚的需要,男人对腰带的重视程度,开始走向真正的品味。评价一个男人,往往要看三个因素。第一是领带,第二是腰带,第三是皮鞋。领带不一定天天打,皮鞋不可能天天穿,但是腰带基本上是天天系,不得不引起男人的极大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