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七节 一日三餐的营养对人体免疫有哪些新认识?(1 / 3)

(1)营养与感染和免疫新认识

有史以来,人类面对各种疾病与瘟疫的袭扰,有人无奈地倒了下去,有人顽强地挺了过去,也有人竟安然无恙。在病魔与瘟疫面前,人与人之间所表现出来的这种莫大差异,究竟缘于何故呢?经过医学家们多年研究与探索,现在已经基本搞清楚,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身体的免疫力的强弱各不相同的缘故。

原来,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我们人类以及其他生物为适应各种宏观和微观的环境而生存下去,不仅在生理结构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且,还在机体的内部形成了一道看不见的,用于抵御各种致病菌和病毒的防线——免疫系统。从理论上讲,只要我们能充分调动这一免疫系统的潜力,让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即可有效地抗御各种病菌和病毒的侵扰,免生很多疾病,包括非典型肺炎和甲流感。

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身体里的免疫系统,实际上往往并没有充分发挥其防御疾病的潜力。营养不良,过于劳累,睡眠不足,情绪不佳,环境污染,乱服药物,等等,都会使我们的自身免疫力受到削弱。然而,当免疫力被削弱到了一定程度时,便抵御不住病菌、病毒的侵袭,从而感染疾病。非典型肺炎与甲流感疫情的发生,使得人们对增强自身免疫力普遍重视起来了。一时间,如何增强人体免疫力成了人们关注健康的热门话题。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呢?

预防医学专家一致认为:均衡而适宜的饮食营养,积极而适度的体育锻炼,充分而适当的休息和睡眠,乐观而平和的心境,安静而清洁的环境等至关重要,然而,在这些方面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当属饮食营养。

饮食是生存的保障,营养是生命的基础,均衡而适量的饮食营养,不仅为人体提供日常活动所需的热能、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而且,还能强化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维护各个器官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食物中的许多营养素对增强人体免疫力十分有益。

事实上,瘟疫与饥饿常是并行发生的。在营养不良的人群里,常会使传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升高,病程延长,病情加重,并发症与死亡率也会增加。究其原因,这是由于营养不良而降低了机体的抗病能力,也就是免疫力下降,感染了疾病后,食欲不振,呕吐而促使营养不良加剧,吸收不良使肠道蛋白质丢失、营养不良更恶化,使免疫力更下降,患病发热,又可使营养更丢失而加重缺乏。所以,营养、感染与免疫功能三者之间是密切关联、相互作用的(见下页示意图)。

感染、营养缺乏与免疫抑制的互相机制示意图机体的防御能力有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两方面。特异性免疫,又分为以B细胞活动为主产生抗体的免疫反应,称为体液性免疫,以及以T细胞活动为主产生的致敏淋巴细胞的免疫反应,称为细胞免疫。在人的统一整体内,各种免疫反应不是孤立产生的,在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之间,都是相互配合、协同作用而又相互制约的。而营养状况对其均有不同情况与程序的影响。

(2)热能、蛋白质、脂肪对免疫力影响新认识

热能——蛋白质缺乏时,血清免疫球蛋白反应正常或有所升高,升高的原因,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的个体,往往易伴发感染,而感染可刺激免疫球蛋白合成的原因。有资料表明:在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营养缺乏程度之间,没有相关。在具有胃肠炎和呼吸道频繁感染病史者,营养不良可影响免疫球蛋白合成。但是在受到感染的抗原刺激时,则加速产生。

抗体反应正常或减低。动物实验,在抗体合成中证明了必需氨基酸的必要性。在人体临床观察中,蛋白质供给不足,参与免疫功能的各种酶、白细胞和抗体就会减少,导致人体抗病能力低下,易感染疾病,创伤不易愈合,患病不易康复。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是氨基酸,而在各种氨基酸中,与免疫力关系最为密切的是精氨酸和谷氨酰胺。实验证明:增加富含精氨酸的食品,不仅可以增加胸腺的重量,还可以提高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对有丝分裂的反应性。精氨酸的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烧伤动物的成活率,改善人体的延迟超敏皮肤反应。并有抗肿瘤活性。谷氨酰胺是一种重要的肠道免疫调节物质,可直接影响巨噬细胞介导的杀菌活性。谷氨酰胺缺乏时,可抑制免疫功能,使淋巴细胞功能受损,肠道分泌型抗体减少,肠道防御病毒、细菌和毒素的能力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