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在男人的世界里,女人不乖能怎样(1 / 2)

前不久,我在上海去广州的飞机上看了一篇某明星的采访文章,看得我直冒冷汗,她说:“我们家是女孩子,我就按女孩子的样子来教育——安静,听话,不给人挡道,该干吗干吗去,家里来了客人,也不许冲着迎上去,你得乖……”看到这里,我心想:“至于嘛,现在都什么社会了,男女早都平等了,女人也有自己的一片天。”

紧接着,她说:“因为你在男人的世界里混,你就不能那么蛮横地要,你得绕道要——用女人独有的方法去要,哄得人高兴了,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回到广州,跟朋友们聚会,有个朋友给我说了一件事儿:在她们公司,所有跟总监谈恋爱的女人都在职场得了好处,而且有的女同事还能借此平步青云——言谈之中,未尝没有几分怀才不遇的怨愤。

我宽慰她:“你以为跟总监谈恋爱的过程很容易吗?这需要天赋,这活儿不简单!”

有次部门聚会,我们领导一兴奋就跟知心哥哥似的,劝我们一帮女生结婚:过了30岁就不好找了。他絮絮叨叨,没完没了。我们说:经理,你也是快40岁才结婚的。他脸一拉:“女人,能跟男人一样吗?你们就图这几年!”

振聋发聩,纵使不甘心,千方百计想反驳,但是无话可说。这些人的话都很讨厌,文章开头那位明星的说法特别讨厌;我朋友的判断也讨厌;总监的总结陈词更讨厌。但是,世界上让人讨厌的事,80%是因为它是真实的,没法逃避的,不然你连讨厌这种情绪都不需要有。

戴锦华说,中国只有两个女人,一个秦香莲,一个花木兰。后者通过伪装成男人取得成功,一是数量狭小,一是过程艰难。

何况到最后,她还是跟“男人”脱离不了关系,更不用提绝大多数的“秦香莲”了。女人在男人手里混饭吃,不可能脱离“男人”这个中心。

我曾经总结,女人对男人的需求只有四样: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物质需求以及生育需求。我以为女人要么是“我要你的好”,要么是“我要你的钱”,要么是“我要你的器官”,要么是“我要你的精子”。无非是这几种。

后来,接触过太多彷徨的大龄未婚女性,我发现原来不是这样的。她们对男人的需求,其实是“虚幻的心理需求”以及“社会需求”。况且,极大一部分人被社会逼得宁愿放弃前四种跟本人息息相关的需求,而愿意追逐后两种基本没有实际用处的需求。

我所谓的社会需求是“别人觉得你需要个男人”,这个别人,可以是你的挚友,你的至亲,甚至还有可能,这个别人其实跟你本人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在大多数别人眼里,女人分四等:最下等,没钱又没男人;次次下等,有钱没男人;次下等,没钱有男人;最高等,有钱有男人。

这就是所谓的“事业爱情两丰收”。最高等与最下等就无需多说了,的确是最高等女人与最低等女人的全民概念,但是有钱没男人与没钱有男人这个倒是很值得玩味的。

女人:“那谁谁谁老公有什么了不起的?挣不到钱,还出轨,对她也就那样,我不稀罕。”

大多数的别人:“挣不到钱?那也是个男人啊!出轨?那也是个男人啊!对她不好?那也是个男人啊!你别说什么你不稀罕了,你根本找不到一个男人!”

如果这个别人是一个人,那也许没问题,问题是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全世界的人都告诉你:“你需要一个男人”“有一个男人,怎么都比没有的要好”。

人是集体动物,在这种浪潮之下,许多女人开始把这种社会需求慢慢地调整到了“虚幻的心理需求”——“对,我就是需要一个男人!哪怕他没什么实际用处,但是人人都有,我也得搞一个——大家都交了卷,我不能还在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