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那些会永远镌刻在心灵深处的时光——记录“5·12”大地震的随笔(1 / 3)

用我们的爱心,给你们力量!

用我们的真心,为你们祈祷!

在灾难之中,我们学会了坚毅和顽强!

——题记

(一)我们都是一家人

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8.0级大地震,强烈的冲击波直接波及并摧残了中国科技城——我们的绵阳市!

当时,正是我们和其他所有学校的上课时间。

就在同一时间,在大禹故里的北川中学里,也许,同学们还没来得及听清老师念的第一个英语单词;也许,同学们还没来得及算完第一道数学题;也许,同学们还没听完老师念的第一篇作文……

一时间,地面开始剧烈晃动,那些同学们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就被倒塌的房屋埋在了底下。

当天晚上,躺在学校操场上避难的我们从MP3收音机里听到: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救援队纷纷赶往四川的汶川和绵阳的北川,去救助那些被埋在废墟底下的人们,特别是中学生、小学生。

温家宝总理马不停蹄来到四川一再叮嘱:“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都要尽百倍的努力!”

是啊,遇难、被困的大都是学生们和孩子们,都是祖国希望的花朵、未来的栋梁,现在,他们正面临着生命的考验,这对他们来说是何等的残酷啊!

在电视、网络上,无数信息不停地反馈着灾情——

看着无数无家可归的人们,看着不断攀升的伤亡数字,看着受灾现场的残垣断壁,相信我们的心中都会涌起无限的哀思和痛楚。与此相反,每看到一个鲜活的生命被救出,我们的心中又是一阵无比的喜悦!

画面一:一救援队在一家幼儿园的废墟中发现了9个儿童,他们正欲救时,余震又来了,他们不得不撤退,其中一救援队员跪下哭喊着:“让我再救最后一个吧!”他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墟中拉出了一个小女孩,却被一块大石头砸伤了脚。尔后,他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那8个鲜活的生命被掩埋在废墟底下。

画面二:还有这样一个事例:某小学的老师在地震发生后,将4个学生掩藏在讲桌底下,他也死死地趴在讲桌上,保护着那4个孩子,结果,那4个孩子全部生还,他自己却被塌下来的一块大石头砸中头部而去世。

画面三:一位17岁的高中生在地震时已被老师推出教室,但他却又跑进教室救同学,结果也被埋在了废墟只中。如果他当时自私一点儿,那他就会全身而退,但他最在乎的还是同学之间的手足之情。

画面四:从地震之处一直到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运往灾区的物资源源不断;募捐箱旁的人们慷慨解囊;献血车后排起了长队。

我们知道啊,这个时候,一顶挡风的帐篷,一床御寒的被褥,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一句真诚的问候,对于灾区人民来说也许就是希望,就是明天!

我们明白啊,这个时候,一点很小的善心、爱心,乘以13亿,就会汇成爱的海洋;再大的困难,再大的灾难,除以13亿,就是八个大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国难当头之时,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素有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在此时此刻弘扬光大。

现在,我们的四川骨肉同胞正在经历着丧失亲人、残疾身躯、无家可归等等我们无法想象的痛苦与忧伤,我们学生虽然无法为他们分担这一切,但却有能力给他们一些慰籍与帮助。

在此,我们呼吁身边的同学们,伸出我们的双手,奉献我们的爱心,为灾区的救援和重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让我们一起勇敢行动,于危难中扬起爱的风帆,于灾难里托起爱的方舟,一道帮助我们四川各地受灾同胞度过难关,我们充分理解受灾同胞的心情,感受他们的伤痛,因为我们对生命有着共同的理解,更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二)在灾难中一起成长

灾情发生后,一句“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的话很快流传开来。

谁也不会料到,2008年的5月12日就这样写入了永恒的历史。

这些天,我看着计时牌上的数字一点点接近震后营救的黄金72小时,每一个人的心都被揪到了嗓子眼。

大家无不热切期盼着多一个灾区群众能够获救,无不强烈渴念着早一分解救出所有危难中的生命。

祈祷,祝福,默哀,援手,平安,雄起——我们反复念叨着这些词汇,总理哭了,国民哭了,一切有良知的人都哭了。

此时此刻,生命高于一切,我们所唯一祈求的就是人的生命。

也只有在如此毁灭性的大灾大难面前,我们才能这般深刻地体味到生命的宝贵。

在当时那个阶段,救灾的唯一核心就是救人,而无论何等深刻的“反思”,在此时刻都显得那么奢侈。

正是完美基于对生命的无比尊重,让我们看到感受到并真切地冀望“国难兴邦”意义上的另一种成长。

我们的思维、意识和观念发生显著的嬗变,我们能够在短时期变得成熟,可以全方位、多视角地看待一切——

在政府的层面,中央政府此次在震灾发生后的快速反应,不仅赢得了国内民众的高度支持,也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

政府的快速决策和全面的信息公开,为营救生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相较于过去的突发灾难,这无疑是一个长足的进步;而这一长足进步所取得的积极效果,更有望为以后的政府应急行为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成功范式。

在媒体的层面,各路媒体深入采访报道的广度、深度和力度,都堪称实现了某种历史性的飞跃。

地震发生后,中央电视台的几个频道、四川电视台以及成都电视台、绵阳电视台全部中断了正常节目的播出,还有完美快遗忘的广播电台,记者们对灾情和救援工作进行了24小时连续不间断报道,其他平面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将自身优势发挥到最大,向社会公众及时提供了最新、最全面和最细致的信息。这种强大的报道力度,充分体现了媒体的生命情怀和责任担当,让人动容,让人敬仰。

更大的感动,来自于地震现场,灾民的自救互救,志愿者的主动援助,子弟兵的英勇奋斗。诸如“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掉的水泥板”、“私人诊所医生拿出全部药品救人”、“成都出租车司机自发奔赴灾区参与营救”、“外地私家车主赶赴灾区参与转运抢救伤者”、“唐山某企业家包车组织员工和医务人员连夜南下”、“绵阳市民带上食品衣物慰问安置点灾民”、“北川组织部长翻山越岭报灾情”、“刘宁老师抢救59名学生后痛失亲生女儿”、“北川三干部在废墟下自强不息靠小便与死神搏斗75小时”、“北川法院副院长冒死拯救4条生命”、“张兰老师为挽救4名学生而眼睁睁看到距离她10米远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等可歌可泣的事迹不胜枚举……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民间组织力量的雏形进一步得到发育,其“天生的透明和高效”是政府救灾力量之外的重要补充。

从非典到洪灾,从罕见的冰雪灾到超强台风,从西藏事件到圣火护卫,众志成城的力量一次次让人如此感动,让人心一次次更加凝聚。

这一次的特大震灾,更是让人们前所未有地紧密团结在一起。

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捐款狂潮,献血车前排起了长队,各类赈灾义演正在紧张准备,还有人想到要领养震灾孤儿,很多地方政府和民众认识到照顾好身边的“汶川人”、“北川人”也是一种抗震救灾。

救灾,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灾难会放大生命的脆弱与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会放大人心的善良和团结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义,让我们在灾难中一起成长。

愿生命的逝去能唤醒所有当权者和全体国民对生命的尊重,善待生命就是善待一切,因为所有的一切在人的生命面前原本一文不值。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加油,愿所有的生命无论何时都能得到一样的尊重。

(三)让我们一起用心来祈祷

地震发生时,正是我们学校准备上课的时候,而北川中学的教学楼的突然垮塌,把好多学生都埋在里面,好多学生都死去了!

看着新闻,难过、伤心的感觉涌上我的心头。我看了好多图片,那些无辜的人们呀!那些失去父母的孤儿,失去儿女的父母,她们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情境中呢?

我眼中的泪水,早已不知道流了多少。

他们真的很可怜!

看了那些电视报道,一个个触目惊心的镜头在看了之后鼻子很酸,泪水不禁夺眶而出。救死扶伤的医生,在废墟中救人的战士,温爷爷的殷切关怀,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唤醒被困的人们。

但是,这些努力似乎都已经被上天否认了,抢救出来的好多人都残废了,可以成功逃出这次大地震的魔爪的人又有多少呢?

我从网上得知,平均每25人可以成功逃出来的仅仅有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