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正文 第43章 第一周(1 / 2)

创新是李开复经常提起的话题之一。从他为自己一手创办的新公司取名为“创新工场”,就可以看出创新在李开复心目中的地位。

毫无疑问,李开复职业生涯中的辉煌成就皆出于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在创新的道路上,李开复曾成功开发出了语音识别系统,也曾因追求技术的极致导致无用的创新而懊恼,还有在谷歌憋了一年半不做创新的经历。从为了创新而创新,到只做有用的创新和选择合适的时段打基础和创新,这种意识的转变让李开复能够更好地开展创新性的工作。

星期一 创新并不神秘

第一点就是要理解什么叫创新。创新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广义的概念,商业模式的创新、产品的创新、技术的创新,甚至把别人做过的概念重新汇集起来也是一种创新。

——2008年10月,李开复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比如说淘宝,他们想了几个点子,克服了中国人不愿意网购的问题,把中国人从“不网购”带入今天的“全民网购”。我觉得他们是非常创新的,只是他们是一种商务模式的创新,而且是符合中国人使用习惯的创新,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很具代表性的缩影——反映了当下在中国迅速进步的、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中出现的创新模式。

——2009年10月,李开复接受《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背景分析

在许多人眼中,创新是一个极为复杂而且十分神秘的词,而且往往与高科技紧密相联。其实,创新最早出现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其最初的意义是指企业将新的生产资源投入实际应用的过程。后来人们把创新广义地界定为新思想的第一次社会应用过程,它又可以细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开发利用创新、体制和管理创新等。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创新的内容很广,而且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能力。从根本上说,创新思维其实来自于生活中的积累。只要有对事物深层次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和突破,创新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创新永远只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结果,而不是刻意作秀、哗众取宠的产物。

行动指南

用平常心看待创新,踏实地进行创新实践。

星期二 有用的创新最重要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加重要。”我在一次演讲后把这句话留给了大学生们。后来,这句话也成为了我一贯坚持的科研风格,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在微软总部,我始终用这句话指导着一个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摘自《做最好的自己》

背景分析

“创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创新更加重要。”这是李开复用沉痛的教训换来的一句话:在SGI期间,李开复和他的团队曾经开发出一款三维浏览器,可以在当时计算机软硬件条件不是很好的条件下实现流畅的3D演示,但是这一产品虽然在技术上领先,但是脱离了当时的需求,最终还是陷入了完美主义的误区而失败了,开发这一产品的整个部门最终被卖掉,一百多名员工因此而失业。

“有用但不创新”和“创新但没有用”是企业常遇到的两个问题。有用而不创新会被竞争对手模仿和超越,创新而无用则产品没有市场。前一个问题常见于销售人员,后一个问题常见于科研人员。要实现有价值的创新,需要从市场和技术两方面进行考虑,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行动指南

技术人员要了解市场,从市场出发指导创新。

星期三 创新不是表面文章

但其实我们的搜索结果越来越好,也是谷歌的一种创新,这个阶段是大家看不到、摸不到的。

——2009年5月21日,李开复在谷歌新产品“百宝箱”发布会上的讲话

背景分析

谷歌进入中国的第一个问题是:中文搜索质量亟待改善。在谷歌进入中国前,谷歌中文搜索由谷歌总部一个仅有五人的技术小组负责。而谷歌进入中国后,改善搜索质量就成了第一要务。对于李开复力主的这一决定,当时的谷歌中国内部有不同看法。有一种意见提出,谷歌中国应该尽快做出一些创新性的产品,以吸引客户和占领市场。而李开复认为,中文搜索是一切工作的起点,在搜索质量得到根本性改善之前,做任何产品方面的创新都无从谈起。这也直接造成了在外界看来,谷歌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内并未进行任何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