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41章 你最近和陶茴怎么样?(1 / 2)

看过现房后,唐彬更下定了决心,将这套房子拿下来。

美中不足的是,面积有点小,今后肯定不能把爸妈都接过来,可机会难得,先拿下再说。

“你下周几去北京?”离开锦绣学府,回医院的路上,荣小慧随口询问了唐彬一句。

“周五,和我一起去进修的还有吴医生。”唐彬说。

“就是那个吴雅楠?”荣小慧记起来了,之前在医院的时候,还有接触过。

“对,她是我学姐。”说着,唐彬这才透过车窗注意到,距离锦绣学府不足一公里的另外一个小区,正是陶茴所住的锦绣园一期。

锦绣学府,锦绣园……

这明显就是一个开发商建的楼盘。

之前怎么没想到这一点?

唐彬有点后悔了,万一买下来住进去以后,出门散步的时候遇到陶茴的老公,岂不是尴尬死了。

不过,唐彬转念一想,这样的几率也不会太大。

下周就要去北京了,三个月以后才能回来,到那个时候,陶茴应该已经和她老公离婚了。但愿陶茴和徐铭远离婚后,徐铭远不会继续住在锦绣园一期吧。

荣小慧看唐彬一直在打量小媚河周边的小区,轻笑着说:“东城区这边的环境还不错吧?我估计两年以后,这边的房子没有低于一万的。”

“东城区的地理位置确实很占优势,一边是市中区,一边是高新区,高新区的各方面虽然还没有发展起来,但在东城这边的带动下,我估计发展的会很迅猛。东城这边的房价如果再涨,东原市其他五个区,除了北边的陈口区,其他区的房价应该都会疯涨,这应该就是带头效应了吧。”唐彬敛了敛心神,跟荣小慧聊着。

“相比其他省份的省会城市,东原的房价一直因为需要引进人才,抻着劲儿呢,现在各方面的人才都到位了,房价也该涨一波了。你说的没错,东城区这边确实开了个好头,否则的话,经济上不去,上面对咱们东原也就不够重视。其实这也是大势所趋,长林区那边有湖,东城区这边有河,好学校都在市中区,东城区这边的房价一旦烘托起来,仅是长林区和市中区,就会提升一大截东原市的GDP,更何况,市委方面,还有更加长远的规划,一步一步来吧。”荣小慧笑说。

“房价疯涨,最后影响的还不都是普通老百姓。”唐彬柔声说。

“房价不涨,怎么刺激东原各方面的经济?”荣小慧反问了一句,认真说:“在我看来,有利有弊吧,在十年二十年范围内,利大于弊。”

“这些我也不太懂。”唐彬笑了笑。

“总之,听我的肯定没错,在咱们东原市,谁先在东城区这边买房,谁今后的日子就更加好过。”荣小慧说。

“那我更得感谢你了。”唐彬说。

荣小慧瞥了唐彬一眼,说:“今后我卖你房子的事,不许再提了。”

“好吧。”唐彬说。

在医院门口下车后,唐彬跟荣小慧挥手道别,没急着回门诊,而是先给家里打了个电话。

“喂,小彬啊。”接电话的是唐彬的妈妈。

“妈,你午睡呢?”听母亲有点像刚睡醒的语气,唐彬随口问了一句。

“刚眯了会儿。”母亲说。

“妈,我跟你说点事。”唐彬说:“在东原这边,我朋友低价转给我一套小户型,在东城区那边,首付差不多六万吧,要是入手的话,以后给家里就寄不了那么多钱了。”

“多大的房子?”母亲惊讶地问。

“也就四十多平米,不过地段挺好的,你和爸过来的时候,也能有个住的地方了,宿舍那边,我打算先不退。”唐彬说。

“好,那你爸回来,我跟他说一下,六万是吧?确实够便宜了,邻居家小虎也在东原买房子了,八十平米,光是首付就快二十万了。”母亲说。

“妈,首付我能凑够,这个你和爸不用管。”唐彬轻声说。

“你哪来的那么多钱?”母亲说:“不就是六万么,家里出得起,你别到处借钱啊。”

“信用卡能套现出四万,我手里还有两万,不会借别人钱的。”说这话的时候,唐彬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自己上大学那些年,母亲正好赶上下岗,又因为身体不好,花了不少钱治病,之后父母为了自己的学业,跟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省吃俭用了好长时间才还上,所以母亲打心眼里不愿再欠别人钱。

“借了银行的钱,不也得还?”母亲说:“好了,首付的事你不用担心,光是你这一年多往家里寄的钱,就已经四万多了,我和你爸又攒了点,就盼着你能在东原落脚呢。现在你说你没个房子,人家谁愿意跟你?”

“妈……”一时间,唐彬说不出什么。

“买房是好事,我和你爸都支持你。”母亲笑说。

“我爸呢?”唐彬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