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章 惊蛰(1 / 3)

前言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释义:心若无物,则一切皆空。心若美好,则一切美好。

1章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可谓是“山花照坞复烧溪,树树枝枝尽可迷”。

杨柳岸边,水清草肥。鱼儿美,鸟儿飞,农夫忙,满眼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色。

微风吹拂着河边的芦苇荡,随着芦苇的摆动,露出一个瘦弱的小女孩抱膝坐在岩石上,脸埋在双臂间,肩膀耸动着,细听有抽噎声,何故在此哭泣?

原来哭泣的小女孩名叫姜雪莲于惊蛰那一日从现代魂穿而来,起因来自她一地鸡毛的婚姻。

俗话说的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亲身经历过,方知“男人的嘴骗人的鬼”真的是至理名言,背叛只有一次和无数次,初初的美好在柴米油盐中消失殆尽,花心、暧昧充斥着整个婚姻生活,痛苦的她体重锐减到婚前不过百的状态。

在原谅和争吵中度过的日子,失眠和眼泪陪伴的夜晚让人心生悔意,于是在快刀斩乱麻之后,强颜欢笑的姜雪莲在坚强的处理了手中的工作之后,申请休了年假避到远嫁的姐姐家疗伤。

姐姐知道多劝无用,就心疼的多带这个善良、好强的妹妹散心解闷,此时的姜雪莲怀疑人生,不相信感情,牵绊她的只剩下亲情。

这一日上午,姐妹二人去了博物馆,只因姜雪莲在一处剖开的紫水晶处,用手摸了凸起的水晶被划破了手指,鲜血抹在了水晶上,便好似有股力量将她的灵魂吸走而致使她昏迷不醒。

这一日恰好是农历二月十二惊蛰,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仲春已到,雷惊百虫。

醒来后的姜雪莲不得不承认自己魂穿到了这历史拐了弯,赶走了蒙古人,南北统一后更加繁华的大颂朝的南地。

大颂朝建国于己卯年(1279年),建都开封东京城,改年号为升平,设置行政区划26路,260个府(州)。

如今是升平九年丁亥年(1287年),皇帝赵昺,庙号战宗,时年15岁,二月十二也是万寿节,举国同庆。

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一年春耕由此开始。

姜雪莲躺在炕头,头朝窗户,可以一览整个屋子。屋内光线暗淡,耳边能听到远处公鸡打鸣和狗叫声,近处隔着门压低嗓音的窃窃私语声。

身下有温热的感觉,芦苇秸秆编织的席子上铺着半新不旧的褥子,身上盖的厚棉被,大红缎子被面、浅蓝的棉布被里。

炕头的墙上贴着年年有余的年画,一个大胖娃娃手拿莲花,抱着一条大红鲤鱼,瞧着格外的喜庆。

炕梢处是一个半人高矮深红色的卧柜,柜上整齐叠放着几床被褥。一块绣着花的红绸缎,一半搭在柜上,一半塞在被褥下,一把铜锁头锁着柜子。

挨着柜子,摆放着绣花绷子和装着绣线、剪刀、碎布、尺子的笸箩。

姜雪莲坐起身来,躺的久了,头有些沉,倚着墙闭眼缓了一会儿后慢慢地偎到炕沿边,环顾四周,地面青砖铺砌,北墙下放着两米长的储粮木柜。

西边对着门的墙边放着梳妆台,梳妆台上镶嵌着带底座的小铜镜,台前摆放着一把朱红色的圆木凳,雕着芙蓉花,古香古色。

纵观整个屋子有20多平米,炕有三米多长,两米多宽。门倒是有点意思,榫卯制成底座和上框,可以推拉的木门,木门上半部分三分之一处被分成八个十公分大小的正方形格子,共四排,也糊着窗棂纸。

门的下半部分是实木,内里左右都带有插梢。这门的设计内有乾坤,门拉过来,那边是套屋,隔出沐浴间,铺有地龙,置有火墙。

雪莲再望望自己小细胳膊小细腿,原主的记忆接踵而来,她不得不接受七岁的幼龄和瘦小的身躯,与原主相似的是都属蛇,若不论朝代两人相差24岁,一个是已已年的蛇,一个是辛已年的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