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9章 酸梅汤(1 / 2)

今日,李氏早早就起床和面,拉好面条、做好浇头,带着宋致出摊去了。

这是李氏第一次出去摆摊,宋致实在是放心不下,从昨日起让宋良做了好几张桌子椅子,又给张罗着找摊位等等一系列的事务。这不,把一切都安排好了,还觉得不放心,又死乞白赖地要跟着去。

而宋三娘则打算先做一些酸梅汤来尝一尝。

宋金在一旁给她打下手,宋良继续回去做木工。

宋金就像是有用不完的力气,看见水缸没水,提起桶就去打水。

而宋三娘各拿了一点乌梅、甘草、山楂干、洛神花,依次用清水清洗了一遍,然后拿出一个大盆放满水,把材料放在大盆里浸泡一个时辰备用。

宋金回来又瞧见宋三娘在起火去给她烧火,把泡好的材料放进一个大锅里加满水,然后又守在灶边烧火。

宋三娘可以说是毫无用武之地,在一旁干看着他把活儿都揽了过去。

宋金想起钱袋里的一两银子,并觉得浑身都充满力气。又怀疑自己在做梦,只想多干活来证明这是不是真的?

煮了不到一刻,宋三娘把锅盖掀开一看,果然里面原本清澈的水变成了褐色,宋三娘点点头,差不多了。

宋三娘拿出几块老冰糖,放了进去,等糖融化后用勺子勺了一点儿进放进碗里。

刚煮开的酸梅汤还是滚烫的,宋三娘用嘴吹了吹凉,用嘴抿了一点。

入口是是山楂和乌梅的酸,然后是一种很独特的甜。宋三娘想,有食欲不振者喝了应该会消食开胃。

不过她还是觉得甜味不够,又拿了一块糖放进去,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煮了一大锅酸梅汤,才用了几块糖,三娘得意地笑了。酸梅汤的材料里有甘草,甘草本来就甜味。

若是放进井里吊上半天,喝起来更好,喝一口暑气全消,清凉极了。

宋三娘用一个大桶把锅里的酸梅汤都勺出来晾凉,又额外盛了一碗拿给宋金。

“这黑乎乎的,跟中药似的,能好喝吗?”宋金把碗接过来,拿不定主意到底喝不喝。

“安心喝吧,我尝过了,一点都不苦。”宋三娘安抚道,刚刚她尝过味道了,是真的不错。

宋金咬咬牙,反正里面也都是些山楂,乌梅之类的,应该喝不坏人。于是鼓起勇气用嘴唇沾了一点。

这酸梅汤黑乎乎的跟汤药似的,居然意外的好喝。宋金有些惊喜,这里面还有一股很独特,很吸引人的味道。

三娘也尝了一些,觉得好喝是好喝,不过还是差了点。

她还是有些贪心不足,觉得放井里吊着的酸梅汤不如加冰的好喝。

要是有冰就好了,这个年代一些大户人家家里是有冰窖,存冰的。可这些人家大多数不缺钱的,在家享用还不够呢,怎么可能拿出去卖呢?所以就算三娘再有钱也是买不到冰的。

他们的冰是哪来的呢?他们把冬天的冰藏到夏天,再拿出来用。

古代的藏冰条件非常有限,方法也比较简单。每年的冬天,就是他们就开始凿冰储藏的好时机。他们选好水质好的地方,命工人把湖面上厚厚的冰层切割成冰块,藏到预先准备好的冰窖里。

冰窖的建造也是有些关窍的,虽然跟地窖差不多,不过这种冰窖都建在阴凉的地方。把晒干的稻草和芦苇做的席子铺在下面,冰放进去后又用米糠和一些树叶覆盖在上面,作为隔温材料。剩下的就是在来年的严夏再拿出来用。

可即使是这样细心,每年还是会有大概三分之二的藏冰会融化,所以他们常常会储存比自己需要用的冰还要多出几倍的量。

宋三娘倒也知道一种硝石制冰的方法,只是这样做出来的冰数量很少,自个儿用可能还行,若是要拿出去买卖,那就不够了。

不管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享用这道美味的饮品。宋三娘也是第一次做,手上没个轻重,一下子就做了那么多。现在没有冰箱,若是隔天怕是会变了味道。

不如给隔壁家的春花婶也送些过去,既能消耗这酸梅汤,也能促进邻里关系和谐,一举两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