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百二十七章《吴趼人全集.社会小说集.上》(127)(1 / 2)

第十二回 气焰逼人王威儿受屈冤家狭路杨势子遭殃

却说作小说的体裁,有事话长,无事话短。宝玉自从到了上海,会了吴伯惠,一见如故,事事都请教他,又请他教英文。伯惠叫他买《士啤令卜》来读,说这个是启蒙的书。宝玉买来看了,伯惠教了一遍,宝玉说:“这个不行,这就和咱们的《三字经》《神童诗》一般,从小念书的人才用得他着。我们此刻这么学起来,要费多少时候?必得有一部有汉文注解的才便当捷速,最好是能有同字典一般可以查字的。我看那个《无师自通英语录》便好。”伯惠道:“那个不好。”于是又教他买《英字入门》《华英字典》。宝玉买了,求伯惠教起来。每日自家分开工课,上半天看买来的译本书,下半天读英文。他本是绝世聪明的人,一经指点,便心领神会起来。又恃着有一部字典在旁边,随便遇了一张残废的外国字纸,也要逐字去查考,因此学的飞快。他自己也把进京的心事搁起,一心只在这个上头。

不知不觉住到了三月中旬。这一天忽见薛蟠匆匆的走了来,道:“宝兄弟,你一到了上海,就说要进京,此刻怎么不提起了?”宝玉道:“提起便怎么?”薛蟠道:“我方才接了一封京信,叫我即刻进京。你要去时,明日和我一起动身。”宝玉道:“你有甚么要事,忽然这样匆忙起来?”薛蟠道:“我这一进京去,便好好的干一个大功名出来。你要去时,也可以干点事业去。”宝玉笑道:“这就恭喜了!只可惜,我一则无志功名,二则学的英文还要求伯惠指教。我虽想进京,一时只怕不能动身。”薛蟠道:“我又走了,你一个人在这里做甚?”宝玉道:“奇怪,我来时本也不打算遇见你呀!”薛蟠想了一想,道:“我前回送给你的二百块钱,用了多少了?”宝玉道:“一个没动。你要做盘缠,只管拿了去。”薛蟠道:“我并不是要盘缠,我这回走的匆忙,要托你代我办点事呢。”宝玉问:“甚事?”薛蟠道:“一来是我的行李不能全带,要存在你这里;二来我还有二万银子存在汇丰,你要是进京时,代我汇了去。但不知你多早晚才走?”宝玉道:“存行李只管可以,汇银子可没有汇过,你还是托别人罢。”薛蟠道:“除你之外,还托谁?你不懂得,问伯惠总知道。我回来就把存折送给你。”此时宝玉正在潜心学英文,也无暇和薛蟠多说,便胡乱答应了。

薛蟠便去,到了晚上,就送过一本洋式手折来,又开了一纸行李单,都交给宝玉。宝玉道:“你当真的要走了么?”薛蟠道:“自然。”宝玉道:“到底为甚么事,这般要紧?”薛蟠道:“此刻不便说给你,不知你几时进京?你到得京里,自然知道。”宝玉道:“我也想着要走,只是一时舍不得丢下那洋书,须得再学几时。只要学得差不多,可以自己用功,不必人教,我也就走了。”薛蟠道:“我也不懂你,你本来最恨的是洋货,近来为甚忽然念起洋书来?而且是下死劲的用功,难道洋书就不是洋货了?”宝玉道:“我本来给你说过,用洋货也要分个有用没用,有益无益。这洋书本是个有用的东西,自然要念念他了。”薛蟠道:“我也不管你这个,你到底多早晚进京?”宝玉道:“说不定,快的不过一个、半个月,迟的或者一年、半年。看着罢咧。”薛蟠道:“随你迟也罢,早也罢,我的东西都托付你了。这手折子你收好,这一张行李单上的东西,都存在账房里的。明儿早起,我和你当面交代了账房就是。此刻我要先睡了,明日清早怕有事。”宝玉笑道:“你到底为的甚么事,来的这等慌张?”薛蟠道:“此刻万不能告诉你,你如果进了京,我再和你说。包管这个顽意儿,你也对劲。”宝玉也不再问,薛蟠也就去了。一宿无话。

次日早上薛蟠过来,叫焙茗到账房里,招呼了人来,交代他所存行李都托付了宝玉的话。又说道:“他动身时,交他代我带去。”账房答应去了。薛蟠又拿一把钥匙交给宝玉,又叫宝玉搬到他那房里去住。宝玉道:“你那屋里糊得红光耀眼的,我住不惯。”薛蟠道:“你住不惯,也要把那边的零碎东西搬了过来。”宝玉道:“你叫茶房搬来就是了。”于是薛蟠回过去,把零碎东西归入箱子里;那不能放在箱里的,也叫茶房一一搬了过来。另外还有两个箱子,搬过来寄放。乱哄哄的忙了一天。恰好这天开天津的“安平”轮船,在四点钟时,趁晚潮出口。所以薛蟠忙着,两点多钟时就下船去了。宝玉也不远送,只送到客栈门首,就回来。从此宝玉乐得清静不表。

且说薛蟠坐了“安平”轮船,犹如热锅上蚂蚁一般,一刻不得安宁,巴不得立刻就到了。偏生又遇了风,那路上多走了一天。等得到塘沽时,又值天晚,只急得薛蟠暴跳如雷,眼巴巴熬了一夜。次日破天亮时,便叫了小船,拢岸到火车站。上了车,开到丰台,即刻雇了骡车,赶进城去,找他的朋友。

你道他的朋友是谁?原来是姓王的,名字叫做威儿。本是北京城里的一个著名光棍,平日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因为一天他有事,到宣化县去探亲,他那亲戚就留他住几天,未免置酒相待。他吃醉了,便到街上去逛。无意中又遇了一个醉汉,两下相撞,以醉遇醉,大家便闹起来。路旁过往的人都站着观看,不赞一词,两下便打成一推。大家未免都受有微伤。后来人丛中出来一个老者,把他两个劝开。又对王威儿道:“你这位哥,只怕是初来此地。古语说的好,‘入国问俗,入境问禁’,你也不打听这位杨大爷是咱们宣化城里头等的好汉,任是官府乡绅也让他三分。你仗甚么腰子,敢和他对打起来?还不快过来赔个不是!”王威儿大怒道:“我不认得甚么羊呀牛的。我王大爷生长在城里,除了皇上王爷,那怕贝子、贝勒见了我,也要低个头儿。他是个甚么东西!别说他一个,就是这宣化城,也搁不住我三拳两脚,打个稀烂。”说罢又扑过去,两人复又扭做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