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三章 由恋到爱,常见爱情焦虑(2 / 3)

在西方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丢失一个钉子,坏了一只蹄铁;坏了一只蹄铁,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位骑士;伤了一位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帝国。

马蹄铁上一个钉子是否会丢失,本是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但其“长期”效应却是一个帝国存与亡的根本差别。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在恋爱中,最容易引发严重后果的“蝴蝶振翅”就是有些恋人的嘴瘾式分手。有些恋人总是喜欢把分手挂在嘴里,殊不知,时间久了,嘴瘾式分手也会引发蝴蝶效应,变成了真正的分手。

年轻的小爱前一阵子恋爱了,恋情开始的时候,她的压力有点大,加上工作压力也很大,有时难免心情不好,时间久了,居然养成了一些坏脾气。每当和男友有分歧的时候,她就会嚷着要分手,这让男友很受伤。终于有一天,小爱和男友又发生了争吵,小爱又提出分手,结果这一次,男友一声不吭地离开了。第二天,男友发信息告诉小爱,分手吧!上帝,小爱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不过赌气说说而已,他竟然,同意了!

一块木板再坚硬,被小刀砍一次,也会留下一个痕迹,被小刀砍无数次,难免会损毁。人的感情也一样,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分手听多了,都会伤心,也都难免心生去意。别老拿分手说事,仍凭你如花似玉,就算你貌比潘安,爱你的那个人也扛不住你无数次决绝地“分手”,当尊严伤尽、爱意磨尽,就算你放下姿态去挽留,怕也覆水难收了。“分手”一但提出,就会成为一种心理暗示,随即衍生怀疑,从而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就有可能瓦解爱情。

在很多电视剧、电影里,常常有这样的桥段,温柔多情的男子,热情奔放的女孩,在恋爱中,女孩总是很“野蛮”,喜欢有意无意地考验男友,没事就找找茬、呕呕气,甚至动辄以分手要挟,然后这种口是心非的分手,无意中伤害了两个人的感情。最后阴差阳错,这两个原本相爱的人,在重重误解中,各奔东西,成为彼此的追忆。

据调查,90%喜欢“嘴瘾式”分手的男女,只是希望能够通过“分手”的威胁,在遇到矛盾时力争上游,其实心里并没有打算真正的分手。刚开始用这招的时候,对方总是会很受伤害,从而妥协,但是这样的招式久而久之就会失去作用,再有效的药物,吃多了身体也会产生抗体,更何况真爱难求,每每都用如此狠招,最后后悔的往往就是自己。

嘴瘾式分手,就如同经典儿童故事《狼来了》一样,第一次说分手时,可能两个人都会难过,甚至会回想过往的美好,而更加珍惜彼此的拥有。但如果把分手当做家常便饭次次都例行提起,那么恋爱中的两个人终究会麻木,最终恶性循环、爱意皆失。一句赌气的“我们分手吧”,会导致误解、猜忌,最终使得之前所有的深情密意都付之东流、前功尽弃。

“分手”两个字看起来简单,但在爱情中一定要慎用,一旦说出来,无形中就在两个人之间划出了一道裂痕,即使你不是真的要分手,这句话也会成为彼此情感世界里的一块暗礁。

爱情故事太多类似的桥段,让人扼腕叹息,然而,在爱情里,男女平等,如果你轻易提出分手,就不要怪对方没有挽留你,爱情里没有乞丐,不要以为对方总会低下头,央求你不要分手。事实上,在爱情里,常常把分手挂在嘴边的,往往是内心最害怕分手的那个,因为一点点矛盾、一点点分歧就说分手,只会让对方以为“原来我在你心中如此不重要”,最终,再多的解释也弥补不了“分手”这句话带来的伤害,继而引发蝴蝶效应。

事实上,蝴蝶效应每天都在上演,然而等我们意识到最初的错误,却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所以只能把握好现在。不要让一句句“分手”断送我们一辈子的幸福,不要肆意挥霍珍贵的爱情,如果真爱,请不要轻易说“分手”,毕竟你的心中还有爱,还有情,还有对共同未来的憧憬,还有对幸福爱情的期盼。

最近几年,星座学说风靡世界,最爱把分手当口头禅的星座女,当属爱冲动的白羊女、性格飘忽的双子女和敏感好事的天蝎女。有趣的是,感情最不顺利的星座,前3名恰好就是白羊座、双子座和天蝎座。由此可见,把“分手”当成口头禅,感情注定不顺利。

“分手”两个字,就是爱情栅栏上的钉子,每说一次,爱情的栅栏上就多一颗钉子,就算日后女人用尽全部力量,拔掉了所有的钉子,爱情的栅栏也已经千疮百孔。

从语言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语言重复,本身就是心理暗示的一种方法。就像在广告行业中,地毯式铺天盖地的广告最为有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还收脑白金!”这种平淡无奇的广告词,经过千万次的重复,红遍了中国的大街小巷。而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多次提出分手,必然会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将诱发对方在爱情中的退缩甚至回避。

有首歌,歌名就是《不要轻易说分手》:“不要轻易说分手就分手/别把爱情逼得无路可走/谁都不愿意看爱情就这样日渐消瘦/不要轻易说分手就分手/爱情不是一百分能左右/不想眼睁睁看着爱情坠入虎口。”

恋爱中的男女,千万别把“分手”当成口头禅,要知道,爱情的栅栏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建成,而摧毁爱情的栅栏,却可能只是你那一句句“分手”。每次说“分手”,都是一颗伤人的尖钉,再牢固的爱情栅栏,也难敌无数钉孔的侵袭。

第四节 陌生情绪里的爱情焦虑

上一节,安子说到了嘴瘾式分手,那么,究竟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常常会染上“嘴瘾式分手”呢?特别是女性,更容易不知不觉患上“嘴瘾式分手”症。从爱情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因为恋爱中的男女,在陌生情绪里,患上了爱情焦虑症,因此才会感到不安,感到畏惧,频繁地说要分手,是爱情焦虑的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很多男性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恋爱的时候,女友总是动不动就说要分手。面对这样的情况,有些男人会想,是不是女友有了新的选择,是不是女友看不上自己,于是,在女友说分手,转身离去的时候,无奈流泪,束手无策。

事实上,只要一句挽留,只要走上前去,给她一个拥抱,强势一些,将那个倔强的女孩拉回身边,你就会发现,她所谓的分手,不过是一种委屈的表示。再回到你的怀抱时,她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然而,很多男性,却在这样的桥段里不肯再说一句:“宝贝,我们不分手,我,爱你。”因为能说的话已经说完了,他们不明白,女孩只不过想用“分手”,换回一份理解,一份温暖,一个拥抱。而他们的耐心和信心,也早就在一次次分手中耗尽了,所以他们只能暗自饮泣,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离去,事实上,他们并不知道,那个背影里,藏着一颗渴盼回头的心,只要他轻轻说一句,“亲爱的,你别走!”甚至在离开后,那个背影还会在车站、地铁口、机场翘首企盼,盼着你的身影出现,盼着能够重回你的身边。

这里,先说说焦虑症,焦虑症与正常的焦虑情绪反应不同,它是无缘无故的、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爱情焦虑症指向未来,患了爱情焦虑症的恋人,总是害怕某些威胁,比如分手的来临,背叛的突袭,这些都是潜在的威胁,但是病人自己却说不出当下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爱情焦虑症持续时间往往很长,可能持续几周、几月甚至数年,都难以痊愈。最后焦虑症除了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的惊恐外,同时也会带来身体上的很多不适。

那么被爱情焦虑症困扰的恋人,常常无法正确判断爱情的走势,动不动说分手,也就成了家常便饭。

很多恋人都认为,对方这种动不动说分手,或者动不动发脾气,是一种无理取闹。然而著名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却说,胡闹是一种依赖。人们只会跟自己在乎的人吵架,越是在乎越容易吵架。因为越在乎一个人,越会把他的一举一动都放在心上,稍微有点不满意,就会胡思乱想。

也有一辈子打打闹闹分分合合,最终还是相伴到老的爱情,有时候,吵架过后,恋人们会变得比以前更加的恩爱,这是因为吵架的背后表达的是内心的需求。吵架也是表达渴望关注的一种方式,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常常缺乏沟通,尤其是恋人之间。不同的两个人,肯定会有观点上、习惯上的不同,存在分歧是必然的。聪明的恋人,要在吵架时,多理解对方的内在需求,多加沟通,这样,就会让恋情在吵架以后,更加牢固,而不是愈发疏离。

爱情焦虑症之所以频发,还存在一个环境诱因,那就是陌生情绪里,彼此都很难为什么很多老夫老妻,想吵也吵不起来呢?就是因为对这种生活、对这种情感已经非常熟悉、非常适应,不再有什么意想不到或者预料不到的陌生情绪,所以就能够处之泰然。即便是有部分老夫老妻也存在爱情焦虑,但是由于环境、情绪都不再陌生,所以能够适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适当的处理自己的情绪,这种情况下,就吵不起来了,而正常的沟通就成了相互间取得理解、信任,相互间扶助、支持的最佳方式。

为什么很多恋人在遇到情感危机时,都想回到最初常去的酒吧、最初常去的约会地点,重新谈一次恋爱?就是因为熟悉的环境容易消除陌生情绪里的爱情焦虑。

相爱的人们,如果你们也遇到了爱情焦虑,那么不妨回到最初熟悉的那个场景里,重温甜蜜,这种熟悉,会让你们彼此都不再焦虑,彼此都更加理解、更加爱恋对方。

第五节 男性女性的思维方式不同

美国作家约翰·格雷有本书,在全球销售量超过14000万本,书名叫《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在这本书中,有一个关于男人和女人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从前,火星人摆弄着望远镜,发现了美丽的金星人,一瞬间,他有了触电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爱情。于是,火星人发明了时空旅行机,毫不犹豫地飞向了金星人。如火星人所愿,金星人接受了他,他们相爱了。有一天,幸福甜蜜的他们,突发奇想决定去地球看看,由此开始了他们的地球之旅。地球很美,他们非常喜欢,然而地球上的气体却很奇怪,因为他们在地球上待的时间越长,便越开始淡忘一些事情。比如,他们开始忘记,当初在一起是各自心甘情愿的选择,他们还忘了彼此来自不同的星球,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属性。于是,从某一天早上开始,他们的记忆力消失了,从那一刻起,火星人和金星人——也就是男人和女人——陷入了永远的矛盾和冲突当中。这个故事本身的确有点八卦,可八卦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男人和女人,真的就像来自火星和金星一样,具有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决定了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不同。

首先,从生理上讲,男女之间天生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根据新西兰“百科排名网”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通过从健康状况、衰老速度、最佳生育年龄和对疼痛的感受等方面进行比较,男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