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Part 12 猛犸洞穴(1 / 3)

《幻影》reference_book_ids":[7000312295347751966]}]},"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猛

犸洞穴给人的感官印象,并非只有视觉震撼,即使盲人来猛犸洞穴,也会被深深打动。我深信,他们的感受和我们正常人一样深刻。当向导在一处景点前停下时,或是点燃火把和蓝色烟火,指出景观最迷人的特征时,盲人总会发出感慨:“好神奇!太漂亮了!”尽管目不能视,但却能亲身感受。话语一出,他们便感受到了空间的宽广。声音像小鸟一般在宽敞的洞穴里飞翔。当一切归于无声,一种前所未有的沉寂弥漫,如此意蕴悠长又深不可测。寂静和黑暗让耳聪目明的人恍如与原始虚无面面相对,客观宇宙已然消失,只有主观意识残存,听觉转化,只能听到来自内心的嘀咕细语。盲人错失许多,也保留许多。宏伟的洞穴不仅是一场视觉盛宴,也是一场听觉奇迹,以及嗅觉和触觉奇观,身体的每一个毛孔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同寻常。

对于我来说,我感受到了坟墓。我假想自己死去,地球上的一切也都灭亡,自言自语,人们最后的安身之所就是这样黑暗寂静,我们最终将来到这里,没有世事变迁、季节交替,轰鸣的雷声、呼啸的暴雨无法穿透天际。冬天和夏天,白天和黑夜,战争与和平,互为一体,这是一个远离变故,超越生命的世界。多么安静,多么孤独!印第安人的遗迹和文物,在白昼之中迅速消散,在这里不会有任何自然变化。鹿皮鞋上的印记也许能在尘土中保留上千年不变。向导把手放到铺满地面的岩石底下,拽出一些被烧过的藤条,肯定是用过的,也许几世纪前,这藤条被涂上油脂点燃,在当地人进入洞穴时用来照明。

这里土质疏松,上面留有1812年车轮轧过的痕迹。那时,美国正与英国交战,这里的土壤曾被当作硝石使用。向导踢了一脚,掩埋在尘土中的玉米棒子露了出来,这里是中午喂牛的地方,这些玉米棒子看起来还像当时一样新鲜。在玉米棒子和清晰的车轮中,我们仿佛看到,马车刚刚从这里经过,人们恍惚间回到了世纪前叶,甚至更早。

在一条宏伟的街道上,如果停下脚步,细细聆听,能听到一阵缓慢隆重的滴答声,正如废弃厅堂里的大钟,轻微的回声在寂静中来来回回。这是所谓的钟,每一秒会有一滴水落入小池。一座幽灵般的大钟矗立在黑暗中,既不需上发条,永远也不会耗尽,似乎是在嘲讽,时间没有尽头,也不会改变——这是死亡之钟。在这样宏大的洞穴里,产生阴郁悲哀的想法似乎再自然不过,我也能理解那位先我几天参观这里的女士的心情了。起初,她很无奈地向前迈步,巨大陵墓里的沉寂和黑暗激发她的想象,当她来到向导所指的“巨人的棺椁”时,彻底被恐惧侵袭,楚楚可怜地乞求向导带她回去。所谓的“巨人的棺椁”,是一块巨大的坠落岩石,在暗淡的光线中,形状酷似巨型棺材。胆小而又想象丰富的人们,尤其是女士,在这样奇特的地下世界,一定会有恐惧感。向导告诉我,他带的团队中,有一位女士,想单独停留一会儿,他便将她留下,不久就听到一阵刺耳的尖叫。他迅速跑回去,发现她倒在地上,已经昏死过去。原来,她不小心熄灭了灯,在黑暗中惊恐不已,吓得晕了过去。

有时,我仿佛置身于史前世界被埋葬的古城的街道上。我提着小灯,跟在向导身后,穿过无尽沉寂的街道,不时看一眼两旁奇特陌生的古建筑,黑暗中竖立着久远斑驳的墙壁。现在,我们转过一个角落,沿着街道直走,街道呈直角从我们面前横过,我们进入了一个大圆圈中,或者说,是一个球场。向导点亮速燃火把,或是彩色荧光棒,可以看到上方和下方都是街道。这是一个没有白昼的城市,这里也不需光明,它一层连接一层,足足有四五层,宛若一个巨大的蚁窝,最低一层街道与最高一层相距数百英尺。从入口处进来的那条主道叫大道,如果纽约的百老汇被黑暗和寂静包围起来,道路被一些泥土和碎石封锁,除了不会这么灰暗广阔之外,可能也会呈现出与这里类似的场景。走进入口1英里处,我们经过一些粗糙的石屋,40多年前,一些肺病患者希望居住在纯净抗菌的环境中,以延长寿命,因而建造了这些石屋。他们居住了5个月,有6个可怜的人从未见过光明。但长期埋葬在地下,并未抑制疾病,山峰阻止了病菌的扩散,也抽拔了人们的健康和精力。当受害者们重新接触阳光和空气,他们的肤色像粉笔一样苍白,立即屈服在强烈的日光下,几乎还未抵达数百码外的住地,就全部丧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