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八章(1 / 3)

《思想录》reference_book_ids":[7234506947200814141]}]},"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然而,我又一次见到了阿莉莎。那是在三年后,夏天即将结束的时候。十个月前,我收到她的来信,她在信中告诉我舅舅死了。当时我在旅行,便在巴勒斯坦给她写去一封很长的信,至今未见回复。

我碰巧去了勒阿弗尔,究竟是因为什么事情去的,我已经不记得了,反正一种本能驱使我来到了那条通往芬格斯玛尔的路上。我知道阿莉莎依然在这里居住,却担心家中并不只有她一个人在。我事先没有告诉她我要来,也打消了作为普通访客登门造访的想法,我犹豫不决地走在路上,我该不该进她的家门?我该不该见她一面,或者都不试着见她一面,就一走了之?是的,我无疑已走在了那条路上,坐在了她有时可能会去坐的那条长椅上……而我,已经开始在想是否应该留下一个什么记号,在我走后,可以告诉她我来过……我这样想着慢慢朝前走。此刻,我已经决定不去见她,然而,像刀子一样扎透我的心的极度的悲伤,开始慢慢地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甜蜜的忧郁。我已经到了那条林荫道上,怕她撞见,便上了环绕着农场的堤岸底部的一条人行小道。我知道堤岸上有个地方可以俯瞰花园,就爬了上去,一位我不认识的园丁正在用耙子耙其中的一条小道,但很快就不见了踪影。一条新修的小路通向院子里。我过去的时候,一条狗在汪汪叫。我又朝前走了一段距离,就抵达了林荫道的尽头,我向右拐,刚好来到花园围墙附近,于是朝着与我刚刚离开的那条林荫道相平行的那一小片山毛榉林走去。就在我走过通向家庭菜园的那道小门时,心中突然有了推门进去的念头。

门关着。然而,里面的门闩只要轻轻一拨就开了,然而,就在我想用肩膀把它撞开的时候……就在那一刻,我听到了脚步声,于是赶紧后退,转到了墙角。

我看不清从花园里出来的那个人是谁,却能听到,能感觉到是阿莉莎。她朝前走了三步,用一种虚弱的声音叫我:

“是你吗,杰罗姆?”

我的心刚才还在剧烈地跳动,此刻却突然停止了,我窒息的喉咙中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她就提高了声音,又问了一遍:

“杰罗姆!是你吗?”

我听到她朝这边呼唤我,一种激动得无法自持的感情将我紧紧扼住,逼迫我跪了下来。我没有回答,阿莉莎就又朝前走了几步,转过了墙角,我突然就感觉到她来到了我的对面——在我对面,而我正跪在那里,用两只胳膊掩住脸,似乎怕她过早地看到我。她停留了一会儿,俯身在我身旁,而我则吻遍了她那双纤弱的手。

“你干吗藏着?”她的口气那么自然,似乎分离的这三年只是过去了几天。

“你怎么能猜出是我呢?”

“我一直在等你。”

“等我?”我吃惊得只能重复她说的话,我在想……我依然跪在地上。

“我们去那条长椅上坐一会儿吧,”她继续说道,“是的,我知道我会再次见到你的。过去的这三年,我每天晚上都会来这里,呼唤你的名字,就像我今天晚上……你为什么不回答我?”

“如果你没有撞到我,我可能见都不见你就走了,”我说,我竭力让自己的心冷酷起来,对抗起初让我激动得无法自控的情感,“我碰巧来勒阿弗尔办事,只想在这条林荫道上走一走,绕着菜园转转,在这条长椅上休息一会儿,我想你有时候可能依然会来这里坐坐,然后……”

“看看我最近这三个晚上在这里读的东西。”她打断了我,递给我一包信,我认出来了,正是我在意大利给她写的那些。那一刻,我抬起头来看她。她的模样已经发生了异常的改变,她瘦弱的身体,她苍白的面容像刀子一样扎我的心。她重重地倚靠在我的肩膀上,紧紧抓住我,似乎觉得害怕,或觉得冷。她依然穿着黑色的孝衣,系在头上的黑丝带,勾勒出她脸的轮廓,更让她的脸变得惨白。她在微笑,但她纤弱的身体似乎无法支撑这种微笑。我很想知道她在芬格斯玛尔是不是仍是一个人。没有,罗贝尔同她一起住,朱莉叶特、爱德华,还有他们的孩子,整个八月份一直跟她在一起。我们走到那条长椅那里,我们坐下来,又聊了几分钟,然后拉起了家常。

她问我工作如何。我心里不自在,胡乱回答了她。我想让她感觉到我已经对工作不再感兴趣。我想让她失望,就像当初她让我失望一样。我不知道我是否如愿了,即便我如愿了,她也没有表现出来。至于我,心中充满了愤恨与爱,话说得尽量简短,同时恨自己,有时抑制不住心中的感情,让声音颤抖起来。

一时被乌云遮住的落日,在几乎正对着我们的地平线上重现,将大片辉煌的微光洒在空荡荡的田地上,又突然将充沛的暮光赐予了开在我们脚下的那条狭窄的山谷,然后消失了。我坐在那里,头晕目眩,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感觉自己被包裹在一种金黄色的狂喜中,我的愤恨消失了,心中只剩下了爱。一直靠着我的阿莉莎,此时身子向下弯曲,站了起来,从上衣兜里掏出一个用薄纸裹着的小包,想伸手递给我,却又停住了,似乎在犹豫,我吃惊地看着她。她说:

“听着,杰罗姆,这是我的那枚紫水晶十字架,最近这三个晚上,我来这里的时候一直把它带在身上,因为我早就想把它送给你了。”

“我要它干吗?”我很粗鲁地说。

“送给你的女儿,算是你对我的纪念。”

“什么女儿?”我看着阿莉莎惊叫道,根本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请你安静些,听我说话,不,不要那样看我,不要看我,我跟你说话已经很难了,但这些话我必须说。听着,杰罗姆,终有一天,你会结婚的——不,别回答,别打断我,我求你了。我只想让你记住我很爱你,而且……很久以前……三年前,我就想你的女儿有朝一日会戴上你喜欢的这枚小十字架,以纪念我。哦!我还不知道她叫什么名字……也许,你可以让她……叫我的名字。”

她不说话了,声音哽咽,我几乎恶狠狠地大声说道:

“你为什么不亲手交给她?”

她想再次开口说话。她的嘴唇在抖,就像个哭泣的孩子,但她没有哭。她眼中投射出不寻常的光,赋予了她的脸一种非尘世的天使般的美。

“阿莉莎!我又能跟谁结婚?你知道我只爱你一个……”我突然紧紧抓住她的双手,几乎野蛮地将她搂到怀里,疯狂地吻着她的嘴唇。我紧紧地搂着她,一时让她无法抗拒,半倒在我的怀里,我看到她的目光黯淡了下去,闭上了眼睛,然后用一种无比真诚、无比悦耳的声音说道:

“请你可怜可怜我们,我的朋友!哦,不要损害了我们的爱情。”

也许她还说了:不要软弱!也许是我对自己说的,现在已无从知晓,然而,我突然跪倒在她面前,用双臂虔诚地搂着她,说道:

“如果你这么爱我,为何又总是拒绝我?想想!我先等着朱莉叶特结完婚,我知道你也想让她幸福,她现在幸福了,这话是你亲口告诉我的。我想了很久,你不愿结婚,是因为不想抛下你的父亲,可是现在,只剩下我们两个了。”

“哦!不要让我们悔恨过去,”她喃喃道,“那一页已经翻过去了。”

“可一切还来得及,阿莉莎。”

“来不及了,我的朋友,来不及了。从我们的爱让我们为对方预见到某种比爱更好的东西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来不及了。因为你,我的朋友,我的梦想才攀升得那么高,使我觉得任何尘世间的满足最终都会逝去。我常想我们在一起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可一旦我们的爱不再那么完美,我就无法再忍受下去……”

“你想没想过,如果我们失去了对方,我们各自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没有!从未想过!”

“现在你应该看到了。没有你的这三年,我一直在痛苦地游荡……”

夜幕降临了。

“我冷,”说着她站起身,用披肩将自己的身体紧紧裹住,使我无法再抓住她的胳膊,“你还记得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我们生怕理解错了的那句经文吗?它是这么说的:没有得到应许之物的人,上帝为他们准备了更好的东西……”

“你还信这些话?”

“我不信不行。”

我们肩并肩朝前走了一会儿,再也没有说什么。过了一会儿,她继续说道:

“你能想象得到吗,杰罗姆?更好的东西!”她的眼睛里突然涌出泪水,她又说了一遍,“更好的东西!”

我们又一次到了刚才她出来的那扇花园小门前。她转过身来,看着我,说道:

“再见了!不要,不要再上前来。再见了,我亲爱的朋友。现在……更好的东西……就要来了。”

她看了我一会儿,将我紧紧抱住,却又让我和她之间保持着一个胳膊的距离,她的双手抱住我的双肩,她的眼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爱意。

门关上的那一刻,我听到门闩在她身后拉上的那一刻,我身子一软,背靠着门瘫倒了下去,极度的绝望扼住了我,我在那里坐了好久,在黑夜里痛哭、啜泣。

但是,为了挽留她,破门而入,或者用尽一切可能的手段硬闯进她那尚未将我拒之门外的房子——不,即便到了今天,当我回首往事,将往事再活一遍时,我还是觉得不可能做到,而那些当时无法理解我的人,现在依然无法理解我。

几天后,忧虑实在让我无法忍受,我便给朱莉叶特写了封信。我在信中告诉她,我去了芬格斯玛尔,还说阿莉莎苍白的面容,瘦弱的身子吓到了我,我求她赶紧想想办法,阿莉莎一旦有什么消息,马上告诉我,我已经不指望她本人会给我写信了。

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收到了下面这封信。

亲爱的杰罗姆:

有个伤心的消息要告诉你,我们可怜的阿莉莎已经不在人世了。哎呀!你在给我的信中说你很担心,你的担心是很有根据的。最近这几个月,她病倒是没病,只是慢慢憔悴了下去,然而,在我的一再劝说下,她还是同意去看A医生,A医生告诉我,她没什么严重的病。可是就在你上次见了她,又过了三天,她就突然离开了芬格斯玛尔。我还是在罗贝尔给我的信中得知了这个消息,她很少给我写信,要不是罗贝尔告诉我,我还不知道她离家出走了呢,因为就算她很久杳无音信,我也不会觉得吃惊。我狠狠地说了罗贝尔一顿,怪他就让她一个人这么走了,没有陪她一起去巴黎。你相信吗?从那时起,我们就不知道她的下落了。你能想象出我当时那个焦急的样子,既见不到她,又没办法给她写信。的确,罗贝尔几天后也去了巴黎,却没有打听到她的一点儿消息。他这个人做事马马虎虎的,我们都怀疑他有没有用心找。我们没别的办法,只好报警了,我们不知道她是死是活,人现在哪里,又怎能安得下心来?最后,爱德华只好亲自跑一趟,终于找到了阿莉莎安身的那家小养老院。哎呀!不过一切都已经太迟了。我收到了养老院院长写来的一封信,信中说她已经死了,与此同时,爱德华也发来电报,说没来得及再见她一面。临终那天,她把我们的地址写在了一个信封上,以便我们能收到她去世的消息,另一个信封里是一份遗嘱,寄给勒阿弗尔的公证员。我想这封信里有一段同你有关,我很快就会让你知道的。前天是她的葬礼,爱德华和罗贝尔都去了。跟着灵柩的人不止他们两个。养老院里有几位病友也想出席葬礼,护送遗体到墓地。至于我,第五个孩子说不定哪会儿就会出生,遗憾的是,我动都动不了。

亲爱的杰罗姆,阿莉莎如今已是不在了,我知道你很伤心,我在给你写信时,心也是碎的。最近这两天,我不得不躺在床上,连写信都很困难,不过我执意不要别人代笔,就连爱德华、罗贝尔都不行,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疑只有你和我才懂阿莉莎。如今,我已有了家庭,有了孩子,人也老了,如火般热烈的过去已被一堆灰烬覆盖,我期待能再次见到你。你以后若是有闲心了,或者因为什么事来尼姆,就来埃格维弗吧。爱德华很愿意认识你,到时候,你和我还可以一起谈谈阿莉莎。再见了,我亲爱的杰罗姆。

你的满怀深情与忧伤的……

几天后,我听说阿莉莎把芬格斯玛尔留给了罗贝尔,但要求把她卧室里的所有物件和她提到的几样家具给朱莉叶特。我很快就会收到她放在一个密封包里的一些手稿。我还听说,她死后想戴上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时我拒绝接受的那枚小紫水晶十字架,爱德华告诉我,她如愿以偿了。

公证员给我寄来的那个密封包里装着阿莉莎的日记。我在这里抄了好多篇。我抄的时候不作评价。读者,你完全可以想到我读这些日记时的深思,以及内心的激动,这份心情难以描述。

阿莉莎的日记

埃格维弗

前天离开勒阿弗尔,昨天到尼姆,这是我第一次旅行!不用收拾家务,不用煮饭,结果心情略显闲适。今天,188×年5月23日,我25岁生日,开始写日记——没觉得多快乐,只想找个伴儿,因为仿佛平生第一次,我觉得孤独了——这地方和我老家不一样,几乎算是异地,我还不熟悉。它对我诉说的事,无疑跟诺曼底对我诉说的一样,还跟我在芬格斯玛尔听不厌的东西一样,因为上帝无论在哪里都一样,但这片南国的土地说的语言是我从未听过的,我好奇地听着。

5月24日

朱莉叶特坐在我旁边的沙发上打瞌睡,露天长廊是这座意式房子的主要迷人之处。长廊伸向铺着砾石地的院子,而院子又是花园的一部分。朱莉叶特没有离开沙发,看到草坪朝下延伸到一个池塘那里,池塘中有一群花花绿绿的鸭子在嬉戏,还有两只天鹅在游动。听人说有一条就算在炎炎夏日都不会干涸的小溪灌溉这个池塘,小溪流过花园,隐入一片广阔无边的树林中,然后在一边是干涸的洪流的河床、一边是葡萄园的夹攻下变得越来越窄,最后被它们两个彻底绞死。

昨天,爱德华·泰西埃尔领着我父亲参观了农场、酒窖和葡萄园,我和朱莉叶特跟在他们后面——因此我今天特意起了个大早,独自一人第一次在公园里游逛探险。公园里有很多奇怪的植物,但我很想知道它们叫什么名字。我从每棵奇怪的植物上折下一根枝条,打算吃中午饭时向别人讨教。我认出了青橡树,这是杰罗姆在意大利的博尔盖塞别墅或者多利亚潘菲列别墅观赏过的树,是我们北方橡树的远亲,外表却大不一样!几乎都快到公园尽头了,在橡树的遮盖下,有一片狭窄、神秘的空地,弯曲的树干下面,有一片草坪,脚踩上去,感觉那么柔软,似乎足以吸引仙女们来这里驻足歌唱。我觉得吃惊——我在芬格斯玛尔时对自然的那种感觉带有很深的基督徒的情感,而到了这里,尽管我努力抗拒,心中却还是涌现出了半异教徒的倾向,让我几乎变得恐惧了。然而,这种压迫得我越来越深重的畏惧感也是虔诚的。我小声说道:“这是树林。”空气如水晶般清新透亮,周围弥漫着一种奇怪的寂静。我正在想奥菲士和阿尔米达,突然传来一阵孤寂的鸟儿的歌声,那声音离我是那么的近,是那么的伤感,又是那么的纯粹,似乎突然间整个自然都在等着听一样。我的心剧烈地跳着,我靠在一棵树上站了一会儿,然后在别人起床前进屋了。

相关小说

名片 文学 / 连载
名片
孙守仁
0万字2018-12-22
西部牛仔 文学 / 连载
西部牛仔
铁嘴
0万字2018-12-22
笑着·活着 文学 / 全本
笑着·活着
刘琦
作者在经历了疾病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他调整心态,反思从前错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乐观和幽默的自嘲泰然处之,并时刻感悟着重生后的蜕变与励志。
16万字2018-12-22
爱满中国 文学 / 连载
爱满中国
董竞一
21万字2018-12-22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文学 / 连载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葛剑雄
《当代著名学者精品:唐晓峰卷》为“当代著名学者精品”书系之一。唐晓峰教授是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学术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在先秦历史地理和古代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建树颇丰。本书将作者代表性的精品文章和论文结集出版,以体现作者学术特色和影响力,必然将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另附作者学术小传和著作目录。
24万字2018-12-22
雪线兰 文学 / 连载
雪线兰
邱海龙
0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