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24章 汤姆·索亚历险记(8)(1 / 3)

最后,贝基柔弱的双腿再也拖不动了。她坐了下来。汤姆陪她一起休息,他们谈起了家,谈起了家里的朋友,舒服的床铺,特别是那灯光!贝基伤心地落了眼泪,汤姆千方百计想换个话题来安慰她,可是他的鼓励因为说的次数太多,以至于到了此时倒像是一种挖苦讽刺。乏困终于压倒了贝基,她竟自昏昏沉沉睡着了,这让汤姆多少松了口气。他坐在那里,瞧着她那紧缩的表情逐渐变得舒展开时,不久竟有笑容露出。那平静的脸庞给汤姆的心灵也带来了些慰藉。于是,他的心思转到了过去的时光和梦一般的回忆上去了,他陷入沉思时,贝基在一阵爽快的微笑中醒来,可是笑容突然中止,接着就是一阵呻吟声。

“哎哟,我怎么就睡着了呢!要是能一觉不醒该多好啊!不!不!汤姆,我不是那个意思!你不要那个样子!我再也不说了。”

“贝基,你能睡一觉,这很好。这样,你就有精神找到能走出去的路了。”

“我们可以试试,汤姆。可我在梦中见到了一个美丽的地方,而我们正在去往那里的路上。”

“不一定,不一定。贝基,打起精神来!我们再去试它一试。”

他们站起身,手拉着手继续去探路,但心里也没什么谱。两人想算算到底待在洞里有多久了,可是他们只觉得应该有许多天了,甚至几个星期,然而这又显然不太可能,因为他们的蜡烛还没有用完呢。此后很久,他们也说不清究竟是多久,汤姆说他们必须轻轻走动,注意一下滴水的声音,他们必须得找到一个有泉水的地方。不久他们果然发现了一处泉水,汤姆建议这回得休息一下了。两人累极了,但贝基觉得自己还能再走一会儿。汤姆不同意,这让贝基很吃惊,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他们坐下来,汤姆用黏土把蜡烛粘在前面的石壁上。两人各想各的心思,谁也没说一句话。过了一段时间,还是贝基先开了口:“汤姆,我很饿!”

汤姆从口袋里掏出个什么东西。

“还记得这个吗?”他问贝基。

她差点笑起来。

“是我俩的结婚蛋糕啊,汤姆。”

“是啊,我真希望它能像木桶那么大,可是咱们就只剩这点儿了。”

“这还是我野餐时留下的,本来是想做个纪念的,汤姆,大人们的结婚蛋糕不也是这样的吗?不过这将是我俩的——”

她话只说了半截,汤姆就动手分蛋糕。贝基大口大口地吃着,汤姆自己却一点一点地尝着他那份。最后,他俩又饱饱地喝了一通凉水,结束了这顿“宴席”。这时贝基又开始建议继续往前走。汤姆先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贝基,如果我告诉你,你受得了吗?”

贝基的脸色发白,可她觉得她能受得了。

“是这样的,贝基,我们必须得待在这里,这里有水喝,我们的蜡烛也只有这么一小段了!”

贝基放声大哭,汤姆尽全力来安慰她,可是一点用也没有。最后贝基说:“汤姆!”

“嗯,贝基,你要说什么吗?”

“他们发现我们不在,会来找我们的!”

“是的,他们会来,一定会来的!”

“说不定这会儿正在找我们呢,汤姆。”

“肯定的,我估计他们也许在找!我希望他们在找。”

“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发现我们不在呢,汤姆?”

“我估计在他们回到船上的时候。”

“汤姆,可是如果天很黑的话,他们能注意到我们不在船上吗?”

“这,我就说不准了,不过他们一到家,你妈妈见不着你,一定会想你的。”

贝基的脸上露出害怕的神情,汤姆这才意识到他犯了个大错误。贝基说好那天晚上不回家。两个孩子沉默不语,各自想着心事,突然一阵悲痛袭上贝基心头,不觉又哭了起来。汤姆发现,他想的事情和她的一样——要等到撒切尔太太发现贝基没有在哈帕太太家过夜时,星期天的上午就已经过半了。两个孩子直直地盯着那一小段蜡烛,看着它慢慢融化,无情地燃尽,瞧着它终于只剩下半英寸蜡芯;瞧着微小的火焰一起一落,一缕淡烟往上爬,爬到顶端逗留片刻,然后——一片恐怖的黑暗笼罩了一切。

时间不知不觉地向前流逝着,不知过了多久,贝基才慢慢意识到自己正趴在汤姆的怀里哭泣。他俩只知道时间已过了很久了,当两人再度从昏睡中醒过来时,烦愁也再次袭来。

汤姆觉得现在的时间不是星期天就是星期一了。他尽力想引着贝基多说说话好让她摆脱悲伤,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汤姆说他们走失很久了,不用问,人们肯定都在找他们呢。所以他得多叫喊两声,以便使外面的人都能听到才好。他叫了几声,可是黑漆漆的空间里回响出的声音分外的使人害怕,他只好停了下来,不再叫喊。

时间一分一秒地消逝而去,饥饿又开始袭击这两个小家伙。汤姆拿出从他那份中省下来的很小的蛋糕分给贝基吃,可是这点东西不仅没有止了饿,反而激起了更大的食欲。

过了一会儿,汤姆突然说:“嘘,你听见了吗?”

两人止息宁神地听了听,远处隐隐约约地传来一阵模糊不清的喊叫声。汤姆赶紧高声喊了起来,然后拉起贝基的手,顺声音摸索着进入一条通道里。接着马上又听了听,声音再次传来,而且感觉近了许多。

“是他们!”汤姆说,“他们来了!快来贝基,我们现在有救了!”

两个被困在山洞里的“囚犯”几乎快高兴疯了。不过他俩根本走不快,因为脚下到处是坑坑洼洼,必须留神才行。说着说着,一个坑洼近在眼前。他俩停下脚步,看了看那个大约有三英尺深,也许是一百英尺的坑——无论如何是没办法跨过去的。汤姆趴在地上,伸出手想尽量探到底,可是根本摸不到坑底。他只能待在这里,等着搜寻的人过来。他俩听着,发现那个本来就很遥远的喊叫声,现在听着似乎更远了。一会工夫后,声音又消失殆尽。真是让人失望透顶!汤姆的嗓子都喊哑了也无济于事。他充满希望地和贝基谈论着这件事;可是焦急地等了很久很久,依然听不见有声音重新传来。孩子们摸索着再次回到泉水边。时间分分秒秒地流逝着,使人乏困不堪。不觉中两个孩子沉睡过去,醒转之后饥饿难耐,痛苦难熬,汤姆深信今天一定是星期二。

汤姆突然想到一个主意。附近有几条支路,与其无所事事地在这里等着,还不如去这些通道里去碰碰运气。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风筝线,把一端绑在一块突起的石头上后,便和贝基一起行动了。汤姆在前面带路,边走边放线。走了不到二十步远,那通道就到了尽头。汤姆跪下来,伸手往下摸了摸,然后,在那个角落周围他使劲想把手再向右边伸过去一点时,不到二十码开外,有只手拿着蜡烛从石头后面探了出来。汤姆吓得大喊了一声,那只手的主人——印第安·乔的身体立即露了出来。汤姆被惊得僵在了原地。可是一转眼,那个老头拔腿便跑。真是谢天谢地!汤姆万幸因为山洞里的回音没有让乔辨听出是谁,不然的话他非得因为自己在法庭上作证而杀了他。汤姆暗暗寻思着,身体已然瘫软无力了。之后汤姆自言自语道,要是还有力气回到泉水边,一定待在那里再也不四处冒险了,万一碰上印第安·乔就完蛋了。汤姆很谨慎,没有告诉贝基自己看到了什么。他只是说之所以大喊一声只是为了碰碰运气。

但时间一长,饥饿和恶劣的处境终于又占了恐惧的上风。他俩守着泉水又过了漫长而又乏味的一晚。醒过来时,情况有了变化——他们饿极了。汤姆确定日子已经不仅是星期三或是星期四了,说不定已是星期五、星期六都有可能。这样的话,外面的人有可能不再寻找他俩了。于是,他提议再去找条出路。现在对汤姆而言,即使遇到印第安·乔或是什么别的危险也来不及害怕了。问题是贝基太过虚弱,已经进入到一种麻木的状态,如何无论都唤不起她的精神。她说她想待在原地静待死去了——那不会太久。她对汤姆说,如果他要去探险,就带着放风筝的绳去吧;不过她求他时不时地回来跟她说说话,她还让他答应,万一可怕的时刻到来,他一定要守着她而且要紧紧握着她的手,直到最后生命终止的那一刻到来。

汤姆吻了吻她,嗓子里似乎被什么堵着,可他表面上还是显出一副信心十足的样子——外面的人一定会把他们救出去的。之后他拿起风筝线向一个通道走去。饥饿使他精神萎靡,尤其是一想到死亡就要临近,心里更是悲伤至极。

“大家快起来,孩子找到了!”

日子挨到了星期二下午,在黄昏时刻,圣彼得堡全村仍然哀伤一片,两个失踪孩子至今音讯全无。大家还为他俩举行了一场公开的祈祷仪式。许多私下里为他俩祈祷的人更是诚心诚意,盼望他俩能早些平安回来。可是,洞里面搜寻的结果一成不变。大部分去寻找的人已经放弃搜索,回家各自忙去了。他们认为明摆着那两个孩子看来是再也找不到了。撒切尔夫人一病不起,一直都处于胡话不断的昏迷状态。她唤着孩子的名字,有时抬着头静静地听了有一分钟那么长,之后又失望而无力地呻吟着躺入床内。看到这些,人们的心都快碎了。波莉姨妈同样心力交瘁,满头的灰发愁得几乎全白了。村庄的夜晚在一片悲哀和绝望的悲凉中逐渐静了下去。

快到半夜时,村里的钟突然一阵叮当大作,瞬时间,街道上便拥满了人,大家连衣服都顾不上穿好,站在那里就听有人大声嚷着:“大家快起来,快起来,孩子找到了!孩子找到了!”接着又是一阵洋铁盆和号角的喧嚣声四处乱响。村民们成群结队地向河边奔去,迎接着那两个坐在敞篷车里的孩子。人们前呼后拥,大叫大喊的村民拉着车子,前来迎车的人也加入了凯旋回家的行列。他们在大街上威风凛凛地涌动着,欢呼声起起落落!

村子里灯烛辉煌,谁还会有睡意?这是大家度过的最壮观的一夜。在最初的半小时里,村民们接二连三地赶往撒切尔法官家把孩子们抱来亲去,不停地和撒切尔太太握着手,一心想说点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之后他们又涌了出去,屋子都快泪水铺地了。

波莉姨妈欣喜万分,撒切尔夫人自然也是有过之无不及。还在洞里搜索的撒切尔法官接到这个喜讯之后更是兴奋不已。汤姆躺在沙发上,极度夸张地为围在四周的热心村民讲述着他那添枝加叶后的历险故事。最后,他又为大家讲了讲自己是如何离开贝基,一个人去探险,又是如何一边放着风筝的绳子一边摸索了两条通道,以及如何准备进入第三条通道时,绳子却都放完了,于是他正想往回走之际,却一眼瞥见远处有个小亮点,特别像日光,之后他便激动地丢下绳子,朝着小亮点一路摸索了过去,当把半个身子伸出小洞口时,看到那竟是滚滚流过的宽阔的密西西比河!如果碰巧是晚上的话,那他根本发现不了这亮光,也就不可能走上这条通道。接着,他又讲了讲自己如何奔回去向贝基报告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可她却叫他不要拿这种胡扯来烦她,因为她已精疲力竭,很清楚自己快死了,而且也情愿一死了之。汤姆又聊了聊他如何好说歹说地让贝基相信了他的话,她又怎样摸索到了那个可以一睹蓝色天光的洞口,如何欢喜若狂,他又是怎么从洞里挤出去,然后又帮她挤出来,他们如何坐在那里喜极而泣。然后有几个人是如何乘小艇经过,汤姆立刻大声地向他们呼喊,并把自己的困境告诉对方: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那几个人一开始如何不相信这种看似荒唐的事,因为他们说:“你们在下游离那个山洞足足有五英里远呢!”然后让他俩上了小艇,划到一座房子处,他俩吃了些晚饭,此时因为天已经黑了,所以只让他们休息了两三个小时,便把他们送了回来。

天快亮的时候,报喜讯的人沿着撒切尔法官和他的随从们留下的麻绳记号找到并告诉了他们这个天大的好消息。

没用多久,汤姆和贝基就知道了一件事:由于他们在洞中饿了三天三夜,所以身体还无法立刻恢复过来。接下来的星期三和星期四,他们都必须卧床调养,而且,似乎越睡越困,越歇越累。汤姆在星期四的时候稍稍活动了一下,星期五便到镇上溜达了一下,星期六的时候基本康复得差不多了,可是贝基直到星期天才踏出卧室,而且消瘦了很多,仿佛得了场大病似的。

汤姆得知哈克贝利在生病,星期五便想去看他,可是人家不让他进卧室,星期六和星期天也没能进去。这以后就天天让他进去了,不过预先警告他别提冒险的经历,也别说刺激的话题。汤姆在的时候,道格拉斯寡妇就待在旁边,以防他乱讲乱说。汤姆在家已经听说了卡第夫山的事,也知道了那个衣衫褴褛的人的尸体最终在码头附近的河里被人发现了,大概是他想逃跑的时候不小心被淹死了。

汤姆自洞中得救之后的两周后再去看哈克贝利时,哈克贝利已经结实到能经得起情绪的起起伏伏了。哈克贝利也估计汤姆有些让他感兴趣的事情要讲给他听。汤姆路过撒切尔法官家时,顺便去看了贝基,法官和几个朋友逗汤姆说,还愿不愿意再去那山洞里玩了。汤姆回答说他才不在乎呢,法官则告诉他:“是啊,汤姆,我丝毫不会怀疑,一定还有像你一样的人想进去呢。但我们现在得非常当心了,一定得保证再也不会有人迷失在洞里。”

“那会怎么弄呢?”

“因为两周前我已经把那个大门用锅炉铁板又钉了一层,还锁了三把锁——我亲自保管钥匙。”

汤姆一听此言,脸色立刻变得煞白。

“你怎么啦?孩子,喂,快去倒杯水来!”

有人拿来水,泼在汤姆的脸上。

“哎哟,你现在好点了吧,汤姆,你到底是怎么啦?”

“噢,法官大人,印第安·乔还在洞里呢!”

印第安·乔有门难逃

才不过几分钟时间,消息便四散传开。十几只装满了人的小艇迅速划往麦克道格拉斯山洞,渡船也满载着乘客随后而去。汤姆·索亚随同撒切尔法官坐着同一条小艇赶了过去。

洞门开启之后,朦胧暗淡的光线下一幅悲惨景象呈现在众人眼前。印第安·乔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已然死去,脸贴着洞门的裂缝上,那双渴望的眼睛似乎始终凝视着外边自由世界的光明和欢乐,直至最后一刻。汤姆感触很深,因为他深有体会,知道这家伙到底吃了何等的苦头。他有些于心不忍。可是,这件事还是让他有种无限解脱与安全之感,这种安全感是一直以来他最最需要的。因为自从他出庭作证,证实了这个流浪汉的罪行后,他的心头便背负着一种沉重的恐惧感。

印第安·乔的那把猎刀在他身边断成了两截。他死前一定拼命用刀砍过那门下面的大横木,因为大横木已经被砍削出一个洞,但是这只是徒劳地消耗了他的体力,因为横木外的石头天然地又形成了一个门槛,刀碰在这种坚固的材料上,自然会被折断。其实就算没有外面这层石头,印第安·乔仍然是白费力气,虽然可以砍断那横木,但他还是无法从那门下面钻出去,想必他也清楚这一点。他砍大横木,大约也只是为了能有个事做,以此来消耗掉那难熬的时光,可以使他那备受折磨的身体机能有个排遣。以往,在门廊的隙缝里总能发现十多个被游客插在里面的蜡烛头,可这次一截都没有,因为这个被困的家伙不仅吃掉了所有的蜡烛头,还设法捉到几只蝙蝠,将其吃得只剩了爪子。这个可怜而又不幸的家伙最终还是被饿死了。

相关小说

名片 文学 / 连载
名片
孙守仁
0万字2018-12-22
西部牛仔 文学 / 连载
西部牛仔
铁嘴
0万字2018-12-22
笑着·活着 文学 / 全本
笑着·活着
刘琦
作者在经历了疾病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后,他调整心态,反思从前错误的生活方式,积极配合治疗,用常人难以想象的坚强、乐观和幽默的自嘲泰然处之,并时刻感悟着重生后的蜕变与励志。
16万字2018-12-22
爱满中国 文学 / 连载
爱满中国
董竞一
21万字2018-12-22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文学 / 连载
当代学人精品——唐晓峰卷
葛剑雄
《当代著名学者精品:唐晓峰卷》为“当代著名学者精品”书系之一。唐晓峰教授是当代中国历史地理学领域内的著名学者,学术功力深厚,涉猎广泛,在先秦历史地理和古代城市地理研究方面建树颇丰。本书将作者代表性的精品文章和论文结集出版,以体现作者学术特色和影响力,必然将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另附作者学术小传和著作目录。
24万字2018-12-22
雪线兰 文学 / 连载
雪线兰
邱海龙
0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