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十五章《现代风水文化百科:宅地环境风水》(11)(1 / 3)

《葬经》reference_book_ids":[6879874245699046408,7267835690077916201]},{"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0,"start_container_index":5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6},"quote_content":"《史记》reference_book_ids":[6959122730671164446,6833642850618444808,7071200596837010446,7267090239162682427,7085661452316445733]}],"5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5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11,"start_container_index":5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07},"quote_content":"《论语》reference_book_ids":[7255253493282245671]}],"4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91,"start_container_index":4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87},"quote_content":"《易经》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风水文化大家谈

第一节 国际一流建筑大师贝聿铭谈风水

中国传统建筑自古以来就极具特色。先人们将特有的民族文化融合进建筑设计中,在几千年里成就了很多建筑传奇。这些建筑经典在整个世界领域内都首屈一指,成为世界建筑宝库中的瑰宝。

到了现代时期,多种学派的思想冲击着建筑界。中国的建筑风格和思想跟着洪流一变再变,很多流传已久的东西逐渐丢失,导致后来真正能在世界立足的中国建筑已经所剩无几。不过,虽然属于中国人的标记性建筑难以大批被搬上世界的舞台,但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中,确实也不乏佼佼者。其中,比较出色的一位就是贝聿铭。

贝聿铭,1917年出生于广州,17岁赴美国,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学习建筑,师从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毕业后成立自己的建筑研究所。从事建筑设计数十年,美国国家艺术馆、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银大厦、北京香山饭店……由他设计的建筑物遍布世界各地,是世界公认的第一流建筑师。

在世人眼里,贝聿铭有常人难以超越的才华。他以一位华人的身份,多次将建筑设计推向世界艺术潮流的顶峰。他曾经在法国的卢浮宫里架起一座玻璃金字塔,也曾经在日本美秀美术馆里打造一个清新自然的人间天堂。他的建筑作品几乎件件造价惊人,引起多个国家元首的关注和重视。那么,他是如何看待建筑风水的呢?

贝聿铭先生认为建筑师都相信建筑风水,但并不是迷信的建筑风水。他举例子说,建筑风水有好几种,比如说我们建筑要摆房子,要背山傍水,这也是建筑风水。但是建筑风水如果弄得太过分,变成迷信了,他也表示反对。

贝聿铭在香港设计的中银大厦,被很多香港人认为是不吉利的建筑风水,他们说这座大厦像个三棱的刀。旁边的居民都装反光镜,说要把这个刀光挡回去。旁边的汇丰银行也像架了个水泥的机关枪。因为有一个锋面对着港督府,港督府一开始时种柳树来挡煞,后来柳树死了一次,然后再种上柳树。

对于以上的种种说法,贝聿铭先生说,香港中银大厦的设计源于要省钱省地,因为运用大量尖的棱角,令他省却了近百分之三十的钢材。据《贝聿铭传》一书的描述,在技术图纸的设计过程中,银行方面曾给贝聿铭发来电报,对建筑正面展现的众多加了框的巨型“X”深表关注。因为在中国,“X”意味着遭殃,虽然银行的高层官员并不见得相信风水,但他们担心一旦大楼风水不好,就会影响储户和房客的积极性。

结果,贝聿铭把分隔楼层的横向桁架隐藏起来,并把暴露在外面的部分,描述成一系列互相交叉的宝石。同时,他把塔楼比作雨后春笋,代表着茁壮成长的力量。

贝聿铭承认,在香港中银的建设过程中,他吸收了建筑风水先生的一些说法,比如一开始设计中银大厦的时候,曾经设想过有一股泉水,是从后门进去前门出来,后来有风水先生说水就是财,这样做就会破财。

贝聿铭先生说:“建筑风水先生说得很对,我用水,这个高楼两旁都有水下来,这水是源,是财源,所以水到了下面变成一个池子。池子养鱼,中国人认为就把财给蓄住了,最后我也顺应照做。”

贝聿铭认为他并不迷信,但他也懂得要在适当的时候吸取一些风水观念,就比如中银大厦的封顶典礼,他就挑选了一个被香港人认为是二十世纪最吉利的日子:1988年8月8日。

贝聿铭大师也曾谈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风水问题,他谈到,奥运会主会场地处东方,暗合紫气东来,很吉利。太阳古称“金乌”,主会场叫“鸟巢”,有相协双飞之意,意象深刻。中国位于四方祥瑞之中,东方是青龙,这是中国被外国称为“中国龙”的原因之一,而奥运会的重要配套工程北京摩根中心就是一条东方巨龙的形象。这个建筑是贝聿铭先生的朋友李祖原先生设计的,以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作为建筑外型,是北京奥运会圆满成功的吉兆。

第二节 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谈风水

于希贤是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文史馆馆员。他出生于1940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第一风水大师,然而在1985年的时候,于希贤才第一次从韩国人嘴里听到“风水”二字,那时这位钻研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多年的北大教授,对风水的认识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从门外汉到今天的风水权威,于希贤已经执着地走过了二十五个春秋,面对种种争议,他早已习以为常。

“是学者,不是风水大师。”

1940年,于希贤出生于云南的一个中医世家,37岁时,于希贤任教于昆明师范大学地理系,痴心于对徐霞客的研究。1977年,他趁着到北京出差的机会,经过几番周折得以拜访北京大学地质地理系教授侯仁之先生,两人初次见面便相谈甚欢。1978年,于希贤考上了侯仁之先生的研究生,兼任侯先生的助手。1981年毕业留校任教后,于希贤开始教授中国古代地理学史,后担任教研室主任。

1985年,一封来自新西兰的信扰乱了于希贤平静的教书生活。写信的人叫尹弘基是第一个从美国伯克利大学获得风水学博士学位的韩国人,当时任教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尹弘基在信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他认为风水文化起源于中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选址,希望能够得到于希贤教授的邀请,以便前来中国实地考察。

看了尹弘基的信,于希贤心里一片茫然,自己竟然对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风水文化一无所知。这封信带给于希贤的不只是震撼,还有难言的羞愧。通过阅读大量的古籍,于希贤发现,中国许多古老的文化艺术、哲学思想都蕴含着“风水”这个概念。

于希贤开始走上了关于风水的研究之路,随着视野的开阔,对风水认识的深入,他产生了推广风水文化的想法。不久,于希贤在北大开设了风水课程,这是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首次将风水引入大学课堂。

20多年走来,今天面对“风水大师”的头衔,于希贤教授反复称“过誉了”,他强调自己只是一个探索人与环境关系的学者。他认为真正的风水大师应该像司马迁所说的那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说:“上等风水师看星象,中等风水师看气口,下等风水师拿着罗盘到处走。”

“不该排斥风水”

关于风水研究一直存在着,而民众对其真正的关注则开始于2004年首届中国建筑文化风水论坛,2005年南京大学开办“风水班”一事更在全国掀起一场争论,前去授课的于希贤一时间成为众矢之的。

“风水是封建迷信,怎么可以进大学课堂?”气势汹汹的媒体记者将于希贤重重包围,轮番质疑。处在风口浪尖的于希贤向记者提了两个问题:是否知道自己在1985年已经在北京大学开设风水课程?是否看过美国风水学博士尹弘基的博士论文?回想起来,于希贤平静地说:“很多人都是对风水一无所知,或者是抱着成见、误解来判断它是科学还是迷信,这样的做法很不严肃。”

他说:“风水不是建立在鬼神的观念上,而是建立在气场观念上,根本谈不上迷信。用科学解释一切的唯科学主义早已在西方遭受强烈质疑和批判。风水和科学是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风水对世界的认识有一整套完备的天干地支、周而复始、吉凶轮回的时空观念体系。”

墙里开花墙外香,与国内的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风水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很受欢迎。早在1973年美国伯克利大学就开始招收风水学博士,到现在,韩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大学里面都有风水学专业。日本的两千多所高校中,有一百多所开设了这门课程。

令于希贤费解的是,风水在它的故乡却遭受着最强烈的质疑。“其实中国人本不该如此排斥风水,毕竟风水是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把钥匙。”

假风水坏了真风水的“风水”

于希贤说,目前风水界的恶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假风水的盛行。虽然说不可否认民间不乏有见识的风水先生,但是更多的人则是假借风水之名招摇撞骗,动辄开价十几万、几十万。他举例说道,有一次,一位河北老板请于希贤和一位民间风水师同去看祖坟,这位民间风水师拿着罗盘,在明知葬着骨灰的份坟上装模作样的念了几句,就开口要价十五万。

在这种情况下,“一提到风水,大家自然而然就会想到招摇撞骗的假风水先生,要让人们不把风水当成迷信,那倒真是难了。”于希贤发出倡议,希望风水界能够有行业自律,也期待行业规范能够早日出台。

近年来民间将风水申报世界遗产的呼声越来越高,于希贤也主张大力推动风水申遗。他认为风水在中国民间广泛盛行,在棋艺、书法、绘画、诗歌、曲艺等多方面都有风水的影子。然而,从2003年开始,韩国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遗产。有消息说,日本的风水申遗工作也已经悄然展开。相比而言,目前中国风水申遗等多的只是民间的呼声。

“我希望中国能够尽早申遗,毕竟中国才是风水的故乡。”于希贤感慨地说。

第三节 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地理学教授尹弘基博士谈风水

尹弘基是一位世界闻名的人文地理学者,他出生于韩国,1976年在美国获得伯克利大学风水学博士学位,多年来一直任教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

他是世界著名的人文地理大师CO.Sauer教授的最后一位博士生,也曾师从伯克力大学地理系的Clacken教授和民俗社会学系的WolframEberbard教授。尹弘基在他们的指导下,从事风水研究20多年,完成了《韩国堪舆的研究》博士论文等多部专著,并在国际知名的地理杂志上发表风水论文多篇。

1985年,尹弘基教授给北京大学于希贤教授写了一封信,希望于教授能够推荐他申请基金,并邀请他到中国考察中国古代建筑景观的生态文化。

他之所以醉心要到中国来,是因为他提出了一个学术设想,即风水起源于中国黄土高原窑洞的选址、布局。为了证实这个理论,就必须到中国考察。于希贤教授接二连三地收到他许多来信,深深地被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化的精神所打动,慨然推荐他申请基金,并通过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所杨文衡研究员共同邀请他到中国来考察。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尹弘基终于如愿以偿来到中国。

早在1971年,尹弘基第一次走进伯克力大学地理系办公室,就被墙上的风水图所吸引。可见中国古代的风水地理在国际最为著名的人文地理学家的心目中,是占有重要地位的。1976年,获得博士学位的尹弘基出版了英文版《韩国堪舆研究--风水的文化与自然的关系》一书。书中介绍了阴阳理论与风水;风水思想的哲学基础;有关风水的地形原则;风的风水原则;水的风水原则;风水对住房与市场的影响;风水对城市和聚落的影响;风水对植物的影响;风水与佛教、儒教、道教的关系等。

尹弘基教授还在《自然科学史研究》杂志上撰文说,风水是为了寻找建筑吉祥地点的景观评价系统,是中国古代地理选址与布局的艺术。中国传统学术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尹弘基给予了高度评价。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韩国堪舆研究》中说:“风水不是迷信,也不同于科学。西方没有风水的概念,不能按照西方标准将其归类。风水是一门使自然环境概念化的独特的综合理论体系,其宗旨是通过指导人们如何选择吉祥环境以及怎样营建与环境相协调的建筑实体以达到调控人居环境的目的。”

另外,1980年他在国际著名的《地学杂志》(Geojumal)上发表的论文《风水地理透视》(Thelmageo Nature in Geomany)论述了风水地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在东亚的实践。1982年他在上述《地学杂志》上,又发表了《环境决定论和风水——两种文化,两种概念》的论文。1985年在《地学杂志》上尹弘基又发表了《环境循环论--中国早期的风水思想》。

事实上,外国学者研究中国风水,已经形成一种热门学问,出版过许多著作。1968年玛琪教授(Andrew.Mach)在《亚洲研究》杂志上发表《中国风水的应用》一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风水的宅、乘生、局、行龙、形势、理气、地脉等概念,介绍了各种风水应用情势。1983年,杜登教授(E.P.Dutton)在纽约出版了《风水——地理位置选择与布局的艺术》一书,全面介绍了有关风水地理位置选择中的吉祥地物与不吉祥地物。日本的渡边欣雄写了《东亚的风水思想》一书,崛达宪二的《风水思想和中国城市》。还有,国际上的各种大的报刊,如英国的泰晤士报等都常有关于中国古代建筑景观与生态文化的文章发表。

西方建筑景观的思想理论体系传入中国,在大学里设立地理学系还是20世纪20年代的事。在此之前,长达4000余年的时间里,中国自有一套建筑景观的生态文化的理论体系,其指导思想就是《易经》。中国古代的许多地理学伟大成就,中国古代众多的城市、寺庙、村落、民宅的选址、布局、规划、建设,使西方的地理学家叹为观止!其间是否只是技术水平的问题?其中有没有思想体系的学问?这些学问又应当到哪里去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