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巧渡金沙江(1 / 3)

1935年春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由广西进到贵州北部,在遵义、桐梓、赤水一带和前来堵击的国民党军队激战了几个月以后,为摆脱越来越多的敌人的包围和堵击,在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指示下,于1935年4月底分三路向云南进发。

在西进三路大军中,红色干部团是当中的一路,担任保卫中央机关和首长的任务。

干部团是在长征出发时由公略、彭杨两个军校合并改编的,全团有两个步兵营和一个特科营,另外还有一个上干队。肖应棠担任二营五连连长。

4月的云南,天气开始热了,只穿一件单衣还不免汗津津的。水田里,一撮一撮的禾苗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好像在欢迎红军的队伍一样;两边小山上,树木丛生,鲜花盛开,蜜蜂蝴蝶轻盈地飞来飞去,真是一个迷人的春天。但是,这美好的风光,红军官兵却连多看一眼都不能够。他们不能停留,因为后面有十几万国民党军队在紧紧地追赶着他们。

这天晚上,部队在一个村子里宿营。半夜,肖应棠起来查哨,查到中央首长的住处时,看见里面还有灯光闪动。这么晚了,哪位首长还没睡觉呢?正想向哨兵问话时,忽然从里面出来一个人,越走越近,到跟前才看清楚是周恩来副主席。肖应棠在黑暗里立定了,问道:“副主席还没有睡觉吗?”周恩来回答说:“还没有,是肖连长吗?查完哨了吧!来,跟我进来坐一会。”

这里是一所地主的庄院,房子比较整齐。周副主席住的屋子里摆着几把古式的椅子和一张古式的桌子,桌上摆着一盏灯火昏暗的油灯和几样简单文具,另外还放着一个小纸包。墙上挂着一张大地图。在暗淡的灯光下,周副主席的脸显得又黄又瘦,眼睛也不如以前那么炯炯有神。唉!首长们日夜操劳,太辛苦了。

坐下以后,周副主席问:“你们五连还有多少学员?”肖应棠回答说:“在遵义、土城战斗中伤亡了一些,现在还有120多人。”接着周副主席又问到五连的行军情况、学员情绪、武器装备等情形,肖应棠都一一作了回答。周副主席沉吟了一会儿笑着说:“你们五连在遵义、土城战斗中打得很好,以后千万要保持这个荣誉呀。”

从周副主席屋里出来,肖应棠心上猜疑不定:副主席这样详细地了解五连情况,是一般的调查呢,还是在挑选执行什么重要任务的对象?想到这里,他的心嘭嘭直跳,后悔刚才没有大胆地问个明白。

第二天,部队没有出发,学员们都在抓紧时间做些清洁卫生和粮食补充等工作。有些人围着院子中央一口大锅煮衣服上的虱子,有些人弄了些稻谷在推米,有些人在补衣服,还有些人在擦枪、磨刺刀。肖应棠和一些学员坐在房檐下打草鞋,一面打一面听着大家叽叽咕咕地谈论。有人说:“后面敌人追得那么急,我们倒停下不走了,你看奇怪不奇怪!”他一说完,就有人答腔:“这有什么奇怪的,要么是等着跟他们打一仗,要么就是前面有大任务,需要准备准备。”又有人插嘴问:“你说有什么大任务?是攻打昆明呢?还是抢渡金沙江?”这一问,没人作声了,都拿眼睛朝肖应棠看。肖应棠说:“上级没指示,谁知道是干啥呢。”

下午,准备工作都做得差不多了:衣服洗的洗了、补的补了,粮食袋子又鼓了起来,枪支刺刀擦得闪闪发光,学员们三三两两地跑来问肖应棠怎么还不走。肖连长心里着急,出去打听了一圈,也没有确切消息。

第三天上午,敌人追得越来越近,已经出现包围的形势了,但还是没有任何行动的命令。每个战士的心情,都越来越不安。中午,肖应棠看见团部传令兵朝五连走来,赶忙迎上去问:“团长叫我们吧?”传令兵说:“你怎么知道的?”肖应棠一笑,高兴地拉着李指导员就往团部走。

团部坐满了人,除陈赓团长和宋任穷政委以外,还有中央各部门负责同志,屋子里弥漫着旱烟味。见肖应棠等人进来,陈团长以命令的口气说:“中央决定我军北渡金沙江,并决定我团担负抢夺渡口的任务。我团也决定以二营为先遣支队,并以你们五连为前卫连,并派一个工作组支持你们。你们的任务是:不惜一切代价,尽可能迅速地抢夺渡口,掩护后续部队渡江。准备好了马上出发!”

部队在作了简短的动员以后,便朝通往金沙江的最近的小路迅速出发了。肖应棠和副营长霍海元走在前卫排后面,指导员和工作组走在先遣队的最后。学员们自从在遵义、土城打了两个漂亮仗以后,士气高涨了许多;经过两天休整,恢复了体力。这次又承担了开路先锋的任务,更是兴高采烈,一路快步疾走,劲头十足。虽然山路崎岖,有时候根本没有什么路可走,而且天气炎热,太阳曝晒,但是大家每小时走10多里路,不但没有人叫苦,连个掉队的也没有,一下子就走了一个通宵。天亮以后,休息了10分钟,大家把带在身上的冷饭吞吃一顿,喝上几口冷水,一气又走了七八十里。

部队这样急行军倒不要紧,只是苦了找来的向导:虽然他们生长山地,素以脚力著称,但跟部队一起爬山越岭却累得腰酸背痛,上气不接下气,嘴里直嚷:“走慢点哟!走慢点哟!”部队为了不耽误赶路,只好走一段路换一个向导。最后找到的是一个40多岁的汉子,他对直往金沙江渡口的山路十分熟悉。但是这人有鸦片烟瘾,瘾一上来,呵欠连连,鼻涕口水直流,连站也站不住。部队只得让两个人轮流架着他走,这才勉强跟上队伍。队伍翻过了一座大山,离金沙江只有60来里路的时候休息了一下。趁这个时间,工作组的同志和肖应棠研究了抢占渡口的问题,决定首先歼灭江这边的守敌,夺取船只,强行渡江。渡江后打垮或歼灭对岸守敌,巩固渡口,迎接后续部队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