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十七回 侠史华陈尸燕市 智虎臣计袭济南(2 / 3)

次日,郑虎臣果然一早就来。胡仇不及他言,先要问史华的事。虎臣道:“说来这件事话长。我昨天才从蒙古回来,已经不及见他了。他当日投到燕京来,寻着我,说他师傅说他腼腆,不能办事,所以他要出来做点事,给人家看。我问他要怎样做事,他说要我荐他去当门客。因为一时没有机会,我就留他在我处住了几天。他却十分体察人情。几天里面,把这里燕京官场的恶习,都体察到了。又对我说,当门客不便行事,莫若当家人的好。又叫我荐他当家人。我十分谏阻,他只不听,我只得把他荐给陈天祥,就是你昨天见到的那里。这陈天祥表字吉甫,是一个监察御史。史华倒也欢喜,他说,得便叫陈天祥多参几个厚敛虐民的官,便是他尽心之处。谁知不到几天,被中书卢世荣看见了,欢喜他的姿色,硬向陈天祥要了去,做了贴身的家人。他本来改了姓李,叫李华。这卢世荣把他改了做琪花。”胡仇道:“这又是何意?同他改个女孩子名字呢?”虎臣道:“这里官场,酷尚男色,也是染的鞑子恶习。所以他自愿当家人,不愿做门客,也是图易于进言,易于近身之意。他却也狡猾得狠,虽到了世荣处,却还时常到陈天祥这边来,做出许多依恋的样子。说思念故主,不愿随卢氏。意思是要陈天祥参卢世荣。怎奈卢世荣方条陈了规措所,元主就派他办理,十分宠信。陈天祥不敢下手。史华又尝私对我说:‘这规措所是专辇中国金钱到蒙古去的。世荣这厮意思,怕中国穷的不得精光。上了这个条陈,我一定要取了他的性命,推倒他的规措所。’云云。前天,他把查察得世荣办规措所之弊端,开了手折,送给陈天祥。又说了句来生再报主恩的话。陈天祥也不曾在意。谁知是夜他竟刺杀世荣,自刎而死。天祥昨日得了信,随即据他所开的弊病,具了奏折。又在折尾叙明世荣致死,‘系因威迫良家子弟,致被反刃,凶手畏罪自刎,云云。我昨天到时,他折子已经写好了,今日一早具奏去了。等一会便有信息。”

胡仇道:“史华对我说,郑兄说反了蒙古王,为甚么在此处?”虎臣道:“我说得他肯反了,到了蒙古,他竖旗起事那天,我就推说和他游说各家王子,便脱身去了。难道我还跟着他受死么?我这个是教他自相杀戮,虚耗他的兵饷,又使他互相疑忌的意思。不然,他们一德一心修起政事来,我们更难望恢复了。”胡仇又悄悄把济南、浙江、广州各路的事,告诉了虎臣。虎臣喜道:“如此便有点可望了。还有一个蒙古王,名叫‘延纳’的,不久就要反了。知照他们乘时举事,长驱直进,燕京唾手可得。据了燕京,南方不难传檄以定矣。”胡仇道:“郑兄也应该趁此时走了,或到济南,佐理他们办事也好。因为他们那里战将有余,谋士不足,郑兄到那边去,好代他们谋画机事。”虎臣道:“我也甚想回南边去走一次,觑着得便就行。”胡仇道:“郑兄此时可是就陈天祥的事?”虎臣道:“不。不过我昨天回到这里,暂时借他地方歇住罢了。只听了今天的信,再定行止。”说罢,二人又谈了许多别后的事,方才分散。

到了午饭过后,虎臣满面喜色匆匆走来,说道:“陈天祥的奏居然准了。下了诏旨,说卢世荣办理规措所,暴敛虐民,天怒人怨,假手李华,代天行戮,死有余辜。仍着戮尸示众。李华畏罪自刎,不必追究。卢氏私出赏格,拿家属问罪,规措所着即行停止。”胡仇道:“其实卢世荣已经死了,也就罢了,何必又戮甚么尸呢?”虎臣道:“这正是鞑子残暴的行径,也是虐待中国人的去处。如果卢世荣是个鞑子,也绝不至于如此了。”胡仇道:“这么一办,好虽好,可是那一种没心肝之流,又要说甚么天恩高厚,感激涕零,倒代他立固了根基了。”虎臣道:“我们时刻存心恢复,他们自然时刻存心永据了。我们此刻且莫虑这个,我已叫陈天祥差人买棺盛殓史华。我们且去看看,也是送他一场。”胡仇点头应允。

二人一同走到教忠坊,只见卢世荣的首级,已经用本笼盛了,挂在高竿之上。陈天祥正差了两名家人,买了棺木,来盛殓史华。二人看着殓好了,送到城外义地埋葬。胡仇留在燕京探听消息。虎臣便问胡仇要了一封介绍信,径奔济南,投李复来。

李复得了胡仇书信,便延请虎臣在花园里居住。此时侠禅已到了多时,只是觑不着机会下手。问起带来的僧众,知道都散在各寺院里居住。虎臣道:“且等我住过两天,到外面去看看形势。少不得没有机会,也要做他一个机会出来。”

从此郑虎臣便天天到城外各处去查看地势。一天出了南关,顺着大路走去。沿途观看野景,也忘了路之远近。不觉走到一山,山下有几家居民。路旁放着两乘山轿。轿夫过来问:“可要坐轿子?”虎臣便问:“这是甚么山?”轿夫道:“这是有名的千佛山。山上有一千尊佛,十分灵验。这里安抚使大人也常来拈香的。”虎臣听说,便步行登山。只见一条石路,蜒蜿而上。过了一座牌坊,转了一个大弯,便到了半山。这半山上有一个大庙宇。庙内倒也十分宽敞,僧众也不少。从庙后转出去,又有许多小庙,都有和尚住持。虎臣游过了,便回到大庙里,走入客堂,便有知客和尚来献茶。虎臣闲闲的问道:“宝刹共有多少高僧?”和尚道:“本庙的不过四五十人。近来倒是挂锡的客师甚多。”虎臣道:“我在山下就听说宝刹菩萨十分灵验,这里安抚使也常来拈香。”和尚道:“安抚使爱大人时常来此,倒不是为的拈香。敝庙方丈是一位蒙古高僧,曾经封过国师,与爱大人是相好的,所以常来谈天。”虎臣又应酬了几句套话,然后辞了和尚,循路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