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6章 化妆包里的历史:从民间偏方到世界品牌(1 / 3)

《埃及艳后》reference_book_ids":[6917946162565614605]}],"130":[{"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130,"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78,"start_container_index":130,"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72},"quote_content":"《埃及艳后》reference_book_ids":[6917946162565614605]}],"23":[{"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8,"start_container_index":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2},"quote_content":"《天方夜谭》reference_book_ids":[7077869676767775751,70704386730822236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2,"start_container_index":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6},"quote_content":"《天方夜谭》reference_book_ids":[7077869676767775751,70704386730822236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28,"start_container_index":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22},"quote_content":"《天方夜谭》reference_book_ids":[7077869676767775751,7070438673082223652]},{"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3,"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2,"start_container_index":23,"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206},"quote_content":"《天方夜谭》reference_book_ids":[7077869676767775751,7070438673082223652]}],"26":[{"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6,"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7,"start_container_index":26,"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3},"quote_content":"《生活》reference_book_ids":[7204765965706333245]}],"84":[{"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84,"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768,"start_container_index":84,"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2},"quote_content":"《低俗小说》reference_book_ids":[6978781780467797029]}]},"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这种亲民的特质让原本专属于少数特权阶级的化妆品成了大众消费品。女性解放、工业革命和性革命让女性妆容和化妆包里的内容悄然改变。

化妆包里的必备品——假睫毛、口红、胭脂和指甲油如今随处可见,让我们很难想象一个这些化妆品都不存在的时代。不过,我们每天清晨从化妆包里想当然地掏出的物件是在 20 世纪才被发明的,化妆品也直到 20 世纪才成为主流。在此之前,手工制作的颜料和霜膏与来路稍显不明(就算不至于完全危险)的秘方争奇斗艳。在过去的 150 年中,这些自制的偏方变身成为香奈儿的口红、妙巴黎(Bourjois)的腮红和美宝莲的假睫毛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产品。上述国际品牌的兴起意味着到 20 世纪中期,专属于少数特权阶级的化妆品成为大众消费品。不过,美容产业是如何成长为如今这个不断发展、充满创意的强势产业的呢?

化妆品的商业生产和工业制造于 18 世纪在时尚国度法国正式起航。从许多方面来看,化妆品都是所有奢侈品中最亲民的一类,一罐包装简单的胭脂或粉底的生产和销售成本低廉(和真丝连衣裙等不同),生活水平不及中上阶层的女性也承受得起。莫拉格·马丁在《贩卖美丽》一书中曾指出,这种可得性赋予了化妆品新的合理性。到了 18 世纪中期,医生们开始进行临床试验,撰写了不少关于“安全”成分的论著,并寻找养护而非摧毁皮肤的新一代彩妆。法国大革命的旋风刮过之后,化妆被视作“前朝遗风”,女性在公共场合是不被允许化浓妆的。

美宝莲首款睫毛膏 Lash-Brow-Ine 和芮谜(Rimmel)固体睫毛膏 Water Cosmetique 是最早获得大规模生产的睫毛膏,由膏体和类似牙刷的刷子这两个独立部分组成。

不管浓妆艳抹的社会和政治后果如何,女性渴望自我提升的欲望并没有消退,一种更加内敛的化妆风格呼之欲出,和以往的都不相同。在体现这种区别时,与科学相关的用词变得非常关键:人们喜欢用“健康”“自然”和“清洁”来形容这些化妆品,它们能够把任何一位女性“转变”成令人尊敬的美人。这还不是法国大革命之后发生的唯一变化。在此之前,上层社会的男性和女性都是粉底和胭脂的使用者,人们对男性化妆品的接受程度及其流行程度在此后再也无法恢复到之前的水平。也就是说,化妆品的销售针对着一个容量更小、目标客户更加集中的市场,他们的关注完全集中在女性身上。到 19 世纪初,美国和除法国以外的欧洲的化妆品依然是自行调制或秘密使用的,但是随着愈发精明、收入逐渐稳定的巴黎中产和工人阶级消费者开始购买商业化生产的化妆品,其他发达国家没过多久也都迎头赶上了。

社会变革与科技进步是将化妆品生产引向大规模生产的两大动力。随着人们的物质需求被大规模地满足,工业革命颠覆了对男性和女性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认知。从城市到乡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教育水平和大众文化程度的提高,以及我们之前谈论过的大众传媒的问世,都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两次世界大战在社会变革方面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通过无法避免的社会变革侵蚀着性别和阶级的限制——这种变革一经发生便无法逆转(正如一些人期盼的那样)。尤其对女性而言,在一系列事件的共同影响之下,她们拥有了之前从未享有过的经济、政治和性方面的自主权,享受了 20 世纪两大里程碑式的福利:投票权和避孕药(分别于 1960 年和 1961 年在美国和英国出现)。所有的事情彼此关联:在这三项巨大的变革发展的同时,它们也影响着先进、迷人和全球化的美容行业的兴起。

化妆品(makeup)这个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最早是在戏剧界使用的,从动词词组 “making up”演变而来。曾在 1920 年推出旗下首个全系列化妆品的蜜丝佛陀常被认为是推广这个词的功臣,它从此获得了广泛使用。

对很多女性而言,睫毛膏是日常用品,是不可或缺的化妆单品。虽然在材质上与用了千年之久的眼线相差不大,但是现代的睫毛膏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美宝莲创始人在看到妹妹梅布尔(Mabel)使用凡士林和软木炭的混合物刷睫毛后,用妹妹的名字为自己的产品命名。

灯黑(将浅碟至于火焰之上提取的化合物)、煤粉、软木炭、灰烬和接骨木汁是历史上用来涂黑睫毛的自制混合物中的少数几例,睫毛膏商业化生产的发展可以追溯到由法国人亚森特·马尔斯·芮谜(Hyacinthe Mars Rimmel)创始的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英国化妆品牌芮谜。师从皮埃尔·弗朗索瓦·鲁宾(Pierre Francois Lubin)的芮谜是声名远扬的调香师,也是拿破仑的皇后约瑟芬御用的“鼻子”。芮谜于 1834 年离开巴黎,带着妻子和十几岁的儿子尤金(Eugène)来到伦敦专营高档商品的阿尔伯马尔街(Albemarle Street)共同经营商店,这家精品店很快成为伦敦贵妇们购买奢华又具创新的护肤品和香氛的目的地。

1842 年,接管家族企业的尤金将芮谜带上了成功的高峰:未满 30 岁的他在美容行业创造了一系列突破,包括引入邮购目录、供女性在剧院使用的带香味的扇子和为 1851 年万国工业博览会设计的壮观的香水喷泉。

这张由曼·雷(Man Ray)拍摄的经典照片清晰地展示出 20 世纪 30 年代使用了睫毛膏后眼妆的形态。

不过真正帮助尤金·芮谜在美容行业赢得一席之地的是他在 1860 年的得意之作——第一款大规模制造的无毒睫毛膏 Superfin。众所周知,女性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曾使用过各式各样的制剂和油膏来染黑睫毛,但芮谜将煤灰和凡士林混合,制造出的小包装、便携式的睫毛膏具有革命性。虽然常常晕染,颜色持久度也不高,但这并不是阻碍 Superfin 红遍全欧洲的理由。“rimmel”和“rimel”在英文中成为睫毛膏的同义词,而在一些语言中更是完全指代了睫毛膏。

新的涂抹工具和配方的出现让睫毛膏在 60 年代迎来了真正的春天。刷了一层又一层的睫毛膏和增加浓密感的假睫毛彰显着睫毛在五官中占据的主导地位。上图:Marisa Bevenson 下图:Veruschka

芮谜继续致力于睫毛膏的创新,不断修改和改进 Superfin,并最终推出 Water Cosmetique。这款产品的原型问世时间更早,在戏剧界被称为“mascaro”,它最初是用来给胡子染色的(在性格演员和留胡子的男士中颇为流行),制法是将肥皂和色素混合后做成固态棒状,以水溶解后用刷子上色,用于遮盖灰白处或者补色。最终,经过改良的配方于 1917 年推向市场,成为首款只用于眼睫毛和眉毛的块状睫毛膏。

与此同时(1917 年),大洋彼岸的纽约化学家 T. L. 威廉姆斯(T. L. Williams,美宝莲创始人)也推出了块状的睫毛膏,取名为“Lash-Brow-Ine”,并将它描述成“第一款为每日使用而生产的化妆品”。根据广为流传的说法,威廉姆斯研制睫毛膏的灵感来源于妹妹梅布尔(Mabel,这也是公司名称“梅布尔实验室”的灵感来源,后更名为美宝莲),他曾目睹妹妹用凡士林和软木炭的混合物来加强睫毛。梅布尔应该是从诸多电影粉丝杂志中学到这个小窍门的,据说,威廉姆斯的睫毛膏让妹妹和前男友重修旧好,无论真假,这条传言都是绝佳的品牌故事!Lash-Brow-Ine 最初只能通过邮购的形式购买(在杂志上做广告),但在巨大的市场需求的推动下,药店开始销售这款睫毛膏;而到了 1932 年,只要花上 10 美分就能买到在美国随处可见的睫毛膏套装。

鲁宾斯坦 1958 年推出的 Mascara-Matic 是世界上第一款膏管和刷头一体的睫毛膏。

当然,早在 Lash-Brow-Ine 睫毛膏问世之前,专业级睫毛膏就已经在无声电影中出现了。好莱坞彩妆师蜜丝佛陀打造了第一款专业级睫毛膏——品牌旗下用于睫毛的产品 Cosmetic。蜡状的 Cosmetic 睫毛膏装在金属箔包裹的管子里,使用时需要切成薄片,置于火焰上溶解后用于睫毛处(能让睫毛变黑,但是会黏连成块)。毫无疑问,普通女性是无福消受这款产品的——黏稠的质地让 Cosmetic 在电影银幕上的效果极佳,但这种效果却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呈现。

在威廉姆斯和蜜丝佛陀之后,彩色和防水的块状睫毛膏相继出现,不过睫毛膏的下一个项进步却花了更长的时间才得以完善。1958 年,赫莲娜·鲁宾斯坦推出了 Mascara-Matic 睫毛膏,笔状的管身中插着一条可以取用黑色液体状睫毛膏的细长金属棒(底部刻出凹槽纹,形成“刷头”)。鲁宾斯坦的睫毛膏告别了将膏管和刷头分开放置的传统,让产品的用法及用量更为精准。有趣的是,来自美国芝加哥的弗兰克·L. 恩格尔(Frank L. Engel)在 1939 年曾为类似的某款产品申请了专利,或许是因为化妆品投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并不是当务之急,产品一直没有投入生产。不知巧合与否,赫莲娜在恩格尔专利过期的时候推出了 Mascara-Matic,让恩格尔错失商机。新款的睫毛膏和创新产品在 Mascara-Matic 走向市场后纷至沓来,不久后,由尼龙纤维制成的新型螺旋刷头出现了。在世界上使用新型刷头的睫毛膏产品中,最畅销的要数美宝莲于 1960 年推出的防水睫毛膏 Ultra Lash 和之后在 1971 年推出的防水睫毛膏 Great Lash。睫毛膏在经历过 80 至 90 年代改变行业格局的创新后进入了一段相对平静的时期,下一个里程碑般的时刻发生在 21 世纪前 10 年的中期。富有创新精神的刷子及外包装生产商、德国 Geka 公司开发出了一项专利技术 Moltrusion,该技术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根钻有许多小孔的硬塑料棒,向棒中灌入另一种质地的膨胀性塑料,制成柔韧的塑料刷毛。这种刷毛非常适合用来梳理睫毛,在梳理的同时可以给睫毛穿上一层均匀的黑色外衣。Geka 公司和宝洁公司合作,于 2005 年为彩妆品牌封面女郎(Cover Girl)和蜜丝佛陀生产了世界上首批采用模制成型刷头的睫毛膏。

巡回演出的俄罗斯芭蕾舞团(Ballets Russes)对观众来说异常惊艳,舞蹈演员的眼妆如画作般鲜艳,其中不乏彩妆界负有盛名的人物,他们也与艺术家和时装设计师进行过不少合作创造。

我曾供职于多个品牌,因此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想要生产一款出色的睫毛膏,或是在这个领域创造出明星产品,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竞争也异常激烈。不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睫毛膏是化妆品产业中销量最大、利润最高的单品,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女性都会使用睫毛膏,而且比起其他使用寿命较长的化妆品(例如腮红),睫毛膏需要经常更换。过去,商家描述新品时的文案可谓天花乱坠,说自己的产品可以让睫毛的浓密度增加三倍,或是让睫毛长度翻上一番,直到最近,英国才有规范睫毛膏产品描述的政策出台。2007 年,英国广告标准管理局(UK Advertising Standards Authority)收到了针对两款睫毛膏广告的大量投诉,消费者认为广告画面中明星的睫毛太过纤长,并非实际效果。于是该管理局制定了新规,要求美容产品广告商在广告中附带免责声明,说明是否通过使用假睫毛或编辑图像的方式人为加强了睫毛的效果。在最近几十年中,我们见识过弧形刷头睫毛膏,双头睫毛膏,加热、震动、颤动和旋转的睫毛膏,更不用说一些奇形怪状的管身、刷头和微管技术的发展。新款睫毛膏不断涌入市场,每年约有 70 多款睫毛膏新品摆上大型百货公司美妆区的货架。

用来打造出各式、多维眼妆的专业级多彩眼影盘实属当今化妆包里的标配,不过它面世的时间不算长,在 20 世纪 70 年代才开始流行。

我们在前文探究过广受欢迎的古埃及眼线的起源。和其他必备的化妆品相比,如今放在手袋里跟着我们东奔西走的三色眼影、四色眼影和多色眼影盘的历史就短得多了。古罗马人用灰末和藏红花给眼睑上色,古埃及人用孔雀石的提取物给眼皮抹上一层淡淡的绿色珠光,但是这些做法并未延续,事实上,彩色的眼影在近两千年内都与时尚无缘。

和大部分化妆品一样,剧院在向大众普及彩色眼妆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尤其是俄罗斯芭蕾舞团及其令人着迷的舞蹈作品,深刻地影响了人们对色彩及其用途的认识。1909 年的伦敦上演了由谢尔盖·佳吉列夫(Sergei Diaghilev)编导的芭蕾舞剧《天方夜谭》(Scheherazade),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赫莲娜·鲁宾斯坦和伊丽莎白·雅顿都称得上是最具影响力女性,也是化妆品领域中勇于尝试的先锋。她们都曾写道,在《天方夜谭》舞剧上演期间,俄罗斯芭蕾舞团演员的眼妆给了自己灵感。1914 年,伊丽莎白·雅顿把包括眼影在内的眼部彩妆引入她在美国的沙龙。然而,让这股潮流蔓延开来,使眼影成为女性手包中的常备之物还需要一段时间。考虑到当时的世界几乎停留在黑白阶段,彩色眼影发展缓慢就不足为奇了。直到 19 世纪 20 年代末,绝大多数电影、电影杂志和广告都还不是彩色的(美国稍后出现了彩色广告),而大概 10 年之后,特艺彩色技术(Technicolor)才开始被大规模采用。

当抹着浓浓眼影的“银幕毒妇”蒂达·巴拉活跃在好莱坞的电影里时,毋庸置疑,早期的彩色好莱坞电影在眼部彩妆的推广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此外,正如我们在前文中提及的,异国风情之旅的兴起以及对埃及风的追捧也对此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对“埃及风”的追捧在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墓被发掘后达到顶峰,引发了“古埃及式眼妆热”。然而,彩色眼影、浓重的眼妆和烟熏妆并没有被立刻接受。想要洗清彩妆背负的污名,还需要一段时间。舞台和大银幕让眼睛更引人关注,但它们让人关注的也只有表演中的女演员和表演者的眼睛。此外,妖冶魅惑的妆容常常和暴露的服装以及道德败坏的角色形象搭配在一起,不禁让人把这样的妆容和会如此打扮的某类特定人群联系起来。

虽然彩色眼影在 20 世纪 30 年代已经出现,但那时都是单色眼影。美宝莲公司在 30 年代播出的一则广告(公司首次生产眼影一年之后)中这样描述它的四色眼影:“蓝色眼影能衬托出蓝色和灰色眼睛的魅力;棕色眼影能让淡褐色和棕色的眼睛更有神采;黑色眼影适合深棕色和蓝紫色的眼睛;绿色的眼影是百搭款,也是搭配晚礼服的最佳选择。”从这则广告中不难看出,眼影的使用都有高度固定的套路,也并不复杂——只需要和你的眼睛、头发和服饰相配。直到 1949 年至 1950 年的那个冬天,眼妆才开始正式得到时尚界的关注,眼影、眼线和睫毛膏是当时的焦点,绿色、蓝色和紫罗兰色的眼妆也突然跃入人们的视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造珍珠开始被用在化妆品中,这一重大的技术进步让此成为可能)。

1950 年 2 月,美国《生活》(Life)杂志曾为最新出现的眼部彩妆产品开辟了内容新颖、引人注目的专栏,并把眼影的出现称为“彩妆界继口红出现后最重要的新闻”。文章迫不及待地向读者宣告:“今年冬天从巴黎传来消息说,法国模特用夸张的眼影搭配日常上街时穿的服装,让美国化妆品行业意识到,开拓几乎仍是处女地的眼妆市场的机会已经悄然来临……一度抵制短发而后又妥协的好莱坞坚称把眼睛画得又大又圆会让潮流倒退 50 年,但是化妆品厂家却不以为然。回想当初,口红的使用也曾激起轩然大波,但是女性很快就感到,没涂口红就仿佛赤身裸体。所以在他们看来,眼影也会成为未来女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单品。”在 1950 年推出 Dreamy Eye 眼部彩妆的化妆品商查尔斯·雷夫森一定和上述厂商的观点相同。眼影虽然已经面世,使用眼影的潮流传到普通女性中的速度可谓缓慢:理查德·科森(Richard Corson)注意到,1957 年针对美国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女生使用口红,但使用眼影的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虽然彩妆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双色眼影(例如蓝色和绿色)也已经面市,不过这两个色块依旧是被分别使用的。色彩混搭的概念在很久之后才出现:在充斥着变革精神的 60 年代,人们才逐渐抛弃早已流行多时的“色彩协调”风格。

1962 年,在电影《埃及艳后》拍摄期间,夸张的眼影开始真正地吸引大众的视线。伊丽莎白·泰勒当时正在经历和理查德·伯顿(Richard Burton)漫长的爱情纠葛中的第一段痛苦时光,狂热的记者紧盯着这对绯闻男女的一举一动。泰勒经常带着当天拍摄时的精致戏妆奔赴罗马的各大热门餐厅用餐,拍下的照片隔天就会登上所有八卦杂志的版面,浓艳的埃及式眼妆时尚(虽然是 60 年代的改良版)由此产生。露华浓紧跟潮流,甚至在 1962 年——也就是电影上映的前一年——就开始宣传三色眼影盘等用来打造埃及艳后风格妆容的化妆品。同年,蜜丝佛陀也推出了一款翠绿色的眼影 Merma Eyes(“你见过最令人激动的眼妆”)和蓝色眼影 Blue Mist Powder(“你的双眼将像嘴唇与脸颊一样获得惊艳的亚光效果”)。

“月亮型美甲”——如图中琼·克劳馥手上的这款指甲彩绘,将指甲顶端部分留白,其余部分涂上指甲油——被认为是 20 世纪 20 至 30 年代对全涂式美甲的经典替代。

到 60 年代中期,随着女性获得进一步解放,关于化妆的陈规开始慢慢崩塌,彩色眼影遍地开花——从科蒂(Coty)推出的带有眼影刷的五色眼影,到化妆品牌 Gala 推出的 Pick & Paint 眼影盘(外形模仿画家使用的调色盘,内含四色眼影、一根眼线笔和两把眼影刷),都在鼓励消费者享受使用的快乐,不落俗套,另辟蹊径。英国化妆品牌雅德莉(Yadley)签约英国模特崔姬,让她为旗下在美销售的英伦复古风黑白眼妆系列产品代言(并把她的名字印在产品上)。70 年代的彩妆市场见证了三色眼影的蜂拥而入,涌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色号。经历过 50 年代的艳俗单色眼影和 60 年代的线条感单色眼影后,眼妆在 70 年代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暗色和大地色——带有哑光或珠光的黄褐色、棕色、金属色、栗色和像水果被撞瘀后的颜色成了精致眼妆的主流色调。眼影盘色调和质地种类的增加意味着明暗搭配和色彩叠加不仅成为可能,也成为必要。化妆师们呈现在杂志和广告中的作品也进一步带动了这种趋势的发展,受到启发的他们在充满眼妆惊喜的 80 年代创造出了更多“专业级”眼妆。从此以后,眼影迈入了复杂化和科技化的大门。如今,用眼影来打高光、画阴影、塑型和勾勒轮廓,和用眼影上色一样重要。一盒单色眼影已经无法满足你的需求,你要叠加三种颜色!带上一点审美,花上一点心思,用眼影让小眼变大、让眼距由窄变宽已经是稀松平常的事。画好眼影离不开高超的技巧、持续的练习、质量过关的刷子和熟练的手法——美妆企业巴不得提供上千种眼影盘,供消费者选择。

受益于技术进步的腮红、眼线笔和其他化妆品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发展,产生的效果大致相同:突出眼睛并提亮脸部。指甲油则完全不同。和其他种类的化妆品不同,随着复合硝化纤维的问世,指甲油直到 20 世纪才走进我们的生活。指甲油虽然是现代产物,但在过去几千年中,指甲一直是爱美人士的焦点,当今纷繁复杂的美甲艺术可以追溯到历史上自制染色剂、漆贴和发展打磨抛光技术的时代。

Cutex 响应成长中的美甲市场的需求,在 1911 年推出了去角质剂。

最早的指甲颜料出现在古埃及,当地人用植物性的散沫花染料把指甲染成红色或橙色。彩色的指甲成了社会地位的象征,用胭脂虫(将甲虫碾碎后提炼出的染料)和其他类似的物质提炼出的深、暗色只是皇家和朝臣的专享。据说,奈费尔提蒂偏好宝石红的指甲颜色,而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指甲染成了锈红色。古巴比伦也有指甲彩绘,他们认为精心保养的指甲是文明的标志,据说甚至连古巴比伦军人在奔赴沙场之前也会涂指甲(考古学家在乌尔的皇家陵墓发现了复杂的美甲套装)。在伊朗,散沫花染料不仅可以用来给指甲染色,男男女女还会用它来让头发强韧,并给须发染色,有时人们还会将石灰和铵盐加入散沫花染剂以加深图案的颜色。用散沫花在手脚上画出复杂的图案更是伊朗婚礼上必不可少的程序——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的伊朗依然流行。在中国历史上,人们也会涂染指甲,每个朝代的流行色各不相同。周朝(约公元前 600 年)人偏爱银色和金色,而明朝时期以红黑两色为美,明朝人将蜂蜡、蛋清、明胶、植物染料、阿拉伯树胶混合后加入花瓣(碾碎后加入明矾)作为着色剂,对全部原料进行搅拌后制成基本的指甲油混合物敷在指甲上,几个小时后就可以干透。蔷薇色的指甲受到凯尔特人的青睐,他们将茜草根捣碎成糊后包裹住指甲,静置片刻后就能让指甲上附着一层红晕。

虽然指甲染料的历史悠久,但是在 9 世纪之前,文学作品中都鲜少提及它们。当时的人们用带有香味的红色植物油给指甲染色,再用麂皮抛光,让指甲闪亮动人。或许是用指甲吸引眼球的方式已经过时,抑或是手套的流行让涂染指甲变成累赘,维多利亚时期,指甲染料被再度打入冷宫。和当时压抑的社会气氛相匹配,人们偏好光泽度高而非涂染的指甲,他们把彩色粉末和霜膏的颜色揉进指甲中,再用软皮打磨直至发亮——这个做法延续至今。“美甲”(manicure)这个词实际上是该行业的从业人员发明的,如今我们称其为美甲师或是指甲技师。美甲起源于法国,当时的指甲美化艺术和今天的类似,包括修剪、擦亮和抛光。在 19 世纪的许多烹饪书中都可以找到制作指甲染料的配方。染料由美甲师调制,主要成分包括氧化锡、胭脂红染料、薰衣草和香柠檬油,用驼毛刷上色。到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指甲染色粉”逐渐上市售卖, Graf 兄弟公司 1871 年推出的 Hyglo 指甲膏,以白色甲油、指缘软化液和指甲膏(粉色)组成套装出售。新上市的指甲产品收到了热烈的反馈,从 1909 年 VOGUE 美国版 6 月刊登载的一篇文章中可见一斑,文章用热切的语气评论道:“我带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的兴奋,向大家宣布在指甲油领域中的新发现。”1911 年,Cutex 公司在美国起家,生产去除指甲边缘角质的液体,但很快就把业务扩展至指甲膏、指甲漆贴和其他美甲产品领域。首个指甲油专利在 1919 年被审核通过,液体的指甲油随后出现。20 世纪 20 年代,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让硝化纤维的应用开始普及,这种快干纤维能够让汽车喷漆在短时间内完成。与此同时,指甲油的使用也开始普及,虽然速度相对缓慢。指甲油和腮红一样,最初追求的都是“裸妆”效果。直到大约 20 世纪 30 年代,指甲油的颜色也只有浅粉色。1930 年,法国贵族福西尼-吕桑热王子妃(Princess de Faucigny-Lucinge)给指甲涂上了一层深红色,从此引爆了一股潮流,让红色指甲成为潮品。30 年代初,“月亮型美甲”的潮流当道:只在指甲中部涂抹色彩,指甲盖顶部和月白处均留白。

相关小说

一品甜妻 生活 / 连载
一品甜妻
风兮ht
一睁眼,来到了贫穷的古代农家,幸好爹疼娘宠,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妹妹,只要家庭幸福,何惧极品亲戚。首当其冲,改变家庭现状,发家致富奔小康,不是女强人,只为生存。有一天突然发现,原来属于自己的幸福已经悄悄到来。没有豪宅纷争,只有家长里短,甜宠守护。
72万字2019-09-17
全能种田人 生活 / 全本
全能种田人
白羽居士
一代强者,因为调戏女上司,强吻外国女友人而被发配到农村养猪,懂医术,会武术,还能种田。
141万字2019-07-03
女性婚后易患疾病防治 生活 / 连载
女性婚后易患疾病防治
惠宁,徐明娟
本书共分六章,针对女性的生理特点,详细介绍了其婚后易患疾病的防治知识,包括性传播、感染疾病、子宫生殖道疾病等的病因、诊断方法、中西医防治措施。
13万字2018-12-22
绝品高手 生活 / 全本
绝品高手
村夫
叶凡,一个高考让人顶替上大学的悲剧人物,却意外地得到了一个净霖空间,从此成了牛逼人物:种得一手仙菜,“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是极品菜农!”打开销路后,带领乡亲发财致富,变穷乡为富地……拥有救人利器净霖术,妙手回春,药到病除,成就一方妙医!“美女,我最拿手的就是妇科病了,你放心,我以人格担保,绝对不会占你便宜的!”村里镇上的恶霸,统统给让路,不然打得生活无法自理……泡妞也是无往不利,无论是美貌村姑
113万字2019-09-18
女性养生保健150个警示 生活 / 连载
女性养生保健150个警示
陈国珍
本书以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重点从早衰警示、癌症警示、疾病警示、饮食警示、日常保健警示五个方面,为女性朋友提出了日常生活中最常见、最容易被忽视的154个警示。
12万字2018-12-20
田园三宝:萌夫萌宝小神猪 生活 / 连载
田园三宝:萌夫萌宝小神猪
西青之
李唧唧从小长到大,不怕三鹿,熬过非典,顶着H1N1和H7N9活到二十岁,本以为到了年龄可以高高兴兴嫁人,平平安安回娘家,哪知天上一不明黑色物体飞来,当场爆头。 醒来后,李唧唧悲催地发现自己穿越了。 不知咋地,她还意外地捡到了一只小神猪和一个呆萌相公。 管它呢,不要白不要,且看她如何智斗极品婆婆和极品大姐,在古代发家致富混得风生水起……
40万字2021-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