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423章 长期营生(1 / 2)

赵咏薇可不想就这样跟她们干耗着。

可她作为晚辈,不好直接明说,便给孙桂芳递了个眼色。

孙桂芳也有些不耐烦了,她能理解对方累了一天了,想直接舒服地坐小汽车回去,但前提是有人主动退出啊。

她只好说道:“要不然你们仨猜拳来决定?”

第一个人不甘心地问了一句,“不能再挤挤吗?”

赵咏薇背过身,翻了个白眼。

坐五个人,已经是挤一挤之后的结果了。

还想再挤?!

四座的汽车,怎么挤进六个人?!

对方当然明白,汽车就停在她们旁边呢,能不能坐下六个人,一目了然。

赵咏薇以为她们会同意孙桂芳的提议,没想到三人商量了一阵后,竟然一致决定,还是一起坐公交车回去。

她们的话说得好听,“你们的车子收拾得这么干净,我们就不坐了,免得把车子里弄得全是海水。”

她们既然坚持坐公交,赵咏薇三人自然不会强求。

车子开出去一段距离之后,赵咏薇从后视镜中看到三人各自拎着满满两水桶的蚬子,艰难地往公交车站走去的身影。

有些不解地问道:“妈,她们为什么会突然改主意啊?”

赵咏薇可不信她们的理由,什么为了车子不沾上海水,不过是说出来好听的借口罢了。

真要是考虑到他们的车子,就不会一开始非要跟着他们了。

孙桂芳不用回头,就知道三人必然轻松不了。

每个人的水桶里,不但有蚬子,还装着海水呢。

所以,一桶的重量就得有好几十斤。

本来就在海边蹲在地上挖了大半天的蚬子,再提着满满两桶大几十斤的重量,从海边走半个多小时,一直走到公交车站。

这其中有多辛苦,简直不敢想象。

可即使这么辛苦,三人仍坚持一起走,背后自然有她们的理由。

孙桂芳帮赵咏薇解了惑,“她们三人是长期约着一起到海边挖蚬子,然后到菜市场上去卖的。”

离蓝天市场一条街,有一个露天市场,卖各种商品的都有,但大部分都是卖菜和肉的。

除了批发商之后,偶尔还有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会把自家菜地里的菜拿出来卖。

而跟他们类似的,就有跟三人一样,夏天到海边挖蚬子,冬天挖牡蛎,然后到市场来卖的。

“她们是长期合作,一起到海边,一起到菜市场,互相帮衬着才不会被那些海货批发商贩们欺负,自然不会为了坐车这点小事儿而闹出矛盾。”

经孙桂芳这么一解释,赵咏薇就明白了。

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怪不得三个人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达成一致的看法。

此时,他们的车子正好经过公交车站。

站台上,不少人跟三人一样,都拎着工具和水桶满载而归。

赵咏薇的视线从他们身上快速扫过,“他们当中,只有少数人挖蚬子是为了卖钱吧。”

“你说得没错。大部分人跟我们一样,纯粹是想趁着空闲挖一些,为了吃或者是送人。能把这个当作长期营生的人,还是少数。”

“不过,”孙桂芳话锋一转,“海挖挖蚬子的人还是太多了。蚬子的数量和大小,明显是一年不如一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