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24章 王府(1 / 2)

王昊和王太傅走后,侍奉在贵宾席的侍女们便上前收拾残局。

蓝相国的心情稍微愉悦了一点,脸上的皱纹也舒缓了一些,但他看到一旁事不关己的王道森,心头却是一沉。走了一个王太傅,还有一个户部尚书在此坐镇,以及他经常带在身边的一双儿女——王媛媛和王浩铭。

琅琊王氏果然是个麻烦,所幸现在正在内讧,倒也可以逐个击破。

蓝相国思虑至此,便收敛了心神。

王媛媛和王浩铭跟随王道森坐在在贵宾席的另一个地方,跟三公保持一定的距离。但她见到王昊离开,便没跟自家父亲打招呼地起身跟了出去。

王道森对这个女儿还算上心,到嘴边的说辞也换成了无声的叹息。

最近王媛媛跟王昊走得很近,进出入太傅府的次数越来越多。

起初王道森还担心王媛媛是梨花夫人所出,王太傅会因此心有芥蒂,然后横加干涉。

既然王太傅都没有阻止,那王道森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就更没有理由反对了。如今他亲眼目睹了王昊对王媛媛并不排斥,甚至隐有关心、照拂的倾向,心里的那一点儿担心便也消失了。

王道森对前妻丹荷长公主并无多少爱意,甚至有些被对方管束的厌恶。他会续弦梨花夫人,也是曾经几次偶遇后,稍微有些良好印象的结果,加上梨花夫人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强势娘家,更没有女强男弱的冷战夫妻关系,这是王道森会选择娶梨花夫人的主要原因。

其实王道森对梨花夫人也谈不上爱,但至少比前妻丹荷长公主,温婉贤惠且能被他所掌控的梨花夫人是要更加合心意一些的。至于纳妾,倒不是因为花心,而是为了平衡琅琊王氏对于他续弦贫民女的不良心理,谨防王氏的老顽固将矛头对准梨花夫人。毕竟梨花夫人不是杨月婵那般能文又能武,在军中又有威望,无惧世家压迫和迫害。

梨花夫人的父亲只是一个私塾的教书先生,其母只是在绣房做工的普通绣娘,她本人更是简单又普通的良家女子。这样的家境放在民间也是小康阶级了,但放在王氏这样的百年世家圈子里就只是被冠以‘贫民’二字。

因梨花夫人的邻居是靠卖豆腐花为生,偶尔还兼职其父私塾中的餐食工作,所以梨花夫人闲来无事,便会帮其挑着担子,在街上卖豆腐花,也因此博得了那条街上‘豆腐西施’的美称,她跟王道森也是因一碗豆腐花而结缘。

一朝嫁入豪门,从此锦衣玉食,荣华富贵唾手可得,这是很多女孩子的梦想。

当王道森上门提亲的时候,梨花夫人也是如寻常女子般充满了向往和惊喜,但很快也从父母的愁容中明白了豪门深似海,根本不是她这种人该涉足的地方,奈何她和她的家人也不敢拒绝这门婚事。

所幸,夫妻和睦,日子过得也还算顺遂。

只是妻妾、子女成群的后院和那些无法推诿的贵妇聚会,梨花夫人都有很多无法宣之于口的苦楚。

其实梨花夫人午夜梦回的时候,也曾想过,如果当初她没有递上那碗豆腐花,没有跟王道森有交集,更没有嫁给他为妻,那她现在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一番自嘲过后,梨花夫人便将这些念头抛之脑后,尽心维系着她现在的家庭。

虽然王府的内部谈不上多么美好,但在梨花夫人的经营下,这里依旧是一处可以让绝大多数妾室和子女心安以归的地方。

比如王浩铭虽是王府妾室所出,但他也愿意唤梨花夫人一声‘母亲’。

王浩铭现在是王府名义上的大少爷,可他和其余弟妹都很清楚,除了王媛媛和王昊,王道森根本没把他们这些妾室所生的孩子放在眼里过。因此,他再各方面都总会有意无意地模仿王昊。

在王道森的圈定的容忍范围里,王浩铭尽情地放纵自我,享受着可能那天就会走到尽头的荣华富贵。

当王道森让王浩铭娶许严女儿许欢的时候,他表现得很顺从和乐意,毕竟许欢长得漂亮,而且许家本就是富商,许严成了官一代,因此许欢也算是大户人家的嫡女,嫁给王浩铭这个庶出子,其实是自降身份的。

所幸王浩铭这些年学王昊沾花惹草的功夫了得,讨女孩子欢心的方法多得很。

几番手段之下,王浩铭轻而易举地得了许欢的芳心,甚至哄得其在成婚前便跟他同了房。

许欢在月老池被乌奴余孽抓了献祭,王浩铭得知消息后,当场痛哭流涕。不过,他隔日便将许欢抛之脑后,继续流连花丛。

其实在许欢被乌奴抓的当晚,王浩铭也在场,他当时直接吓得掉头就跑,而且跑了几步就被乌奴的阵仗吓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