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6章 野生菌(1 / 3)

昨天的雨足足下了一整夜,房檐上的雨水滴滴哒哒的掉落在地上,听着很是好睡。

明玉伸着懒腰,倚靠在床头。“呼叫小黑,我需要解锁新技能。”

玄兔在明玉说完后,从明玉脚底下钻了出来,打着哈欠说道,“主人,这么一大早,我都还没睡醒呢。”

“你们虚拟的机器人还需要睡觉吗?”明玉把玄兔捞起来,放在手上问道。

“当然需要了,我们睡觉就是在后台更新程序,查漏补缺。顺便充电,要是哪天没电了,咱就得留在这儿回不去了。”玄兔啃着小爪子说道。

“前几天我上山发现,采集药材并不靠谱,还不如收集药材来的方便。你帮我看看,我还能兑换其他的技能吗?”

玄兔打开商城,点开技能栏,以明玉现在能学的积分来看,除了药材辨别,就剩下普通的食谱了。“主人,您现在的积分太少了,这几天只获得了八积分,兑换不了好的技能,不如攒着等解锁了第二条线索,再学习新的技能吧。”

明玉看着自己仅剩的十积分,唉声叹气,“只能如此了。那你睡觉去吧,我自己在看看。”玄兔在明玉手心里转了个圈,消失不见了。

屋外秦书喜准备了早饭,明老大正在石头上磨着镰刀,天空已经放晴,万里无云。待吃完早饭,明老大得去田里看看,水稻有没有受损。

正当三人谈笑着吃早饭时,明玉的奶奶田淑芳从大门直直的走了进来。

“哟,在吃早饭呢。正好我老婆子还没吃呢,老大家的,快给我盛一碗。”不等别人开口,一屁股坐在明玉旁边的椅子上,对着秦书喜说道。

“娘,您这么早就过来了?”明老大挪了挪椅子,给田淑芳空出来位置,明玉起身给她拿了碗筷。

“哎哟,我倒忘了正事了,昨天不是下了一天一晚的暴雨吗?你兄弟家的柴棚垮了,你知道的你兄弟在镇上做活回不来,你弟媳妇儿就想着叫我请你和老二去帮帮忙。”

“行,我知道了,娘您先吃饭吧,我们一会儿去叫上老二,一起去三弟家看看。”明老大点点头说道。

田淑芳接过明玉手里的碗筷,从盛稀饭的盆底舀了一大碗稠的米饭,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奶奶您慢点吃,让人见了还以为我三婶不给你饭吃呢。”

“你这丫头净会胡说,我这不是没吃早饭饿了嘛。”田淑芳嘴里的米饭在说话的时候掉在了桌上,又伸手捡起来扔进了嘴里,一边吃一边说道,“你们年轻人不知道种庄稼的苦,这粮食不能浪费了,我老婆子不嫌你们吃剩的。”

“娘,你这话在这儿说说就得了,什么叫我们剩的,你一大早的不请自来,我们本就没准备你的那一份,有的给你吃就不错了。”秦书喜看着田淑芳的做派,皱了皱眉说道。

“我吃我儿子的饭,关你什么事。”田淑芳看了眼秦书喜,不悦的说道。

“奶奶,您快吃吧,一会儿饭菜该凉了。”明玉对着秦书喜眨了眨眼,两人起身去屋外院子里了。

“娘,您就别管她了,咱们去看看有没有什么能拿去换钱的,我现在就想赚钱。”

“你这丫头,掉钱眼里了?这天晴了,过不了几天就该收稻谷了,到时候卖掉一些,就有钱了,折腾这些干嘛。”秦书喜不解的问道。

“谁家嫌钱少啊。嘻嘻~”明玉笑着说道,“娘,这刚下完雨,不知道山上能不能长蘑菇,咱一起去看看吧。”

“要去也只能在半山坡上转转,可不能像上次一样一个人跑进林子里了。”

“我知道了,我回去跟爹说一声。”明玉进屋,田淑芳把一大碗饭已经吃完了,正在喝饭盆里剩下的米汤,向明老大说了一声要上山,就去院里拿了两个背篓和秦书喜一起出门了。

刚下过雨的地面,湿湿的,雨水冲软了表面的沙土,一脚踩下去,鞋上沾满了黏黏的黄泥。俩人走到山坡上,颇费了些力气,下过雨的山林,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味道,抬眼望去漫山的野花野草喝饱了水,变得更加翠绿,充满了生机。

明玉在草丛里搜寻着蘑菇的身影,没想到还真被她找到了。看着面前一丛褐色的菌子,菌子个头差不多大小,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松茸,明玉眼睛都笑的眯了起来。扒开盖在上面的树叶,明玉惊呆了,眼前肥嫩新鲜的菌子沿着草丛长了一地,这数量怕是一个背篓都装不完。

“娘,您看!这么多菌子呢。”明玉欣喜的看着菌子说道。

“哎,要不说我家明玉是小福星呢。这满地的菌子,怕是别家几年都拾不了这么多!”秦书喜也笑着说道。

两人动手的把菌盖上的杂草扒开,一朵一朵轻轻的放进背篓里,等捡完这些菌子,两个背篓装的差不多了,明玉抓起旁边的杂草,把捡拾了菌子留下的痕迹掩上了,过几天估计又会长出新的菌子了。

两人背上背篓慢慢的往回走。走到家门口发现大门掩上了,估计明老大已经去了明老三家了。两人打开房门,把背篓放在地上,坐下歇息。

“娘,这么多菌子我准备一会儿就去镇上把他卖掉,趁着新鲜能卖个好价钱。”明玉看着背篓里的菌子,乐的笑开了花。

“行,我看着是能卖不少钱。”秦书喜也笑着说道。

“我准备叫上张大叔家的吕婶子和我一起去镇上,这两大背篓,我一个人也拿不了,吕婶子经常去镇上卖东西,知道怎么做生意。”

“你看着办,这个点儿怕是李二苟家的牛车还没回来呢。”

“没事儿,这菌子看着多,又不重,我和吕婶子一人背一个,走路去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主要是吕婶子她还认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