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352章:开养殖场(1)(1 / 2)

狄仁杰离开后,李璟带着西门阳,在一队禁卫的护卫下,出发前往芙蓉园。

来芙蓉园,是因为李璟打算弄一个新的项目,芙蓉园就是他新项目的实验基地,这次就是为了在芙蓉园选实验基地的位置。

李璟打算在芙蓉园搞个大型的养殖场,在里面养养猪,养养鸡鸭鹅等小动物,前世的李璟出身农村,虽然没有养过猪,但养过鸡鸭。

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鸡鸭他都养过,不就养几头猪嘛!

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反正,这种事情不需要他这个皇帝亲自动手。

他手里有百科全书,里面就有关家禽家畜的养殖技术,他只要提供养殖技术,剩下的交给别人去办!

大唐这么大,还怕找不到能养猪的人?大唐子民又不是没有人养过猪。

只要这次养殖场能够顺利完成,养殖出来的家畜家禽成活率能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立马全天下推广。

李璟要让整个大唐的子民,都能吃上肥美的猪肉。

在大唐,很少有人吃猪肉,相比于猪肉,大家更加钟情于羊肉。

这主要是因为大唐的猪还是野猪驯化来的,并不是后世引进的荷兰大白猪,而是本土的野山猪经过驯化而来的。

大唐的猪肉没有经过阉割,肉的味道十分的腥臊,这就是猪肉在大唐为什么没什么人愿意吃的原因。

因此,猪肉在大唐没有市场,远没有羊肉普及推广的多。

就连朝廷给百官的福利待遇里,也不是谁都有猪肉的。

大唐的官员工资不高,但福利很多,亲王以下到二品大官,每个月供给二十口羊、六十斤猪肉。

三品官每个月只给十二口羊,四品五品官每个月给九口羊,都不给猪肉,可见羊肉要比猪肉普及得多。

建立养殖场,除了养家禽家畜外,还有其他的用处,那就是能生产农家肥!

这农家肥在没有化肥的大唐,可是不可多得的好东西,华夏大地上堆肥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所以,李璟不需要考虑,怎么教会大家去堆肥、沤肥,这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所有农民都会的生存技能。

“小阳子,朕要你在芙蓉园找的地方,你找到怎么样了?”

李璟来到芙蓉园的一处阁楼,询问西门阳,之前他交代的事情,有没有办好。

“圣人,老奴按照您的吩咐,选好了一处空地,面积大概有个二、三十亩左右,用来建立养殖场再合适不过了。”

西门阳连忙说道,他是按照李璟的吩咐,场地要足够大,而且还不能离水源太远,最好是在池子附近。

他逛遍了整个芙蓉园,才找到这么一块,符合李璟要求的场地。

李璟听后满意的点了点头,问道:“那块场地在什么位置,快带朕过去看看。”

李璟兴高采烈的站了起来,他要立刻规划场地,猪圈要修多大,鸡舍、鸭舌、鹅舍,以及养小兔子的位置,都要规划好!

“圣人,不用那么麻烦,您往楼下看!”

西门阳伸手指着楼外道。

李璟转身,将头探出往下看去,下面的空地,大概在二、三十亩,抬头遥望不远处,确实有一口池子,池子里面还栽种着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