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241章十事政要(2)(1 / 2)

“这第一条:请圣人废除严苛的律法,施行仁政!”

这第一条没说的,李璟点头同意了,自武后专权带他登基至今,都启用过酷吏,用严苛的刑法来打击反对者。

让不少无辜者受到了牵连,致使人人畏惧,不敢跟他说真话,除非头铁的大臣外,大多数的人都在阿谀奉承!

现在是和平时代,再用严苛的刑法,来对付大臣和子民,实在不合适,废掉也是一件好事,施行仁政还能刷一波声望。

天下人才会更加向着大唐,更加向着他这个天子!

“朕同意废除严苛律法,施以仁政,所以,爱卿更应该成为宰相,才能参与进来,更能时刻提醒朕!”

李璟开口,再次诚恳请求姚崇做宰相,大唐需要姚崇这样的人才来掌舵。

“这第二条,臣希望圣人不要再穷兵黩武,前几次的平定边患,又南征南诏、林邑,已大大消耗国力,臣希望圣人能休养生息,大唐才能步入昌盛!”

姚崇没有理会李璟的话,提出了第二条建议,希望李璟不要再对外征战,要将重心放在恢复国力上,跟周边民族搞好关系,达到互助互利的局面。

要是继续打下去,大唐迟早会被拖垮,到时候,中原大地又会狼烟四起,民不聊生,祖宗的基业毁于一旦!

对于这条建议,李璟也虚心接受,就算姚崇不提,李璟也会这么做,只有真正富足起来,才有实力对外开疆拓土。

“这第三条,以前武后专权,所有的政令都是通过宦官之口传达,臣希望圣人不让宦竖参与朝政,可乎?”

姚崇提出的第三条建议,禁止宦官参政议政,免得贻祸无穷!

“没问题!”

李璟爽快答应了,宦官干政确实危害巨大,汉、唐、明三代都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朝代。

全是因为皇帝对宦官十分依赖,宦官依托皇权而生,却最终成为皇权上的毒瘤。

东汉宦官专权,是皇帝普遍年幼,权力掌握在太后手里,太后想要把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依靠外戚来掌权。

皇帝想要夺回权利,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身边的宦官,借助宦官来推翻外戚,这让宦官有了靠近权力中心的机会。

唐朝宦官专权,是因为藩镇问题,安史之乱后,皇帝不信任武将,比较信任宦官这帮家奴。

不断削弱武将的权力,转而交给宦官,宦官得到权力越来越大,最后更是掌握着禁军,拥有生杀大权。

这等于皇帝把自己的人身安全,交到了宦官的手里,皇帝形同傀儡,受宦官摆布,导致李唐的好几个皇帝被宦官暗杀。

宦官手里有禁卫军,拥有生杀大权的同时,也具备了废立皇帝的能力!

明朝的宦官专权是因为制度问题,明朝的宦官可以享受读书的权力。

明朝加强朝廷集权,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厂卫为宦官专权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朝廷集权加强,内阁从机要秘书、顾问,内阁的权力逐渐加重,慢慢演变成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