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章 难逃一死(1 / 2)

一声令下,董府众人背着行囊徒步离开,府外一直等着看热闹的百姓见董老太君受伤,董府又只剩这么点人顿时议论纷纷。

但尽管如此,董府的女眷们也无一人低下头颅,她们就这样迎着日光堂堂正正往外走,并不在意百姓们的指点。

听到风声的街坊们见状不禁感叹:“你们瞧董家女眷的身影,哪里像认罪的,自大梁开国以来,董家可是克己复礼的典范,我可不信董家人会叛变。”

“就是就是,这里头该不会有什么猫腻吧?”

“……嘘,小声些,这话可不能乱说!要掉脑袋的!”

“哎,别看了,走吧走吧。”

……

京都到桑园的路不远,但徒步走得一个时辰,一行人刚到桑园,就见一身着紫色圆领窄袖袍衫的白发太监捏着浮尘等在门外。

董娇小声问:“这是谁?”

秋露略显兴奋地道:“是赵公公!太后娘娘身边的近侍太监!小姐,董家是不是有救了!你是太后娘娘的嫡亲孙女,太后娘娘应不会坐视不管吧?”

董家有救?董娇自嘲一笑。

这丫头未免想得太天真了些,诏书已下便会昭告四海,若太后出面推翻,岂不是打自己儿子的脸?

哪怕董苒苒是太后唯一女儿顺庆公主的血脉,可她终究姓董不姓李,亲疏还是要分的。

“属下见过赵公公。”负责押送董府女眷的卫兵们上前行礼。

赵春荣点头,浮尘一甩,尖细的嗓音有些刺耳。

“都起来吧,咱家是奉太后之命过来瞧瞧董府女眷,董府有过,但百年来培养了无数忠烈英雄,女眷无辜,今后虽圈于这一方天地,但终归是百年世家还有皇室血脉,还望诸位莫要无故为难才好。”

作为太后身边的得脸太监,赵春荣的话就等于太后的话,而今董家落难,太后能在此时让赵春荣过来,必是过了皇帝那关。

负责看守的禁军守卫们顿时下跪道:“属下不敢,还请公公放心,我等必不会做出超职责之外之事。”

“这样咱家就放心了。”

赵春荣走到董老太君和董娇跟前低声道:“老夫人,二姑娘,如今形势娘娘也只能做到如此,日后还请多保重,不过娘娘让咱家给二位带句话:‘好好活着,熬过这几年,待皇帝气消了,自会放诸位自由身’。”

董老太君感激涕零欲跪:“多谢赵公公,民妇此生想来已再无可能入宫叩谢娘娘,还请公公替老身谢过。”

赵春荣扶住:“老夫人言重,当年太祖开国,董家功不可没,如今虽犯了事,但董家的功绩这天下都记得,放心。园内咱家已提前叫人规整了一番,以后若有什么需要就同卫兵们说,力所能及之内都会满足的。”

“多谢公公!”

赵春荣交代完带着人走了,看守董家的卫兵们态度瞬间恭敬起来。

通敌叛国是死罪,换作旁人就算不株连,府中女眷也要发配流放或充作官姬,但董府不仅没有还受了特别关照,由此可见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看来这董府,真没那么容易完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