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1355章 时间很紧(1 / 3)

第1355章 时间很紧

于是乎,当陈建东他们回到了库里城后,当天就是和州财政负责此时的官员签订了合同,花费高价把这艘船买了下来。

同时他们五人组建的‘库里西海贸易公司’也是成立了,陈建东本钱小,只占据了百分之十五的股份,占股份最多的是看似不起眼,但是身家丰厚的陈老板。

他们五人也是分工合作。

徐老板当年可是亲自驾船跑南洋和印度洋的,航海技术牛逼的很,当船长跑个西海小菜一碟,至于水手,直接把原来的水手留下来就是了。

而陈建东呢,则是准备前往巴库驻守,充当他们贸易公司巴库办事处的负责人,负责销售渠道的建设。

陈建东他们行动迅速,而且大家都很自觉的选择了保守获利丰厚的秘密,旁人问起,也只是说因为打仗影响了生意,虽然赚了点,但是也没有赚多少。

至于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是绝对不能说出去的,要不然的话,他敢保证不用几天就会有船只前往巴库做生意了,别以为库里是真的没船了。

那些小舢板还是有一些的,军舰也是有十来艘的,惹急了那些商人,人家直接砸钱走海军的关系,用军舰运输货物也不是不可能的。

百分之三百的暴利,谁都眼红,包括海军!

毕竟谁都有私心!

西海贸易公司成立以后,他们立即采购货物,然后装船,为了快速采购货物,他们不惜花费高价直接通过电报联系在内陆的部分商家,让他们直接快速发货。

他们这么做固然会引起有心人的注意,但是现在也是管不了这么多了,他们就是在抢时间。

因为西海贸易是很多人都想要跑的,只是他们现在还没有机会出海,所以虽然知道利润丰厚,但是到底有多丰厚那就是一个未知数了。

一两成的利润和三倍的利润,差距可大了去。

西海贸易公司的五个股东,现在就是想着抢时间先跑几趟,把前期的暴利先赚了再说。

等做过了几次贸易后,在奥斯曼人那边的销售渠道也是差不多建立起来了初步的体系,后续就能够自己的先发优势稳定,到时候就算竞争大了,利润低了,但是也能够赚取一些。

仅仅是回到库里城七天后,陈建东和徐老板,不对,应该叫左经理和徐船长了。

他们就是驾驶着盛源号再一次离开了库里的小港口,这个时间扣除了装货的时间,甚至都不足以让盛源号进行常规的保养。

但是时间紧迫啊,时间就是金钱,不赶不行啊!

盛源号的出航,自然是满不足人的,实际上盛源号再一次出航的时候,立即就是引起了众多人的猜测和议论。

很多人都是猜测到,西海贸易公司上一次的贸易肯定是赚大了,要不然的话是不可能这么急急忙忙的再一次出海贸易的。

尽管不知道具体利润有多丰厚,但是再怎么样也得有个一半甚至一倍以上的利润吧,要不然的话,根本就是无法理解西海贸易公司的匆忙举动。

有些胆子大的,已经是顾不上许多了,一两百吨的蒸汽大船找不到,几吨十来吨的硬帆小船还找不到吗。

虽然西海有点大,用这么小的船航行风险很大,但是好歹这个西海也是内陆湖呢,只要不倒霉遇上什么风暴,应该能扛过去?

不管能不能扛过去,先出海再说!

扛过去了就赚大钱,抗不过去就喂鱼,非常简单的选择题!

毕竟风险和利润成正比,为了利润冒着喂鱼的风险乘坐小渔船出海贸易,很多商人都是敢的。

于是乎,第二天就有个胆大包天的商人,直接高价请了一艘只有五六吨的小舢板船搭载着货物出海了!

而且还是属于满载货物的那种!

天知道这船能不能坚持到巴库……

有了第一个胆子大的,第二个胆子大的也来了,然后是第三个……

不用几天功夫,就先后有十来艘小船出航前往巴库去了,而也是目前库里这边所有能够找到勉强还能带货,并出海航行的民用船只了。

这种情况自然是被西海贸易公司留守库里的陈总经理看在眼里,并让他着急无比。

这么多人蜂拥过去,肯定会加大当地的竞争,进而拉低利润的,唯一让他心安的就是,他们提前拿下了盛源号,几乎垄断了货运的半数吨位。

毕竟这十来条小船,先不说航行的风险问题,就算是全部满载货物,其所搭载的货物顶多也就百吨左右,都还没有盛源号搭载货物的一半呢。

到时候利润就算少一些,但是应该还能维持几波高利润的贸易,这种情况,少说也要等到库里造船厂那边造出其他新船,并且还得是投入西海运输的船只才会得到改变。

当然了,如果海军那边的船只也是直接加入进去,那么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今海军的西海舰队虽然总吨位只有几百吨,但是也不算少了。

这一切,都不是陈建东他们所知道的了,现在的他们已经是航行在西海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