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太学”是古代的大学吗(1 / 1)

太学始建于汉代,是我国古代的大学。

汉武帝时,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汉武帝接纳了这一建议,于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在长安设太学。当时的太学由博士任教,起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汉宣帝时博士增至十二人。太学初建时只有五十人,汉昭帝时增至一百人,至王莽篡政时增至一万人。汉武帝不仅兴办太学,还下令各郡国设立学校官,自此地方教育系统初步建立。此后,历代都有太学系统,只是命名不尽相同,有的名为太学,有的则为国子学、国子监,但实质都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不仅培养了大批统治人才,在传播文化方面也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