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什么是“回访礼”(1 / 1)

自古以来我国就推崇礼尚往来,即认为在纯粹的人情上应该给予对方平等的回报,这样才能维持融洽的亲朋关系,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礼记·曲礼》中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意思是说,上古礼仪讲究对等,只有拜访者单方面的行为,那就是不懂礼。因为双方地位大致相等,既然对方来拜访,就理应登门回访,否则就会让人觉得自高自大,不懂礼数。在以前,接受拜访而不用回访的只有皇帝君王,士若胆敢如此,那就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所以,在拜访者来访之后,应该进行“回访”,这样“士相见礼”才宣告完毕。进行“回访礼”的最佳时间,是在拜访者来访的第二天。回访当天,主人和拜访者互换了身份,昨日之宾为今日之主,昨日之主为今日之宾。不仅如此,回访者还要带着昨日之宾所携带的礼物前往。这和现代的礼仪真是大相径庭。现代的人们除非是表示拒绝之意,否则是不会原物奉还的。而在古代,讲究以德义相交,而不以财物为重,所以将礼物原物奉还表示的并不是拒绝之意。因此,受礼后一定要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