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把家庭当成事业来经营(1 / 1)

美国作家爱默生对家给出了这样的概念:“家庭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一日之中,人们的胃口得到三餐的满足,而人们的心灵却得到千百次的满足。”一个人是孤单的,但是有了家的存在,才会感到温暖和感动。有了家庭之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就有了人和你相依为命,相互扶持,相互鼓励,相互担待。有了家,才会有人日夜牵挂着你的健康、冷暖和心情。和睦温暖的家庭,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的坐标原点,是每个人的心灵根据地。一个没有家的人,是毫无幸福可言的。那些单身的人,从外表上看去无牵无挂无忧无虑,十分洒脱,但他的精神上却是孤独的、寂寞的。他的生活也就像一汪死水一样,泛不起任何的涟漪。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是幸福美满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支离破碎的家庭因为无法继续维持最后走到了妻离子散的地步。那个时候的家庭,就不是一个舒适、温暖的港湾,也不是感受幸福和亲情的地方,而是变成了烦恼痛苦的发源地,情绪失落的导火索。生活在一个支离破碎战火纷飞的家庭里,不仅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正面的影响,反而会把自己折磨得不堪忍受。因此,每个人都不愿意让这种厄运落在自己的头上,他们想方设法地去避免人生悲剧的发生。

幸福的家庭并不是上天的恩赐,而是需要用心来营造的。要想让自己生活在一个其乐融融的家庭里,我们就应该多花点时间和精神,在家庭建设上下一番工夫。只有当我们把家庭当成事业来经营的时候,才能够让让家庭成为我们永远的心灵港湾。那么,对于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来说,该怎样经营家庭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要完成角色和思想上的转换。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成家之后,就不能再用孩子的思维来看待家庭的事物。在成家之前,很多人习惯于依赖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表现得比较任性,过于注重自我感受。在成家之后,我们已经不是家庭中被关注被照顾的对象了,而是这个家庭里的中坚力量。这也就要求每一个人要摆脱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处世方式,多替父母和家人着想,考虑他们的感受,尽量地去满足他们的要求。

第二,承担起养家的责任。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旦成家之后,就成为了一家之主,就要接过父辈的担子,为了这个家庭的衣食无忧而去努力奋斗。这就要求我们具备责任心,只有有了责任心,才能够让父母心安,让妻儿快乐。

第三,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伴家人。对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来说,在成家之前,很多人都习惯了早出晚归或者是夜不归宿。那么,在成家之后,我们就要注意,抽出点时间来陪伴一下家人,以免让家人感觉受到了冷落。为了让家人感受到尊重,我们不妨给自己制定一个“规矩”,比如,每周至少要有一次和家人共进晚餐的时间;家庭成员中如有人过生日无论如何都不能缺席;节假日的时候尽量地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回到家里和家人一起吃水果、看电视、聊天,等等。

第四,尊重每一个家庭成员。很多人往往觉得家庭关系是固定的,没有必要去在一些礼节性的东西上浪费太多的时间,只要是有感情就可以了。我们应该知道,感情再深,也不能成为我们肆无忌惮的理由。在人际关系中,我们讲究用尊重来加深与别人的感情,那么在家庭中,我们同样要注意用尊重来维护家人们的感情。

第五,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许多人在工作或者人际关系中遇到了不愉快的事情,回到家里之后就变着法子去发泄心中的愤怒。要么是摔桌子砸板凳,要么就是对妻子的家务活横挑鼻子竖挑眼,要么对孩子大吼大叫。这样毫无理智的行为,会深深地伤害每一个家庭成员的感情,如果长期这样的话,就很可能造成夫妻之间的反目成仇,父子之间变得十分冷漠,甚至还可能造成家庭的分裂。因此,为了家人,我们一定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让家庭成员成为自己坏情绪的承担者和牺牲品。

第六,不要在谁对谁错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家是不讲理的地方,维持一个家庭靠的是感情而不是对错。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父子之间难免有一些磕磕绊绊和意见相左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我们没有必要脸红脖子粗地去辩论谁对谁错,而是要做到理智地看待。如果是一些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可以等双方都平静下来之后再耐心的向对方解释。如果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就不妨选择忍让,一笑而过。

家庭是每一个人的心灵归宿,它需要爱心的滋润和不断的经营。只有我们把家庭当成事业一样来经营的时候,才可能取得幸福和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