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说话坦诚大方,更容易引起好感(1 / 1)

有很多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对口才的理解上产生了偏差,他们认为好的口才就是心藏玄机之下的伶牙俐齿和滔滔不绝。在他们和别人说话的时候总要故作高深,在交流的时候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就是讲一些看似深奥而实际上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自己掌握了沟通的技巧,了解了口才的秘诀,而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得到别人的好感,反而会给人一种不诚实的感觉,别人会因为你的不诚实而对你的印象大打折扣,失去和你继续交往的兴趣。

白居易在诗中写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们评价一个人讲话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通情达理”,通情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求坦诚,而不是藏掖和躲避,耍些手段。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强调为人林真诚,俄国著名的将领库图佐夫在给叶卡捷琳娜皇后的信中说:“您问我靠什么魅力凝聚着社交界如云的朋友?”我的回答是:“真实、真情和真诚。”只有坦诚大方,开诚布公地说话才能够引起别人的好感。

管仲曾经说过:“善人者,人亦善之。”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要想得到对方的好感,首先就要让自己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因为,每个人都十分讨厌带有欺骗性质的花言巧语,渴望真情实感的交流,愿意和坦诚大方的人进行合作。毕竟,人是感性动物,有了诚挚的感情作为铺垫,才能够消除双方心中的芥蒂,迅速找到共同语言。

真诚是成功说话的第一要素。真诚是一种处世态度,更是一种为人的境界。一个人的言谈哪怕是经过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之后的,还可以加工,而一旦缺乏真诚的元素就会变得一文不值。那些绕圈子,耍手段的说话和为人方式,只会让别人对他越来越疏远,也越来越厌恶。那些自以为聪明的谈吐,最终不过是自我欺骗的伎俩而已。

因此,在我们和别人进行交谈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把自己的真诚运用有效的语言传递给对方。只有当对方感受到你的诚意后,他才会打开心扉,接受你所讲话的内容,彼此间才能实现真正的沟通和交流。

有一位刚刚上任的厂长在就职大会上对全体员工说:“我能够成为咱们这个厂子的厂长,打心眼里感到高兴!但是厂长却并不好当,毕竟压力大,任务重。我想在座诸位心里也会想,这个心来的厂长到底能把厂子管理成什么样子。现在我向大家交个底儿,我既然来了,就准备在这个厂长长期干下去,绝对不会弄些面子工程‘捞一把’就走人。我既然当了厂长,就非跟大家一块干出点名堂不可,咱们好比一根绳上拴着的蚂蚱,飞不了你们,也蹦不了我……”这几句话平实、通俗,没有大道理,更没有表面的客套,但让人们听了都觉得心里很舒服,比那些长篇大论的官样文章好出许多倍。他的这一番话让一些对他持有观望和怀疑态度的人打消了顾虑,认为他是一个真心想干事的人。许多人说:“这个厂长是个实在人……”“厂长很老实,我们跟着这样的厂长干,心里就会很踏实……”

这位厂长的第一次亮相就在工人们的心里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他这些看似十分平淡的话却是经过慎重考虑的,他知道讲一些场面话绝对不会引起工人们的好感,倒不如竹筒倒豆子,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告诉工人们。当他把自己上任时的心理活动和打算和盘托出的时候,也正是与工人完成良好沟通形成相互信任关系的时候。

在我们和别人进行谈话的时候,一定要让对方感受到我们诚恳。当你用坦诚的态度来说话的时候,即使在措辞上可能会出现一点瑕疵,别人不仅不会介意,反而会被你真诚的态度所感动。有一句话说得好:“功成理定何神速,速在推心置人腹。”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想迅速得到别人的信任和认可,不妨从坦率的说话方式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