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让利于人,别迷惑于一时之利(1 / 1)

中国是一个讲究人情的国家,几千年来,人情是维持群体关系的最佳手段和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有一句俗语叫做“谁都有求人的时候”,意思就是说,在人际交往之中,如果遇到发生一定的利益争执和冲突,万万不能因为眼前的一时之利而和别人做出反目成仇的事来,而是要主动地退让一下,以免把话说死,把事做绝,断了自己的后路。

古往今来,许多人在一时的利益面前迷失了心性,鼠目寸光,财迷心窍,在蝇头小利面前锱铢必较,甚至和别人大打出手,最终闹得不欢而散。这样的做法是十分不明智的。这样做或许能够在暂时的利益之争中占据上风,获得一些小便宜,但是在斤斤计较中就完全暴露了他贪婪、小气,让别人对他的所作所为嗤之以鼻,永远不愿意和他进行合作。久而久之,他就会受到冷落和孤立,在事业上失去了可以相互帮助的伙伴,在人生中没有了可以相互扶持的朋友,那么最终将会一事无成。

看重金钱和财富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应该掌握一定的限度和方法,在多数情况下,放得开要比看得紧起到的效果好得多,收获也大得多。很多事实证明,凡事能够在生意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人,在金钱财富等利益问题上都有着比较豁达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从来不会把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当作处世原则,而是懂得让利于人,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能够用牺牲自己来成全他人。或许有人对此感到不解,但实际上,这种为人处世的方式却是最精明的。

有一次,李嘉诚在接受某报纸采访的时候,就让利于人这件事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说:“最简单地讲,一个人跑着找生意的时候就会比较难,让生意跑过来找你,你就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一个人有中国人勤劳、节俭的美德是好事,但是要注意,最要紧的是节省自己,对别人却不能太小气,而要慷慨大方一些。”“重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不同省份的中国人,跟我有过生意往来的,在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我和别人之间从来没有因为一些利益上的事情闹过不痛快,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

在李嘉诚先生看来,生意场上更应该懂得利益均沾,善待他人。只有懂得让利,才能给自己带来机会,让生意找上门来。李嘉诚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这和他在生意场上取得的好人缘有着很大的关系。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说,“在做生意的过程中,李嘉诚从来不会在一些小钱上去和别人过多地计较,而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对方的要求。所以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朋友而没有敌人。”

古人说“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当我们想要索取的时候,没有必要急急忙忙地伸出手去,而是要先做出一些牺牲,满足对方的要求,在获得别人信任和好感的基础上来为自己谋取正当的利益。史学家范晔说:“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不知与之为取。”我们应该明白,得与失,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一定的情况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因此,在我们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给别人留条路,也给自己留条路。

20世纪80年代。高文光在天津开了一家经营五金机电的公司。公司刚开张的时候,只有五名员工,三间简陋的门面房,两辆送货的三轮车。既没有雄厚的资金,又没有较强的知名度,为了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高文光就提出了“一盒螺丝钉也要送货上门”的口号,这种“赔本赚吆喝”的做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公司逐渐有了知名度,客户也越来越多。

有一次,一个员工去给客户送货。在搬完东西之后,就拿出了自己的名片递给客户说:“如果您以后想进货,可以直接给我打电话,批发商都是从我们公司进的货,我们的价格肯定比他们便宜。”对方未加思索就爽快地答应了,有利可图的事对他来说正是求之不得的,两个人一拍即合。

那个员工回去之后把这件事情告诉了高文光,满心欢喜地等待这他的夸奖,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高文光听到之后不仅没有夸奖他,还狠狠地把他臭骂了一顿。告诉他:“以后胆敢再做出这样的事,决不轻饶!”那位员工对此感到很委屈,觉得高文光太讲义气,不像赚大钱的人。

后来,高文光的朋友听说了此事,就问他:“老高,你是不是疯了,放着赚钱的机会不去做,你到底是为什么呀?”高文光笑着解释说:“如果天下的钱都让你赚走了,大家都没钱了,你还赚谁的钱去?”朋友无以反驳。虽是一句玩笑话,却体现了高文光独特的经营理念——不“贪食”,不抢别人的饭碗。

懂得为别人着想,能让利于人给我们的是一个美好的人际交往世界。而那些喜欢占便宜的人,每占了别人一分便宜,就丧失了一分人格的尊严,就少了一分自信,让自己成为精神上的乞丐,长此以往,必将在人际交往中找不到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