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什么是绩效考评中的信度和效度?(1 / 1)

信度是指考核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即用同一考核方法和程序对员工在相近的时间内所进行的两次测评结果应当是一致的。效度是指考核结果与真正的工作绩效的相关程度,即用某一考核标准所测到的是否是真正想测评的东西。

一、信度

1.常用的信度指标

在人员挑选过程中常用的信度指标有四类。

1)重测信度

重测信度又称为稳定性系数,是指用同一方法对一组应聘者在两个不同时间进行测试,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因此,当第一次施测和第二次施测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几天或几周),重测的稳定性系数会较大;反之,当第一次施测和第二次施测的时间间隔较长时(几个月或几年),该系数就会偏小。

2)复本信度

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系数,是指采用两个测验复本(功能相同但题目内容不同)来测验同一群体,所得到的两个分数的相关性。一般而言,当前一次施测和第二次施测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时,受测者往往能够回忆出第一次施测的许多题目,以及当时所做出的回答。这显然会影响他们在第二次受测时的回答。当然,如果每个受测者能够回忆出同等数量的题目,这并不会影响到一致性系数,但是,通常总有人能够比别人回忆出更多的测试材料,这种结果就会导致第一次施则与第二次施测的相关要小于理想状态下的值。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测验的复本来克服这种误差来源,也就是说,两套测验包含相似的题目,但又不完全相同。

复本信度的高低反映了两个测验在内容上的等值性程度。

复本信度的思想很容易理解:施测完第一个测验,在适当的间隔后再施测测验复本,得到的稳定性系数能够反映出测量时由于题目不同、施测时间不同所导致的误差。

3)内部一致性信度

复本法适合于许多测验,尤其是能力测验(学业能力、智力、特殊能力)。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用于反映同一测试内部不同题目的测试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这是检测测验本身好坏的重要指标。

4)评分者信度

是指不同评分者对同样对象进行评定时的一致性。这一指标反映的是评价人员的可靠性。

2.对信度指标的解释

类似核查表、评定量表以及人格调查、兴趣调查,或者态度调查这样的情感评估工具,他们的信度一般低于诸如成就、智力、或者特殊能力等认知测验的信度。

如果测验是用于判定两组人群的平均分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信度系数在0.60~0.70之间就足够了。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如果测验是用于比较某个人和其他人的得分,或者比较该人在其他测验上的得分,此时信度系数至少要达到0.85才能判断分数上的差异是否显著。

3.影响信度的因素

影响考绩信度的因素有考核者和被考评者的情绪、疲劳程度、健康状况等,也有与考核标准有关的因素,如考核项目的数量和程序,忽略了某些重要的考核维度,不同的考核者对所考核维度的意义及权重有不同的认识等,这些因素都会降低考绩的信度。为了提高考绩的信度,在进行考核前应首先对考核者进行培训,并使考核的时间、方法与程序等尽量标准化。

1)受试者因素

2)主试因素

3)筛选或测验内容

4)实施测试的情景

5)意外干扰因素

二、效度

效度即有效性或精确性,是指招聘者真正测试到的品质与想要测量的品质间的符合程度。有效的测验,其结果应该能正确地预计应聘者将来的工作成绩。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被称为效度系数,其值越大,说明测验越有效。效度与信度不同,信度只受到测量中非系统性误差的影响,而测验的效度同时受到非系统性误差和系统性误差(固定误差)的影响。因此,一个测验可能可信但不一定可靠,但测验不可能是可靠却不可信。信度对效度而言是一个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1.常用的效度指标

1)内容效度

内容效度的检验主要是采用专家判断方法。内容效度多于知识测验和实际操作测验,不适用于对能力或潜力的预测。

2)效标关联效度

效标关联效度也被称为同测效度。是指对现有的员工实施某种测验,然后将所得结果与这些员工的工作表现或工作考核得分加以比较。

3)预测效度

用这种方法检验出效度较高的测验方法,便可用于将来的人员选拔,且多用于能力及潜力测验,效果很好。

4)构想效度

所谓构想通常是一些抽象的、假设性的概念或特质,如智力、创造力、言语流畅性、焦虑等。例如,员工满意度可以通过员工对报酬、对同事、对工作内容、对成长晋升等几方面内容态度的肯定程度表现出来。构想效度关心的是:是否能够正确反映理论构想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