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二节 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1 / 3)

一 1929年以前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世界工人运动分裂成几股势力:苏联共产党领导的共产国际、改良主义政党和组织的伯尔尼国际及维也纳国际。1923年5月,后两个国际合并成立社会主义工人国际。从此,世界工人运动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德国共产党是共产国际的一名重要成员,德国社会民主党则是社会主义工人国际的主要领袖党。两党在革命道路和革命策略问题上存在巨大的分歧。作为一个高度集中的世界共产党的支部,德国共产党的行动受共产国际的直接指挥,而苏共对于共产国际的决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的关系实际上也影响到它与共产国际和苏共的关系。在1929年以前,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经历了几个阶段的变化。

第一阶段,1918年底到1921年初,两党关系呈紧张对峙状态。从社会民主党分裂出来的斯巴达克派在1918年底成立了德国共产党,德国工人运动分裂,对立的两翼正式形成。围绕着德意志共和国的诞生,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的分歧加剧。1919年,德国社会民主党执行的政策致使德国共产党创始人、领导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和罗莎·卢森堡被反革命势力所杀害。这一事件激起了广大德共党员及其支持者的强烈愤怒,从此积下了对社会民主党的怨恨。在1920年3月右翼军人企图推翻民主共和国,建立军事独裁政权的卡普暴动中,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劝阻工人不要参加社会民主党和自由工会举行的反对右派的总罢工,“无产阶级不会为了民主共和国而动一个指头”。在共产国际“世界革命”的总战略指导下,德国共产党在1921年3月举行了针对会民主党政府的“三月行动”。社会民主党政府镇压了德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起义,三月行动惨遭失败,两党之间的鸿沟加深。

第二阶段,1921年初到1923年。两党试图建立统一战线,关系开始缓和。中欧革命的失败促使共产国际改变了“世界革命”战略方针。1921年7月召开的共产国际三大提出了“到群众中去”的口号。五个月后,共产国际执委会开始采取统一战线的策略,即各国共产党与各社会民主党及阿姆斯特丹工会国际结成统一战线,尽力通过和平的日常斗争为工人争得日常利益,以赢得工人阶级大多数。1921年到1923年,德国面临着急于在国内复辟帝制的右翼势力的挑衅和协约国军队占领的双重危机。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在这种危机威胁下走到了一起。德国共产党在恩斯特·迈耶尔领导下,试图与社会民主党对话、联系。

1921年10月,德国共产党提出在四点纲领的基础上与社会民主党、全德自由工会建立统一战线。这四点纲领是:没收旧皇室财产;工人苏维埃掌握工厂;将战争赔款转嫁给资产阶级承担;解散右翼资产阶级的非法武装组织。这几点纲领与社会民主党工会的要求接近,成为统一战线的基础。1922年6月24日,凡尔赛和约的起草者之一、德国外交部长、民主党人拉特瑙被极右民族主义分子暗杀。这是保皇势力对共和国的又一次挑衅。6月27日,德国所有的工人政党和工会组织(包括社会民主党、德国共产党、独立社会民主党、自由工会和全德自由职员联合会)在柏林达成协议,同意为保卫共和国而斗争,要求清除一切来自军队、警察和监狱的无政府主义者,实行一切可能采取的手段解散一切反共和国的武装,并发布了联合声明。

1923年1月,法、比军队入侵鲁尔,德国古诺政府实行“消极抵抗”政策,这一政策加剧了社会矛盾。社会民主党与德国共产党联合在议会对古诺政府施加压力。在议会外两党控制的工人苏维埃发动工人阶级举行大罢工,最后迫使古诺政府辞职。1923年10月,萨克森和图林根两邦的社会民主党人政府先后接纳共产党人进入内阁,组成了“工人政府”。这是德国工人运动分裂以来两个对立的工人政党在邦政府中联合执政的第一次尝试。统一战线达到了高潮。

但是,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在克服鲁尔危机的政策上存在不可调和的对立。社会民主党致力于结束消极抵抗运动,同协约国就赔款达成协议。德国共产党则希望德国同协约国彻底决裂,变消极抵抗为德法对抗;社会民主党只承认合法的议会行动,德国共产党主张武装暴动。在共产国际的干预下,德国共产觉准备了详尽的武装起义计划,并于1923年10月组织了汉堡起义。社会民主党因此而疏远了德国共产党。汉堡起义只进行了三天就失败了。萨克森、图林根的工人政府解散,短暂的统一战线解体。

第三个阶段,1924—1925年,两党关系恶化。鉴于1923年德、保、波三国革命的相继失败,共产国际开始重新考虑策略问题。1924年1月,在共产国际主席团讨论德国革命失败的会议上,季诺维也夫(当时任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第一次提出:“社会民主党是法西斯主义的一翼,即法西斯主义的社会民主党”。斯大林表示赞同季诺维也夫的观点。1924年6月,共产国际五大揭出了必须同社会民主党作斗争的任务。五大策略提纲中说:

“法西斯主义和社会民主党是现代资本主义的左右手。”不久,社会民主党又被戴上了“世界资产阶级第三党”的帽子。

1924年4月德国共产党九大通过决议:“放弃以民主制度为基础的过渡性解决办法,承认以彻底消灭德国社会民主党作为中心任务。”九大撤换了党的领导阶层,极左派路特·费舍和马斯洛夫掌握了党的领导大权。

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的不和突出表现在1925年总统选举中。

1925年,德国的保皇势力企图利用总统选举争取掌握德国的领导权。在5月的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中,社会民主党、中央党和民主党等三个民主政党一致提名中央党国会议员威廉·马克斯为总统候选人。右派政党提名兴登堡。德国共产党提名台尔曼作为候选人。结果由于选票分散,兴登堡以1465.5万对民主派的1375.1万获胜。选举加剧了社会民主党和德国共产党的对立。

第四阶段,1925—1928年,两党在统一战线口号下重新接近。1925年初,共产国际举行第五次扩大会议。会议承认两种稳定(苏联的稳定和世界资本主义的稳定)。在一些国家如德国,目前不存在直接革命形势。会议指出,德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利用资产阶级阵营的矛盾争取扩大工人阶级队伍。这就是说,德国共产党应从1924年的政治孤立状态中解脱出来。自1922年拉巴洛条约以来,苏联与德国一直保持友好的贸易往来和军事联盟。1924到1925年初,德国共产党的路特·费舍集团对共产国际保持“半独立”的态度,积极推行极左政策,引起了共产国际领导人的很大不满。在苏联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5年7月德共十大决定结束极左路线的统治。大会制定了一个行动纲领,声明德国共产党愿在此纲领的基础上与社会民主党结成统一战线。不久,台尔曼接替费舍担任党的领导,开始实行现主义的政策。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