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四节 对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思考(1 / 3)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的实践在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农科教体制建设、农业服务机制创新以及政府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改革农村教育和农业科教体制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一)关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怀化市农科教结合,从对农民的教育内容来说,突破了以往农民教育的旧框架,将教育内容拓展为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现代农业科技教育为重点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这些都是农民迫切需要的实实在在的知识和技术,自然就提高了农民参与教育的兴趣。从施教主体来看,把农民教育不再仅仅看作是教育部门和农业部门的事情,而是作为各级政府行为,由政府统筹协调的一项系统工程。从施教方式来看,以往的农民教育表现为零散性、变动性、应急性,而怀化市的农科教结合有规划,有机构,责任到人,这种教育具有很强的目的性、系统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因此,它给我们的启发是多方面的。

1.农民的教育要讲实效。首先,这种实效必须有高效率的组织体系做基础。怀化市农民教育以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的,以机制创新做保证,构建了纵横交错的农科教结合网络,完善了各级农科教机构。农科教人员的工资待遇全部实行财政拨款,解除了他们为农民服务的后顾之忧。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以责任状的形式层层对上级负责,并制定了严格的检查评比标准。近10年来在怀化市已经形成了具有战斗力、号召力和凝聚力的农科教组织,培养了一大批农科教专业干部。

其次,要在针对性上下工夫。这种针对性来源于农民的实际需要,而不是上级领导的意志。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和方法都必须符合农民的特点和需要。怀化市把培训、示范作为农民科技教育的主要形式,把解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农民的实际问题作为教育的内容,是符合农民实际情况和心理特点的。科技教育只有解决了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才能吸引农民,激发农民运用科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农民教育要讲究系统性。农民教育本身是个系统工程,这种系统性首先表现在施教主体的系统性。对农民的教育始终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但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很多地方农民教育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除了领导者认识问题以外,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施教主体是一个重要原因。农民教育是个复杂的工程,单纯靠教育部门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农业部门也不能解决,必须动员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找到一个结合点,才能使农民教育摆脱口头上重视的现状。怀化市农科教结合从“政府统筹、农委主办、教委主管、部门支持”发展为“政府统筹,教委主管,部门联办,社会支持”的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体制,不仅解决了施教主体问题,找到了农科教的结合点,也为我们探讨市场条件下的农民教育提供了多方面的启示。目前,怀化市农科教组织正在由乡镇向村级延伸,以各种专业协会为基础,已经批准成立了24个村级农科教中心,正在实现着农民自己教育自己的目标。市场条件下农民教育的施教主体应该是多元的,但政府的统筹规划作用在短时间内是不能削弱的。

其次,农民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而素质表现在许多方面,如政治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观念素质、科技素质等,这些素质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某一素质的缺乏会导致整体素质的低下。20世纪二三十年代,晏阳初在他的乡村建设理论中就提出了对农民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种教育,其意在以文艺教育治“愚”,培养农民的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治“贫”,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治“私”,培养团结力。国内外的农民教育事实证明了单一的素质教育会影响教育的效果。怀化市在实施农科教结合的过程中,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和载体,潜移默化地对农民进行了思想观念的教育,农民的市场意识、科技观念有了明显的增强,但如何在科技教育过程中渗透政治、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寻找各类素质教育的结合点,并把它以某种方式固定下来,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