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三节 阿尔巴尼亚的政治经济状况(1 / 3)

一、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建设和对外政策

1944年11月29日阿尔巴尼亚全国获得解放,从此进入了重建国家、进行社会经济改造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新时期。阿尔巴尼亚人民在阿尔巴尼亚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土地改革,实行了主要生产资料国有化的政策,展开了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改造工作。1946年开始建立农业合作社。同年元月11日阿尔巴尼亚选出以霍査为首的新政府,并宣告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1048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共产党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党章和建设社会主义基础的纲领,确定了实行工业化和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开展文化革命的任务。宣布把党的名称改为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从1951年起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和文化革命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连续实行了几个五年计划。到1059年底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1961年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入完全建成社会主义的阶段。1966年11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举行第五次代表大会,确定了第四个五年计划的目标,决定在各个领域里深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到1975年底,第五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时,阿尔巴尼亚工业总产值达107亿列克(合26.1亿美元),农业总产值58亿列克(合14.1亿美元),分别比“四·五”计划结束时增长52%和33%,工、农业平均增长率分别为8.7%和5.9%,不过没有达到计划预定指标。

1978年11月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召开第七次代表大会,会议提出了关于“六·五”计划(1976—1930)的指标,要求继续高速度发展经济,以完成社会主义全面工业化的任务。到1980,年底“六·五”计划结束时,工农业总产值比1977年分别增长34%和21.4%。“六·五”期间,由于中国援建的一批重要项目均已投产并开始发挥效益,故阿尔巴尼並农业、交通运输等部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电力、煤炭、铁镍、铬、化工、造纸等有较大的增长。1980年国民收入约为400多亿美元,粮食人均达到350公斤,扭转了30多年吃粮靠进口的局面,基本上做到了低消费水平的自给。但“六·五”计划的主要经济指标均未完成,有的还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如石油产量较“五·五”计划末期降低了17%,畜牧业和一些经济作物则几乎没有什么增长。

1981年11月阿劳动党举行第八次代表大会,会上通过了“七·五”计划的指标草案(1981—1985),规定“七·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在加强工业化的基础上“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全面发展经济;“加强农业集约化”,加快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的过渡,开展科技革命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等。“七·五”计划要求到1985年工农业总产值应比1980年分别增长36—38%,31—33%,财政收入增长34—36%。“六·五”计划中的积累在国民收入里的比重指标已经不低,但“七·五”计划仍要求“优先保证积累资金的增长”,规定1985年积累资金要比19S0年增长67—69%,这些增长率虽然比“六·五”计划已有所降低,但仍属高指标和高积累的计划。从阿尔巴尼亚的实际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条件看,要实现这些指标是不无困难的。阿尔巴尼亚固然有水利资源和煤、铬、镍、铁等矿藏资源的优越条件,但制约发挥这些优势的因素也是存在的。在“七·五”计划期间,新投产的重要项目不多,难以大幅度的增加新的生产能力。加之,资金、外汇严重短缺,外援告罄,大大限制了设备更新和许多重要原材料的进口,国内消费的匮乏,积累率高,挤掉人民消费的作法也影响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因此,劳动生产率难以有较大的提窩。石油要达到比上一个五年计划増长56—53%的目标,是困难的。“七·五”计划规定,农业总产值增长31—33%,从农业的物质条件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来看,都缺乏必要的保证。

W83年初,阿尔巴尼亚曾总结过“七·五”计划的执行情况,强调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加强劳动纪律,制定合理的劳动定额,节约能源和原材料,开展技术革新等。1983年底,阿尔巴尼亚的“煤、铜、钢等的产量有较大增长,机械、轻工、食品等生产也略有增长”。但石油欠产,发电量减少。铬、镍铁矿的开采没有完成国家计划。农业方面1983年是个收成好的年份,但玉米、棉花和畜产品均未完成国家计划。1983年底,阿尔巴尼亚政府没有公布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的完成情况。1985年是第七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年度计划未完成,五年计划也完成的不好。

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奉行阶级斗争是主要动力的路线,它认为,在阿尔巴亚,剥削阶级已被消灭,但阶级斗争仍是建设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主要动力。在国内,阶级斗争是针对剥削阶级的残余以及新的蜕化变质分子,特别是集中在思想文化领域方面。阿党认为,坚持这一斗争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会全建成社会主义和向共产主义过渡的必要条件。

在阿尔巴尼亚劳动党内,70年代中期以来,经历了两次激烈的斗争,1974年7月,阿党前中央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贝基尔·巴卢库和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人民军总参谋长佩弗里特·杜米等高级军事干部被控犯有鼓吹“游击战”战略,赞同中国观点,而被定为“军事反党集团”。巴卢库和杜米分别于1974年7月25日党的六届五中全会和同年12月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被开除出党,随即被逮捕并于次年11月被处决。1975年5月,在阿党的六届七中全会上,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计委主席阿卜杜勒·凯莱齐和政治局委员、工矿部长科齐·蒂奥多西等高级经济领导人又被指控犯有鼓吹“技术至上”、“唯意志论”等错误,被开除出党,后来也被处死。从1973年到1976年短短的三年期间,阿劳动党中央相继解除了35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的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