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节 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1 / 2)

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从上个世纪40年代开端到今天,已有近140年的发展历史了。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当代”是指什么范围呢?主要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60、70年代以来。当代共产主义运动就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40多年来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

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研究对象,可分纵横两个方面:从纵的方面来说,主要是研究40多年来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在其发展过裎中有些什么经验和教训,今后的发展趋势又将如何;从横的方面来说,主要是研究二次大战以后共产主义运动在世界五大洲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如何以不同形式和内容展开的,诸如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及其发展变化,民族民主国家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对共产主义运动的影响、作用和意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运动的现状、特点和趋向等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当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主体,它对共产主义运动的现在和将来都将发生重大影响,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道路和改革的情况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战后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同战后世界国际关系战略格局的演变是紧密相联的,相互间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之,了解和研究当代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内容,必须同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紧密地联系起来考察,必须同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变化相联系起来研究。战后世界战略格局的演变和当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50年代中叶,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世界战略格局的特点是,欧洲列强主宰世界的国际体系被摧毁,苏美战时同盟关系遭破裂,形成了两个对峙的阵营,即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在两个阵营之间有以亚非拉为主的广大中间地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极力向中间地带扩张,与这世界格局特点相联系的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这时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社会主义由一国胜利扩展到13个国家的胜利。不仅社会主义苏联迅速地医治了战争创伤,获得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而且欧洲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东德、亚洲的蒙古、越南、中国等先后建立了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13个国家,地域毗连,拥有世界人口的1/3和土地的1/4以及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从而改变了世界阶级力量的对比。

在社会主义力量发展壮大的鼓舞下,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动地发展起来,亚洲的印尼、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缅甸、老挝、约旦、叙利亚、黎巴嫩等国人民先后摆脱了殖民统治的枷锁,获得了独立;非洲的阿尔及利亚、马达加斯加、埃及、加纳等国先后爆发了反对法、英殖民主义的斗争;拉丁美洲的巴拉圭、哥伦比亚等国开展了反美斗争。广大亚非拉地区争取民族解放、国家独立的浪潮有力地冲击了殖民主义的统治,极大地促进了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

资本主义各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争取和平和争取人民民主的斗争,发展了工人运动,在1945年至1949年间,美、英、法、意等国都先后掀起了大规模的罢工斗争,美国仅1946年工人举行了4985次罢工,参加者达460万人,英国1945至1949年,每年平均有50万工人参加罢工,法国在1947年8月,发生了有300万工人参加的全国性罢工,意大利1948年有700多万人参加总同盟罢工。在斗争中,工人阶级进一步增强了组织性,先后建立了世界工联、国际民主妇联、世界和平理事会等组织,共产党本身也得到了发展壮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全世界的共产党党员已达2000万人,到五十年代中期,全世界的共产党员已达3000万人,在这期间,世界上新建了十二个共产党。

总之,战后头10年,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团结胜利、蓬勃发展的大好局面。

从50年代中叶到70年代中叶,是当代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世界战略格局的特点是,殖民体系瓦解,资本主义阵营四分五裂,西欧、日本经济实力逐步增强,达到了足以同美国抗衡的程度,以法德为核心成立了西欧经济共同体,社会主义阵营由内部矛盾发展到公开冲突以致解体而不复存在;美苏争霸世界,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斗争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出现了多极化现象。与这世界格局特点相联系的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了大动荡、大分化的局面。这种分化、动荡局面的由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