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第一节 思想政治素质(1 / 2)

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通过后天教育和实践活动发展而来的比较稳定的基本品质,是人的知识、能力和道德的系统整合。尽管素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却能转化为表现于外的思想、态度和行为。人的素质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一个人表现出连续和一贯的特点。重视人才素质的培养教育,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趋势。在大学生求职择业的过程中,素质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人的素质水平,从根本上决定着个人的就业状况。首先,人的素质水平决定了一个人就业的岗位层次水平;其次,人的素质水平决定着人的就业选择决策的正确程度;再次,一个高素质的人,容易适应环境,胜任工作,为自己晋升发展奠定基础。一般地说,一个人的素质水平高,他可挑选的职业种类余地就大,机会就多,就业就顺利。因此,大学毕业就业前应充分做好职业素质的准备。

职业素质的准备一般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身心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和21世纪中国的前途,也关系到每个人自身的职业发展。因此,塑造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求职择业的重要条件。

一、思想政治素质的构成要素

从认识论角度上说,人们的思想是指理性认识。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始是感性认识,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变成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我们所讲的思想政治素质,侧重指人们的政治思想。政治思想所关心的主要是国家和社会的前途与命运,以及如何认识和解决与此相关的一些矛盾。因此:所谓思想政治素质,是指人们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品质,它是一个人的政治思想、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鉴别力和政治敏锐性的综合表现。在我国,思想政治素质集中表现为一个人对社会主义制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我国政治过程的认识、态度与参与情况。

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政治生活经历关系密切,它是随着个人成长,在长期社会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和成熟的。

政治方向是人们为着自己的阶级利益,而必须遵循的政治准则。政治方向是否正确,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的兴衰成败,也是检验国家干部为谁掌权,为谁服务的根本标志。当前,我们强调要讲政治,核心就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而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观点是指人们对有关政治问题的看法和主张。要具有鲜明正确的政治观点,就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原则问题上做到旗帜鲜明,能分清一些基本界限,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消极颓废的生活方式的界限。

政治鉴别力是指在意识形态领域、生活方式等方面,善于从政治上划清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在改革开放条件下,各种政治观点、社会思潮和生活方式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政治敏锐性,就是见微知著,当某种事物刚刚露头时,就能抓住苗头,洞察本质,判明利害,把握趋势,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态度和对策。大学毕业生只有具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才善于从政治上去分析各种处于萌芽状态的现象和问题,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

上述思想政治素质构成要素,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整体。其中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核心和灵魂。

二、思想政治素质的作用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人才成长的灵魂。它在人才成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为人才成长奠定了基础 政治方向正确与否是衡量大学生成才的主要标志。只有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才能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认清时代赋予自己的历史使命,做出正确合理的政治选择和政治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