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第三节 主要农科职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1 / 3)

前面提到,农业类职业所覆盖的范围十分广泛,与农业和农业科技有关的职业不仅数量多,而且十分复杂,不同类型的职业其性质、内容和特点以及对人的素质都有其特定的要求。在本节中我们仅对农业科研、农业推广、农业教育和农业管理四类职业对从业者的一般要求做些探讨。

一、农业科研人员

农业科研人员是运用严谨的科学方法向农业生产和管理的未知领域探索的工作,要在农业发展的某个环节上做出新的、创造性的、有价值的贡献。广义的现代农业科学研究包括了生物理论、农业化学、农业资源、农业机械、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农业管理等一系列内容的研究。

(一)农业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及发展特点

我们知道,决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现代科学技术则是农村生产力中最活跃、最有决定意义的因素。过去几十年中西方经济学家对农业科学研究的收益率做了各种估计,在美国,把农业科研分成技术偏向和科学偏向两种类型。技术偏向的研究是以开发新的农业技术为目的,如作物栽培、动物生产、农艺学、工程学、农业生产管理等。科学偏向的研究主要回答与技术开发有关的科学问题,如植物学、植物病理学、生理学、动物学、土壤学、遗传学等。在1927—1950年,美国农业技术研究收益率为95%,科学研究收益率为110%;1947—1971年,美国农业技术研究收益率为130%,科学研究收益率为4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有了很大的发展,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中拥有各类农业科研人员3万多人,地区以上的科研单位1000多个,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为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从1949年的1035kg/hm2,1996年增加到44821kg/hm2,棉花单位面积产量1949年为165kg/hm2,1996年增加到890kg/hm2.有人估计,70%的粮食增长量,80%的棉花增长量归功于农业科研和推广。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农业科学研究的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显然,没有矿质营养学说、杂种优势学说、分子生物学说等现代科学理论,就不会有化肥的制造和使用,也不会产生现代育种技术和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表现出以下六个特点:

(1)农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它的发展水平和规模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发展。20世纪初,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只占5%,到70年代末达到了50%~70%,农业科技成果对农业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达到了60%~80%。

(2)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基础科学各专业、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日益明显,出现了许多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进一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被誉为“绿色革命”的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水稻品种IR系列、墨西哥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矮杆小麦品种,就是集中了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栽培、土肥等多学科的力量和成果才得以成功的。

(3)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不断地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向发展。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的深入发展,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生态学的发展,人造地球资源卫星的使用,扩大了人们的视野,使农业生产的整体性越来越强。这种宏观与微观的结合,孕育了农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突破。

(4)试验手段现代化。农业技术的重大突破,一要依赖于新兴科学理论的指导,二要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手段。电子显微镜的使用,光谱和气相、液相色谱仪等精密定量分析仪器的使用,以及宏观方面的航测、遥感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的应用推动了实验手段的现代化。

(5)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与社会科学的联系和渗透越来越紧密。农业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需要农业技术研究部门和社会科学研究部门的多方面的合作才能解决。

(6)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研究的规模和组织形式日益扩大。许多重大的课题已经发展到必须由国家统一组织和计划的程度,有的必须由国际合作才能完成。

(二)农业科研人员的素质要求

农业科学研究是探讨农业生产以及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为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服务的活动。它与重大的社会责任相联系,社会对农业科研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农业科学的精神 农业科研在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农业科研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所谓社会责任感是指科研人员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对所承担的社会使命、职责、义务所持的坚定的态度,这种态度是对农业科研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感情。社会责任感是在农业科学研究自觉运用严谨的科学方法,连续不断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探索的内在动力。具体说,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首先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有“农兴我兴,农衰我耻”的行业意识,以振兴农业为己任。其次,选择课题时要把有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课题放在首位,敢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复杂问题和重要问题。再次,要有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为农业科学而献身的精神。马克思曾指出,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勇于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科学研究面对的未知世界,犹如尚未开发的地下宫殿潜藏着难以预料的风险,只有具有献身精神的人才能无所畏惧地在恶劣和险峻的环境中进行探索。农业科研不仅艰苦,而且周期长,一些重要成果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因此农业科学研究工作者,要有知难而上、锲而不舍的精神,急功近利的人不适合农业科研工作。

2.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农业科研人员首先要有扎实的科学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的,一切重大的创造无一例外地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没有必要的基础,研究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其次要有广博的知识。“学愈博则思愈远”,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才能产生新的思想和观念。具体到农业科研人员来说,其知识结构要根据研究内容来构建,围绕着研究方向向外扩展,了解与自己研究方向有关的知识,能够掌握有关研究的最新动态。我们强调要有广博的知识,并不是要杂乱无章地去学习和掌握任何知识。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班廷创造的糖尿病的知识,用他自己的话说,只用15分钟就能讲完。可是这15分钟的知识组合,却足以攻克当时像癌症一样可怕的糖尿病。同样,对一个育种工作者来说,遗传理论、栽培学和各种育种技术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文学知识、历史和天文学知识对能否完成科研任务则不发生直接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业科研工作者还要具备经济学、市场学、社会调查和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因为这些知识对正确了解社会需要、科学地进行选题决策和顺利地完成研究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3.良好的心理品质许多研究表明优秀的科学研究工作者具有以下心理特点:广泛的兴趣,流畅的思维,丰富的想象,目标明确,意志坚强,喜欢标新立异,较高的自信和抱负水平。农业科研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工作,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特别要强调三个方面的心理品质。首先对自己所从事的研究要有浓厚的兴趣,兴趣可以使枯燥的科研工作变得愉快,可以调动人的整个身心的积极性,使人思维活跃,情绪高涨,推动人大胆地去创造和探索。兴趣是研究人员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动机和成就欲望的基础。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之所以对水稻育种做出巨大贡献,是与他对水稻育种工作的浓厚兴趣和对想知道云南山区的一种野生稻与常规品种杂交是何结果的好奇心分不开的。兴趣也是一个人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形成的基础。其次,要有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品质,丰富的想象和创造思维品质的结合是解决复杂农业科研问题的必备品质,爱因斯坦曾经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假说的提出、理论的创立、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技术的发明都离不开这一品质。再次,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表现为意志的自觉性、意志的果断性和意志的坚持性。意志的自觉性是指对自己研究工作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并能够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使自已的活动不偏离研究方向。意志的果断性以对事物的正确分析、当机立断为特征,那些优柔寡断、谨小慎微的人,在科学研究的竞赛中只能坐失良机。意志的顽强性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怕困难和挫折,坚持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品质。农业科研活动有时几天几夜守在实验室,有时风餐露宿在田间,而且经常会遇到失败挫折,只有坚强意志品质的人,才能不为艰苦的环境和挫折所折服,不为其他因素所干扰。才能最终实现科学研究的目标。

4.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 科学研究能力是农业科研人员能力结构的核心内容。它包括:①科研选题能力,即能够根据社会需要和主客观条件选择具有理论意义和重大实践意义的课题,课题选择不仅决定科研方向,体现科研水平,而且影响科研成果的质量。②课题的设计和组织能力,能够把课题内容进行分解,制定出时间、空间的实施步骤,保证研究的顺利进行。③操作能力,包括实验操作和实践操作,良好的操作能力是在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具有迅速、准确、协调和灵活等特点。④数据的分析和整理能力,包括对研究过程中获得的数据审校、核对、分类、整理、统计分析等能力,并从其中发现问题,找出规律。⑤撰写科研报告和论文的能力,科研报告和论文是反映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只有准确地通过报告和论文把研究成果准确地表述出来,才能促进学术的交流和应用。

二、农业推广人员

没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的发明,就不会有农业的进步,但是如果仅有农业科学研究和农业技术的发明,而没有农业技术的传播和推广,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的发展也是不可能的。农业推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把农业科研成果经过试验、示范推广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的过程。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技术和管理科学。一般要经过项目选定、中间试验、示范、推广、反馈和改进研究等五个阶段。农业推广本质上是农业推广人员以新的技术、新的知识和新的观念改变农民态度和行为的过程。

(一)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特点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要变成生产力必须经过一个重要的环节,这就是推广。农业推广的职能不在于寻求和发明新的农业生产技术,而是要把已有的科研成果转变为具体的生产手段,使之适用于农业生产。据估计,在发达国家粮食生产其产量只能达到现有技术的产量潜力的一半。而发展中国家只有四分之一。联合国一项研究表明,印度的几种主要粮食作物在试验站的最高产量是大田平均产量的5倍以上。有人对中国的技术应用情况做过估计,在现有播种面积和栽培措施不变的情况下,只要普遍更新一次良种,全国一年可增产粮食400亿kg,棉花800万担。目前全国人工养鱼平均每亩水面产量不到50kg,而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集约化网箱养鱼,每年亩产可达4万多千克,差异之大,令人惊异。农业推广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这种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农业推广工作的重要性与农业技术的特点相联系。与工业技术相比,农业技术具有实验周期长、生命周期短和扩散性差等特点。一项农业科研成果的取得,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但是其生命周期却比工业技术成果短得多。一方面因为农业技术在大面积应用过程中会很快失去它的先进性,如优良品种的混杂退化问题,会很快使其失去特有的优良性状。另一方面,由于被新技术所取代的速度加快,使得一些农业技术在被采用之前就成了过时的技术。由于自然环境的影响,一项新的农业技术的使用范围是有限的,它不能在所有地区扩散,加之农民文化素质、观念的落后,就使得农业科研成果不能像工业技术成果那样自动扩散到生产中去,“不推不广”成为农业技术扩散的一个特有现象。没有农业推广,农业新技术、新方法的潜在效益就不能变为现实。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