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心态4 远见(2 / 3)

当我们被利益蒙蔽双眼时,你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仔细地思考你自己的真正得失。不要只看着眼前的利益,不要为了一棵小树而放弃了整片森林。权衡其中的利弊,有失必有得,有得也必有失,即使你幸运,你的高薪工作成功了,那你失去的呢?会很少吗?

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为金钱利益所动摇,随时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在你的工作岗位中做出一定的业绩,才能发挥出你真正的人生价值。我们活着不单单是为了金钱。我们谁都不想成为金钱的奴隶,我们要学会驾驭金钱,而不是让金钱来驾驭我们。

改变自己比改变工作容易

成功的人会自行创造各种有利于自己的环境,而不是把失败归咎于环境。既然我们对环境的影响力是极为有限的,那么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自己,首先是适应环境,然后再考虑驾驭环境。

一个人要想成为成功的强者,就必须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大环境——社会。古语有云,适者生存。动物世界是弱肉强食,动物尚且如此,我们人也不例外。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果我们还是故步自封,止步不前,那么我们将会被这个大环境所抛弃。

我们生存的世界不是停滞不前的,所以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客观条件也随时都在改变,它们不会以某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不能因为自己喜欢登高就要求面前是一座山,也不能因为自己擅长游泳而希望面前是一条河,相反,在碰到山的时候你应该学习攀登,遇到河的时候应该学习游泳。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之所以能够在寒冷的冬天傲立枝头,它不能改变所生活的环境,那么只有练就一身不怕寒冷的本事,才能在冬天百花都凋谢的时候,独领风骚。

环境常有不如意的时候,问题在于,我们自己怎么去面对困难和不顺。很多时候我们所面对的环境是我们自己所不能改变的。与其做无谓的挣扎,不如面对现实,随遇而安。与其怨天尤人,不如从我们自己的身上去找寻可以应对的方法。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去努力的创造自己适应生存的环境。作为人,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家庭背景,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我们对生活的态度。生活的逻辑总是反复昭示我们:艰难和挫折是对命运和人生的最好锤炼——树因此而用,人因此而才!

1936年,李嘉诚一家辗转来到香港。他的父亲李云认识到以前对李嘉诚的那套教育是完全不适应香港社会现实的,于是他不再按四书五经的理论要求儿子,他让李嘉诚“学做香港人”,从而适应并融入香港社会。

要真正融入这片土地,就得先过语言关。如果语言关都过不了,在香港生存都是问题,更不用说什么做大事、立大业了。过香港的语言关就是要熟练地讲广州话和英语。

李嘉诚生长在潮州,只会说潮州话,潮州话属闽南方言。香港的大众语言是广州话,广州话属粤方言,与闽南方言彼此互不相通。可是在香港不会说广州话几乎寸步难行,所以是一定要学的。另外,英语是香港的官方语言,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工具,也不容忽视。

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嘉诚经过几年的苦心学习,终于熟练地掌握了广州话和英语这两门语言,这使得他在日后的商战风云中受益匪浅。

语言和经商绝对不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请想一想,如果李嘉诚不懂广州话和英语,不要说难以在商场自由驰骋,就是生存质量也要大打折扣,赚钱又从何谈起呢?

对于当年的李嘉诚,要想在香港站住脚,一定要以一种全新的面目出现在这片土地上,语言的改变,带来的是生存方式和生活圈子的改变,这种改变使李嘉诚由香港的看客变成了主人。所以说“适应”其实就是一种迂回的发展,因为选取了最佳的着眼点和入手的角度,行动起来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改变自己是适应社会的一种好方法。当生活的境遇不能改变时,我们要学习改变自己。当我们在为生活或境遇烦恼苦闷到了极点时,要学会敞开一扇心灵之窗,不能因为一时处于恶劣的环境中就自暴自弃,止步不前。要知道,环境不是为你我而造的,我们一定要学会适应它。成功是属于有准备的人,要想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并取得成功,那就改变自己,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

成功的道路是曲折的,没有一个人能一生都处于适应自己的环境中,只有我们一点一点地去适应环境,去改变自己,才能在一次次成长中蜕变,破茧成蝶,才能在温暖的春天里翩翩起舞,书写自己一生的美丽。

正视缺憾,在劣势中寻找优势

俗话说得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要被你的缺憾压倒,当我们生活中有缺憾时,我们不应该自暴自弃,看不起自己,你要想想,自己都放弃自己,看不起自己,那其他人还能看得起自己吗?我们在面对缺憾时,首先要学会面对,是自己的不足,学会顺其自然。适者生存,然后再找其他的优势再创佳绩。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吗?

我们没有别人那么亮丽的外表、傲人的曲线,这是上天给我们的缺憾,这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可是我们可以去弥补,自信所以美丽,善良所以美丽。我不聪明但是我勤劳。只要我们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我们会得到比他们还要光明灿烂的未来。

要相信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当我们不再年轻,青春尽失的时候,这是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缺憾,我们有必要为它而感到苦恼吗?不要羡慕那些年轻的生命,因为每个人都曾年轻过。人到中年就如一棵参天大树,你有必要在去为那些曾经还是小树的样子而郁郁寡欢吗?你有你的风采,也是无法比拟的。

曾长期担任菲律宾外长的罗慕洛身高只有163厘米,他也像其他人一样,常常为自己个子低矮而自惭形秽。他甚至穿过高跟鞋,但这种方式只能令他心里不舒服。他感到那是在掩耳盗铃,于是便把高跟鞋彻底扔掉。后来,也正是身材矮小促使他走向了成功。因而他说:“我愿下辈子还做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