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能力1 成长力(1 / 3)

学习能力是一切能力的基础,

不能自我更新注定被淘汰

农耕社会,土地是最重要的资源;工业社会,能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知识社会,头脑是最重要的资源。学会了学习,一切都会随之而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母。幼苗要想长成参天大树,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润,而一个人要想成长成功,就需要汲取各种知识。这个社会变化得如此之快,新的知识新的技术,令人应接不暇,只有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学习能力是关乎生存的基本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牙牙学语和蹒跚学步的阶段,当清脆地喊出第一声“爸爸,妈妈”的时候,当摇晃着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我们可以想象父母脸上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喜悦。当我们长大成人,走进学校,踏入社会,去抗击风雨,享受阳光,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想要的生活,当……

你可曾想到,这一切都因学而得。学习,充实着我们的大脑,丰富着我们的思维,成就着我们的人生,学习是一种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是关乎生存本身的基本能力。

众所周知,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以穴居为生。靠采摘果实和猎捕动物过活,由于大量的树叶、柴草、果实、动物的毛皮、垃圾等的积累,火山爆发、雷电轰击,又加上长期的干旱,积压的这些东西发生了自燃,这就是最初的天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原始人发现了火的好处,并且也学会了用火。火的利用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学会了用火照明,烤熟食物,抵御寒冷,驱走猛兽,等等。火的发明和使用是人类发展史上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如果没有学习的能力,就不会有钻木取火的出现,也不会有火石火镰这样的取火工具。

假若没有百姓向后稷学习稼穑就没有后来的五谷丰登,人类历史的发展尚且如此,对于个人来讲,学习能力也尤显重要,一个人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竞争力的强弱,因此,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

王琳在一家小公司上班,后来这家公司被国外的一家著名企业兼并,公司的新总裁宣布了这样一个消息:为了公司的发展,公司决定裁员。但是暂时不会随意裁掉某个人。公司将通过考核来决定员工的去留。考察的内容就是用俄语与别人交流的能力。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家异常紧张,纷纷涌向图书馆,开始补习俄语,谁都不希望就这样离开公司而丧失掉这么好的工作机会和得之不易的饭碗。而王琳看上去仍然和往常一样没有太多的改变,很多人都以为她已经决定放弃这个职位了。

不久考试成绩公布了,王琳的分数是全公司最高的。这大大出乎了大家的意料。原来,王琳大学毕业之后就到了这家公司,从踏上这个工作岗位起,她就认识到与别人相比虽无大的差距,但是无论是在知识还是经验上都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来提高自己。忙碌的工作之余,王琳每天都坚持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由于她在销售部工作,她看到公司的俄国客户有很多,但自己不会俄语,每次与客户的往来邮件与合同文本都要公司的翻译帮忙,有时翻译不在或忙得顾不上的时候,自己的工作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响。当时,公司并没有明文规定员工去学俄语,但是王琳还是自觉地学起了俄语。因此才在后来的考核中轻而易举地获得了好成绩。

公司的兼并和发展趋向不是哪一个人所能决定的,但是王琳的这种学习能力让她能够在危机中胜出。

列宁曾经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我们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这句话,那就是智慧的获取和财富的累积都离不开学习。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现代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让人始料不及,新技术新文化新科技层出不穷,不管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如果固守旧有的东西停滞不前,不具备更新自己充实自己的能力,那么就必定会落于人后,总有一天定会被滚滚向前的浪潮打翻在地。

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一个人经过专门学习培训后所拥有的知识体系的构成情况与结合方式。合理的知识结构是胜任现代社会职业岗位的必要条件,是人才成长的基础。所谓合理的知识结构,就是既有精深的专门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具有事业发展实际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体系。因此,知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在竞争中能否占据有利地位。

赵明和牛华是一起长大的孩子,他们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从小学一直到高中,两个人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在能力上都相差无几。就这样持续到大学毕业,他们去了同一家公司面试。当时那个公司需要招聘5个人。赵明顺利通过而牛华则被淘汰了。如果按照常理去想,两人的实力相当,并且招聘人数也不少,他们两个都有成功的可能。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一家外企单位,很注重用英语与人交流的能力。两人的成绩在大学里也相差不大。牛华是一个比较踏实的学生,对待各门功课都认认真真地备考,因此每次考试分数都相当高。赵明虽然成绩也不错,但是他平时更注重英语口语能力的训练,每天都在学校的小花园里苦练英语口语。相比来讲,牛华的英语适合考试却不适应跟人交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哑巴英语。就这一点,决定了两个人知识结构上的差异,也才有了后来面试的不同结果。

在那个年代,能考上大学都是天之骄子,是人才,是精英。但是天之骄子输在了知识结构上的不在少数。其实,对人才的定义并不是绝对的。对人才的培养也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根据当今学术界的分析总结,对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了以下三种模式。

1. 宝塔型知识结构

这种知识结构形如宝塔,包括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学科知识、学科前沿知识构成。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为宝塔型底部,学科前沿知识为高峰塔顶。这种知识结构的特点是强调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宽厚扎实、专业知识的精深,容易把所具备的知识集中于主攻目标上,有利于迅速接通学科前沿。现今中国学校大多是培养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

2. 蜘蛛网型知识结构

蜘蛛网型知识结构是以所学的专业知识为中心,与其他专业相近的、有较大相互作用的知识作为网状连接,形如蜘蛛网。这种知识结构,是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一个“中心点”,与其他相近的、作用较大的知识作为网络的“纽结”相互联结,形成一个适应性较大的,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左右驰骋的知识网。这种蜘蛛网型知识结构的特点是:知识广度与深度的统一,这种人才知识结构呈复合型状态。随着社会生产的高速发展,这种知识结构的人才非常受社会用人单位的欢迎,进入中国的外资机构尤其重视此类人才。如某些外资机构在招聘人才时,就会提出要各类复合型人才,搞贸易的,要有某个国家的基础知识,学工科的要有六级的英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