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1 理财与不理财,人生绝对不一样(1 / 3)

学会理财和不会理财的人生绝对不一样,学会理财,我们就会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有着清楚的目标和奋斗方向,能够合理分配资产,学会理想消费,同时也为未来实现财务自由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知识改变命运不是一句空话,尤其是掌握理财知识能改变命运。

有退休金,就什么都不愁了吗?

“哎呀,想那么多干嘛?单位不是有养老退休金吗?再说,人老了以后生活就会变得简单,消费也会变得很低,也没有什么社交生活,所以我觉得完全不用担心养老金的问题,这根本就是杞人忧天嘛。”

恐怕这是很多年轻人心中的想法。老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太过遥远的时代,指望现在的那些消费观念“前卫”的年轻人自动自觉地为了几十年后的养老问题而攒钱的确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更何况,不是还有养老金吗?

可是,现实未必像想象中那样美好,让我们来算一笔账。

一个普通人如果按照从60岁退休,活到80岁的标准计算,退休后的生活还有20年。如果要维持中国白领那样的生活标准去“安度晚年”的话,大概需要300万元。

有位专业理财师经过计算还得出:如果不做任何投资的话,15年就会把这300万元用光。理财师指出,目前中国物价平稳,通货膨胀率为1%,但是根据2006年至2015年经济发展报告预测,2015年,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3%的水平。按此推算,那时的300万元相当于目前约170万元的购买水平。如果说你的家庭每月需要支出1万元才能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300万元也只能支撑17年,这还不包括随时可能发生的需要应急的支出,比如重病、车祸等各种意外状况。仅仅考虑通货膨胀这一个因素,养老所需要的钱就是一笔大数目,而你的退休金账户能够提供养老所需要的金钱吗?

有人做过计算,在我国社保体系比较发达的地区,按照目前的养老金提出比例,在未来社会平均工资稳定上升的前提下,个人收入越高,到退休时,养老金达到退休前收入的比例越低。一般而言,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退休金收入只能达到退休前工资收入的1/3左右,对于高收入人士,这一比例还要降低。也就是说,当前收入越高的人士,到年老的养老金可能越不够用。

感觉到压力了吗?

好了,既然了解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么我们就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既然养老金不足以养老,那么我们就只能在自己工作的这些年中为自己以后那些不能工作的日子多积累些资本。归根结底,你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发财,二是理财。鉴于发财的难度系数过高,所以理财这一种方式稳定而又靠谱。

36岁的徐芳现在是一家大型企业的部门主管,税后收入有1万多元,每月除去各种开销大约可以节余5000元,这样她到退休时就可以存下100多万元,但是,她现在已经开始担心自己的“养老”问题,因为她经常听到那些退休了的老上司抱怨说:“单靠退休金只能够吃饭,以往的储蓄都不敢乱动,生怕生活中出现什么意外,没有钱来应急。早知道退休后的日子如此紧张,还不如在年轻的时候就为自己的退休做好准备。”老上司的抱怨让徐芳也开始对自己退休后的生活担心起来。

徐芳退休后每月有两千多元的退休金,但是她觉得还不够,就按照同事的建议买了养老保险。现在,她已经开始理财。她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一部分买了另外一套房子,她说这套房子就是为了养老买的,因为老了以后可能就不敢动用储蓄,所以现在就必须提高投资回报率。她说,房屋是实物资产,可以规避通货膨胀的风险。房价虽然会有波动,但是从长远看,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房产价值的总趋势还是上升的。另外,她通过咨询个人理财师,对现有的储蓄进行了合理的投资组合。

最终的养老金数据表明,徐芳的决策是英明的,她的投资组合回报率为20%。以这样的速度发展,到年老的时候,她就不用为退休金不足而担心了。对于那些到现在还抱着依靠退休金安度晚年的念头的年轻人应该及早地向上述事例中的徐芳学习,在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之后,马上采取相应的理财措施,为自己的养老做好长远的打算,因为随着我国国民人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未来几十年内,就业人口所占总人口的比例将不断减少,这将导致政府能够提供的养老财务支撑能力下降,而支取退休金的人口比例将上升。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为自己的退休养老作计划,手里还没有一笔丰厚的养老基金来维持富足的晚年生活,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尽快为你的未来准备一下吧,千万别只顾现在享受而不懂得去理财,到年老的时候却落到悲惨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