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少年行,侠骨香(1 / 2)

(其一)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其二)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

(其四)

汉家君臣欢宴终,高议云台论战功。

天子临轩赐侯印,将军佩出明光宫。

《少年行》(组诗)王维

王维是盛唐诗人,诗画双绝,他精通佛学,甚至以佛经名作为自己的名字,故世称“诗佛”。王维是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诗广为人知的除了入选语文教科书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外,他还曾把陶渊明的《桃花源》改编成《桃源行》诗,体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真无愧于盛唐一流诗人的称号。

然而,除了山水田园诗,王维也有不少豪放的佳作,如《少年行》四首组诗是王维豪放诗的代表作。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力量,少年强则国强,历来歌颂少年的诗词就有很多,如“犀渠玉剑良家子,白马金羁侠少年”(卢思道《从军行》),等等。无论从哪种角度看,王维的这几首《少年行》无疑是军旅诗作中的经典。

其一:“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此诗在四首中最负盛名。新丰出产的美酒一斗值十千钱,在咸阳游历的侠客大多是意气风发的少年;新丰是唐咸阳附近的一个县,以产酒闻名,在古装影视剧或者武侠中,侠客身边总是少不了一壶美酒。酒代表了侠客们宠辱不惊、淡然潇洒的性格,传递着他们平易近人、拔刀相助的英雄气概。在咸阳游历的侠客很多就是这样的少年;萍水相逢,畅谈之下,但觉相见恨晚,英雄惺惺相惜,暂且把马系在楼下的柳树上,让我们一同畅饮吧!“相逢意气为君饮”,俨然有一诺千金的气势,侠客们总是很痛快地做出决定,既然这么投机,那就共饮几杯吧。“意气”二字为点睛之笔,这首诗写出诗人对侠客的赞颂和向往,对他们相逢既饮的豪气充满赞赏。

其二:“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少年出身于朝廷的羽林军,一开始就跟随骑兵在渔阳打仗,明知道边塞战事艰苦,随时可能牺牲,还毅然前往。不是他不在乎性命,而是他在想,要是能流芳千古也不枉战死沙场了。“战渔阳”,指的是“安史之乱”。公元755年,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引兵20万以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白居易在《长恨歌》里提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也用“渔阳”这个北京古地名来代替“安史之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曾在其作品《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中以“渔阳鼙鼓动地来”这句诗作为其文第二十章的章名,论述“安史之乱”。唐朝在玄宗时期达到全盛,整个“开元盛世”军民未动兵戈,疏于防备,面对安禄山的大军,毫无抵抗之力,安禄山如入无人之境,大批无辜平民伤亡。在这种情况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本诗所描述的侠客,他们以解天下平民于倒悬为己任,奔赴战场,视死如归,历时八年,终于平定叛乱,本诗歌颂的就是这些“羽林郎”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