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东方 都市 西方 武侠 架空 科幻 网游 悬疑 古代 幻想 都市 总裁 青春 唯美 文学 经典 经管 生活 婚姻 科普 纪实 亲子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首页

日在云间,志在胸(1 / 1)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观沧海》曹操

1954年夏,毛泽东在北戴河避暑时,下起大雨,他触景生情,作《浪淘沙·北戴河》。其中一句写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这其中的“东临碣石有遗篇”便指的是魏武帝曹操的这首《观沧海》。

公元207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为了彻底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同时也为了彻底解决三郡乌桓对边境的反复侵扰问题,决定远征乌桓。这年,曹操亲自率领大军北上,5月誓师,7月出卢龙寨,获得大胜。在回师途中经过碣石山,于是登山观海,触景生情,作这首《观沧海》。

沧海之广,非凡人能道。站在这碣石山上,从诗人的笔触中我们可以看到澹澹的水波、挺立的山岛、丛林里的各色植被。悠悠的秋风吹动着这些景物,树木萧瑟,而海水则涨起波浪。大海的广袤,就连升起的日月都像来自这波涛,银河中璀璨的群星,也像这大海中的点点浪花。面对这样的美景,不仅仅是诗人,任何一个路人都足以庆幸,不同的是,诗人借用这景色来抒发了胸中的情怀。

从诗的描写内容看,这首诗属于写景诗。作者被这壮观的海上风光所吸引,一草一木一浪花都那么动人,进而展开了丰富奇特的想象,把日月和银河都嵌入这无边的沧海,给人们描绘出一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象,这种豪迈的书写和大胆的想象在同时代,甚至在我国文学史上也属凤毛麟角,开创先河,让人为之绝倒。这样单纯写自然景物的诗篇,且内容别具一格,也算得上中国山水诗开宗立派的代表作,因此,受到后世文学史家的普遍钟爱。

从诗的抒发内容看,这首诗属于借景抒情。作者在全篇并没有直接写出自己的远大志向,而是通过对眼前沧海的动情描绘,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远大的气魄。南宋学者、诗论家敖陶孙称曹操的诗为“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诗人将全篇写景,直到最后才道出“咏志”之句,让人知道这眼前的海上景色原来都写的是自己的雄心壮志,亦情亦景,情景交融,给读者“气韵沉雄”的感觉,使人读其诗如一个伫立高山的“幽燕老将”。

从诗的情感看,这首诗属于欢快的,而不是以往人们体会的“苍凉慷慨”。此诗精确而又生动地给读者临摹出一幅沧海荡漾图,澹澹的水波、挺立的山岛、丛林里的植被都被赋予了鲜明的色彩,好似一幅泼墨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情,这清晰而个性的景色正是此时得胜而归的诗人心情的写照,既欢快,又豪迈,称得上是“建安风骨”的扛鼎之作。

有人总结,曹操带兵征战过程中“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虽有夸张却也贴切。“登高必赋”体现他是个有才气的人。从这首诗,不仅可以看出曹操的文学修养之高,更可以看出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爱好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而曹操“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体现出曹诗的韵律之美和意境之高。

从另一角度看,这首诗对眼前大好河山的描绘,又散发出一种对美好江山赞美之外,将天下河山收入囊中的壮志。正如毛泽东诗中所说“魏武挥鞭”,是一种逐鹿天下的表态:在碣石山上,策马扬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如果没有宏伟的政治抱负和建万世功业的雄心壮志,没有对未来充满乐观心态,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这样豪迈的诗篇。

东临碣石,挥鞭逐鹿,是一种升华,久经战端的人才能理解,无经历的人只能看见单调的景色;东临碣石,挥鞭逐鹿,也是一种豪情,有实力的人才有资格说话,庸者不配享有这大好河山;东临碣石,挥鞭逐鹿,更是一种梦想,激励一代魏武大帝;东临碣石,挥鞭逐鹿,还是一种创举,让无数后人一遍遍瞻仰英雄风度。“幽燕老将”东临碣石,挥鞭逐鹿,是否让今天站在钢筋水泥的高楼中俯视街上密密麻麻的行人、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的都市人们,有所启发,自问梦想与抱负?

相关小说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科普 / 全本
公共政策研究导论
黄维民,冯振东
28万字2018-12-22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科普 / 全本
易经与人生的大智慧
孙三宝
本书作者从易经的每一卦中挖掘出来若干感悟,阐述了64个实用而精妙的人生大智慧,让读者在解读易经的同时,走向人生的成功。
21万字2018-12-20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科普 / 全本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õ
本书由作者梅玫编著的《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自然灾害》。
15万字2020-07-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科普 / 连载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
曹长盛主编
23万字2019-01-04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科普 / 连载
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朱启臻
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是中国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近些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践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成为中国农业应对加入WTO挑战的重要措施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999年中华农业科教基金会正式立项,把“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战略与模式研究”列为研究项目。本书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纵向考察了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及其经验教训,同时横向考察了近些年各地对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24万字2019-01-04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科普 / 连载
华光礁Ⅰ号沉船遗珍
山西博物院,海南省博物馆编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西沙华光礁1号沉船出土的文物以及出土的过程,反映了唐宋以来中国人开拓海上丝绸之路南海海域部分的商道情况,以及反映了当时中国和海外的频繁交往以及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情况。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5万字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