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莫向外求: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1 / 2)

(一)

佛早就断言:“有求皆苦。”又说:“无求品自高。”

这“求”,便是欲望。欲望越强大,人就会越累,心就越难以得到满足。

现在的人生活过得越来越好,房子越来越大,挣的钱越来越多,穿的衣服也越来越漂亮,可是同时,心却越来越容易感到沉重,精神也越来越容易感到空虚。

所谓“温饱思淫欲”。当人们每日的食物仅能勉强饱腹,衣服仅能勉强保暖时,心中所想只是如何让自己不再饥饿,不再寒冷,一旦这些需要得到了满足,其他方面的需求便在安逸中滋生了。一种名为“欲望”的东西,也在人们心中不知不觉悄悄地萌芽。

欲望越多,心就越累。人生中,许多的苦都是因为人们对这个世界要求太多,对周围的人要求太多而产生的。

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生意场上的沉浮让人无时无刻不殚精竭虑。为了得到更多的物质,一些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最后双脚陷于世俗的泥淖中,无法自拔。

一些人在物质的世界中不停地为得喜,为失悲,为成功而喜,为失败而悲,却浑然不觉自己已被物质所控制。在这样的生活中,他们时常感到大喜、大悲、大惊、大诧、大忧、大惧,这些情绪让那颗本就不那么坚强的心更加容易起伏不安。

欲望若是不能被填满,就会不停地折磨着我们的神经,让我们食不安,寝不宁。一旦希望落空,想要得到的物没有得到,想要成功的事没有成功,想要拥有的人没有拥有,失落、失意乃至失志就产生了。

佛早就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发出“有求皆苦”之言。若是无欲无求,心自然静,福自然来。

(二)

人生尽受福,人苦不知足。

思量事劳苦,闲着便是福。

思量疾厄苦,无病便是福。

思量患难苦,平安便是福。

思量死来苦,活着便是福。

也不必高官厚禄,也不必堆金积玉。

看起来,一日三餐,有许多自然之福。

我劝世间人,不可不知足。

这是清代的胡澹庵写的《知足诗》,全诗中没有晦涩难懂的词汇,没有冗长难解的语句,简单的语言,便将人世间最平凡最常见的幸福列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看到,幸福,其实真的没有那么复杂。

人的一生,原本就是充满了幸福的,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感到生活辛苦,只是因为他们忘记了知足。

和事事都要亲力亲为辛苦劳作的人相比,能够悠闲生活便是幸福的;和世间无数患有疾病的人相比,能够身体健康便是幸福的;和遭受天灾人祸的人相比,能够生活平安便是幸福的;和死亡相比,能够活着便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