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楚辞类·楚辞补注(1 / 1)

内容概要

洪兴祖研究《楚辞》的著作,共17卷。这本书对王逸所作的《楚辞章句》进行了补充和修正。其体例是先将王逸的注释列出,再通过“补曰”标识出本书作者所要说明的内容,这种体例不仅可以将王逸注释不够详细的地方加以补充,还能纠正王逸某些疏误的地方。补注中除了采用大量的训诂名物之外,还旁征博引历史传说、神话故事,可以说注释的颇为详赡。王逸的《楚辞章句》中虽然大量引经据典,但大多都没有列出书的名字,而本书在引用时,都将典籍的名称一一列出,使得注释更加有据可查。

阅读指南

王逸之后还出现过很多旧注,遗憾的是大多都没能流传下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郭璞的《楚辞注》和徐邈的《楚辞音》等,在本书的征引中可窥一斑。比如《七谏》中的补注,引用了郭璞的:“鹅,野鹅也。”《离骚》中补注的“求索”的“索”字下则是引用的徐邈读作“苏故切”等。通读全书,虽然存在不少错误疏漏之处,但其态度还算得上严谨细致,辨析精密。《四库全书总目》中,对此书的评述是“于《楚辞》诸注中,特为善本”,算是相当肯定的了。因此本书问世之后,《楚辞章句》的单行本便越来越少了。

作者介绍

洪兴祖(1090年—1155年),字庆善,号练塘,丹阳人,南宋初期曾官至秘书省正字。年少的时候精读《礼记》《中庸》等经典著作,对理学之道的理解有很深的见地。宋政和八年(1118年)上舍及第,初为湖州士曹,后寻改宣教郎。建炎三年(1129年)春,高宗驻跸扬州之时,被召试秘书省正字,专掌图书及校勘典籍,后来升迁太常博士。这时期正值金兵攻破徐州,洪兴祖进言上疏,道:“乞收人心,纳谋策,安民情,壮国威。”又说:“国家再造,一宜以艺祖为法。”鉴于他的这种广开贤路,扶危掖倾的真心,深得高宗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