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艺术类·考古图(1 / 1)

内容概要

《考古图》编成于宋哲宗元祐七年,也就是1092年,书中全面系统地记载了当时宫廷和私家所收藏的古代铜器、玉器。《考古图》是一部金文著录,全书共有10卷。鼎、鬲、簋、爵等商周铜器记载在卷一至卷六中,今本列表中记载238器,实际只收143器,包括数量较多的同铭器。卷七记录的是钟、磬等乐器,列表中记载10器,实际收15器。卷八记录的是玉器,列表中记载13器,实际收9器。卷九、卷十为秦汉器,列表中记载63器,实际收67器。总列表中共有224器,实际收234器。

阅读指南

《考古图》对每件器物都绘制了图形,精致生动,由此可以推测出作者的绘画功底极深厚。还有各器物的款识、尺寸、容量、重量等都有详细记录。所记录器物的出土地可考者为90多个器物,多半是出自陕西各地。在编排上,作者也非常注意器物之间相互的共存关系。例如,卷三中收录的河南河清的一件器物,同时附录一起出土的有五件器物。

此外,作者也能够根据器物的形状、上面的文字和出土的地方推断该器物的年代,卷一中的“乙鼎”,作者即根据“形制文字及所从得”推断为商代时期的器物。尽管所定的器物名称还是有可以商榷的地方,但是《考古图》的正确之处以及其学术价值仍然不容置疑,实为我国最早而有系统的古器物图录。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上,《考古图》具有开创性的功绩。

作者介绍

吕大临(1040—1092年),中国宋代金石学家,字与叔。其先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移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

吕大临的三个兄长吕大忠、吕大防、吕大钧皆登及第,唯独吕大临气质刚强,尊横渠先生教诲,“不留连科举”,更无心仕途,一生追求学术研究。当时,关中地区涌现出以张载为首的博学鸿儒,被后人公认为“关学派”。吕氏兄弟也被公认为关学大家。吕大临与他两个兄长吕大忠、吕大钧投入张载门下求学,潜心研究《六经》尤其是对三礼(即《仪礼》《周礼》 《礼记》 )的精研与实践。晚年开始专注于青铜器的收集与研究和文字注解。

宋元祐七年(1092),范祖禹以其学行和人品出众,向朝廷举荐他为太学博士讲官,但还没来得及任用,他就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