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儒家·中论(1 / 2)

内容概要

《中论》,又称《中观论》或《正观论》,与《百论》、《十二门论》合称“三论宗”据以立宗的“三论”。《中论》约撰成于三国魏明帝时,题为龙树著。

该书分为上、下二卷,共计20篇整,其中,《治学》至《爵禄》为上卷(10篇),《考伪》至《民数》为下卷(10篇)。此外,《群书治要》还收录了《中论》的两篇内容(即《复三年丧》和《制役》),今天我们所见的《中论》版本,基本将这两篇增补其中。由此可以看出,《中伦》的二十卷内容并非全本,散佚于何时何人已不可考,只知道在宋朝时流传于世的已经是残本。

目前可以确认的相关信息是,《隋书·经籍志》著录《中论》六卷,《旧唐书·艺文志》、《新唐书·艺文志》和《崇文总目》作六卷 ,晁公武所著的《郡斋读书志》和陈振孙所著的《直斋书录解题》并作二卷,《文献通考》和《四库全书总目》也收录了二卷,其他书目的收录情况则有待进一步考证 。

据说,《中论》最早有一篇原文序,但不知道作者姓甚名谁,因而根本无法考证。不过,这篇序文中有曰:“余数侍坐,观君之言长怖,笃意自勉而心自薄也。何则?自顾才志不如之远矣耳。然宗之仰之,以为师表。自君之亡,有子贡山梁之行,故追述其事。”大意是这篇序的作者对本书作者徐干非常钦佩,对《中论》一书更是倍加推崇,因而在徐干亡故之后,他担心这本书被历史湮没,便特意做了这篇序文。

由此可以推断,这篇序文的作者与徐干是同时代的人,而且和他的关系非同一般。宋人陈振孙、清人严可均,以及《四库全书》所做评述内容,都确认了这一推断。

书中主要内容是阐发“八不缘起”和“实相涅槃”,以及诸法皆空义理的大乘中观学说。卷首的“八不偈”为:“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观四谛品》的“三是偈”:“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是全书中心思想的概括。“八不偈”批判了在缘起法上的种种“谬论”,指出单纯执着生灭、常断、一异、来出等,是不正确的“戏论”。应该超出戏论、消灭戏论,得出对现象实在的认识,即实相。“三是偈”则是对“中观”所下的定义。认为真正的缘起法,是既要看到无自性(空),又要看到假名(有),假名与空相互联系,即所谓“中观”。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说:“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幻”,即是此意。本论《观涅槃品》还讲到“世间”与“涅槃”在实相上的统一,所谓“涅槃与此间,无有少分别”。

阅读指南

世人对《中论》的瞩目,主要是因为其对大乘佛学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而且影响范围远波国外。在印度,《中论》的思想经过数百年传承发展,最终成为一大流派——中观派,其影响力丝毫不在瑜伽行派之下。

从发展历史来看,首先在印度弘扬《中论》的是该国的佛护和清辨等人,他们争相为该书作注,在印度引发了一个学习潮流。与此同时,佛护和清辨进一步发展《中论》思想,并且正式建立了中观学派。到了7世纪中叶,印度人月称继承佛护之说,重新为《中论》编排了注释,并改称《明句论》,同时著有通论性质的《入中论》,促成《中论》在印度的进一步发展。

不久之后,经印度僧人整理的《中论》传回国内,鸠摩罗什的弟子僧肇据此撰写《不真空论》等多篇论文,对我国佛教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隋唐时期,僧人吉藏又编撰了《中观论疏》,促进了《中论》的进一步发挥。后来,吉藏以《中论》和《百论》、《十二门论》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