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通史·通志(1 / 1)

内容概要

《通志》是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中国通史。全书共有200卷,其中包括本纪18卷、年谱4卷、二十略52卷、世家3卷、列传115卷、载记8卷。

其中,纪传部分主要摘抄自前代的正史,然后稍微加以连缀而成,后妃、宗室、世家三部分,性质和列传相近,篇幅也差不多,后人把它归入列传。总序和二十略是全书的精华。除礼、器服、选举、刑等略外,其余各略都有新意。

从体例来看,作为纪、传、谱、略、载记五种体例构成的史书,《通志》实际上是继承《史记》的传统体裁,只是将“表”改为了“谱”、将“志”改成了“略”。

阅读指南

阅读本书,我们会感受到它在修通史、注重史实、典章制度的相依因联系方面是非常看重的。这也体现了一定的会通思想。所谓“会通”,就是指综合整理各种史料,然后根据年代的先后进行编排,探其源流,理出各种事物从古到今的发展过程。

在本书中,还体现出作者对于割断史事联系写断代史的思想的反对。在作者看来,史家应重视实际和学习一些自然方面的知识,并用实际的观察来核实史书的记载。作者主张用治军那样严整的“类例”方法来治学,认为史家修史要有独到的见识。

作者编著这部500多万字巨著的方法,是值得后人重视和借鉴的。作者先是从各个专门的学问入手,然后通过对史料的考订和实践的调查,把所有的史料“会通”起来。这种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是作者在史学史上所作出的重要贡献之一。

可以说,《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在我国史学发展史上有过一定的影响。清乾隆年间所修的《续通志》和《清朝通志》,就是根据《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修成的。甚至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以及《九通》中的其他著作,在体例上也吸取了《通志》的成果。

当然,《通志》的体例和编纂方法也并非完美无缺,而是存在不少缺点的。比如,二十略的体例虽有所创新,但从《通志》的整体来说,它仍然没有突破正统的旧史的格式;在史料的考订方面,也难免有主观片面的臆断。另外,《通志》虽在校雠学、音韵学、文字学等方面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但未能在各方面都达到这样的水平 。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通志》还存在一定的立场观点方面的问题。例如,《通志》所记载的有关农民起义的史料很少,而且对于农民起义都称“反”称“盗”。他说:“黄巾赤眉,连山亘谷,四方之盗,如云而起。”此外,作者还存在着地理史观、宿命论以及复古主义思想等。但是,综观得失,作者都不失为一位有贡献的封建史学家,他在史学方面,特别是历史编纂学方面的贡献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而且《通志》这部巨著对于后代史学的发展也起过一定的作用。

作者介绍

郑樵(1103年—1162年),字渔仲,宋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从16岁开始,郑樵就专心学习,闭门读书。后来科举考试没能得中,于是隐居到夹漈山继续读书和讲学。这样过了30年的时间,被人尊称为“夹漈先生”。

据史料记载,郑樵很喜欢著作书籍。他的一生著作颇丰,有《氏族志》《动物志》《图书志》等80余种。但其代表作,还是这部包罗各代历史的《通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