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7.下属认可的不是你的职位,而是德行(1 / 2)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

——孟子

“德”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都很重要,将才更会坚持以德服人,用德去感化人。“德”就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品质、品格和操守。这是基于权力之外的人格魅力,是能让下属和众人敬佩、信服的一种感召力,也是将才可以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有些人可能对“德”不以为然,甚至不屑一顾,而是更注重技巧、权谋和手段,殊不知,这样的人即使再专业、再有才干,也会被众多单位拒之门外——事实上,哪怕是一个“才高八斗”的人,倘若轻视道德的自我修养和塑造,也绝对成不了真正的“人才”。

例如,元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陈友谅的失败就是典型。

风起云涌的元末乱世,渔民出身的陈友谅较早地举起了反元义旗,并且始终如一,没有接受统治阶级任何形式的招安,他凭着自己非凡的军事天才,为推翻腐朽的元朝统治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并且,于1360年建立了大汉政权,成为威震八方的强人。当时,陈友谅拥有最强大的军队、最厉害的武器、最庞大的战船,实力比朱元璋要大得多、强得多,但最后他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将江山拱手相送,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就涉及了陈友谅的道德了,他虽然叱咤风云,道德却不好,背信弃义,卖友求荣,不择手段,不计后果。如,倪文俊赏识他,提拔了他,但他为了表现“忠心”,将倪文俊的头颅献给了徐寿辉;为了夺得军权,他杀死了为他两肋插刀的大将赵普胜;给他机会,甚至答应让他当皇帝的徐寿辉,同样死在他的刀下,因为他想快点儿当上皇帝……这些都是给他事业无尽帮助的人,尚且如此,其他死于其手的更是不计其数。士兵们知道了这些事情后,再也不愿意为这位“英雄”卖命,因为说不定哪天自己就会成为其不可利用后的弃卒,结果在与朱元璋的鄱阳湖决战中,战事稍有不顺就立即出现了人心涣散、临阵倒戈的事情,最终陈友谅兵败,郁郁

而终。

陈友谅是一代枭雄,更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他的悲哀就在于他的道德不佳。人性中最基本的感恩、宽容、信义,他没有;生活里的亲人、同事、朋友,有,但关系很扭曲;事业上,他只有权术、暴力和杀戮,没有仁爱和清明,只有利用和索取。他的冷血无情,他的寡情负义,最终的结局就是失去民心,失去天下,失去一切。

将才是以才服人,将才是以德服人。哪一个更高明呢?古人曾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瞻也;以德服人者,心悦诚服也。”由此可见,以德服人比以才服人更是大能、更是大智慧、更易产生强大的感召力,赢得更多的信任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