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首页

富:迎神祭富,财丰物厚(1 / 1)

富,属于形声字。从宀,畐声。意思是指安居乐业,吃喝无忧。并且与“福”字相通,古人们将富贵寿考定义为福。通过字形进行解读:宝盖头代表着家、家庭;中间的一横象征着安稳、安定;口字象征着人员、人口,人口代表了劳动力;田字象征着田地、土地,我国历史文明的代表是农业文明,土地意味着食物,食物即为财产。因此,根据以上结论判断,最初“富”的就是象征着家庭安稳、人口繁多以及土地广袤。

富字的本意代表财物丰盛,与贫穷是反义词,随着发展相继引申了富裕、充足等意义。《论语》记载着“贫而无论,富而无骄”,《荀子·王制》记载“王者富民,霸者富土”。

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记载“富,备也。一曰厚也”。由此而知,“富”的确象征着人的物质财富。物质财富在人生活中的作用,人人都知道,不用多说。所以,中国古代一部用于治理国家的典籍《洪范》将“富”划归“五福”之中:“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后人认为“富”是:“家丰财货也。”

中国文化里吉祥文字,就是象征美好的文字,古人曾说,“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在《说文解字》里记载了“吉,善也;祥,福也”。富字凭借它饱满的寓意展示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把它定为吉祥文字。

在和富字的组合里,贵是第一。富贵两字不仅表达了人们对于高贵优越生活的向往,还从另一方面表达了富贵的人本身所流露的来自精神上的优越。《论语·颜渊》:“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记载:“再说邯郸城中盼望救兵,无一至者,百姓力竭,纷纷有出降之议,赵王患之。有传舍吏子李同,说平原君曰:‘百姓日乘城为守,而君安享富贵,谁肯为君尽力乎?’”同时《史记·魏公子列传》中记载“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

同时和“富”进行组合的一些词语也流露出此类思想文化上的吉祥的味道。富甲(数一数二的富户);富岁(收入好的年岁,就是丰年的意思);富殖(拥有充足的货物);富室(很有钱的人家);富贵浮云(将财物视为烟云,嗤之以鼻);富力(拥有很多的财产);富赡(既有钱又有见识);富贾(有钱的商人;象征富商);等等。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看重财富,同时把财富置于民间;中国传统文化分为治己与治人,统治者需要以身作则来教化民众;中国传统文化中形而上的思想彰显了财富在人生价值里的度量。中国传统文化里“富”问题上所彰显的此三类思想,让中国传统社会最终能够做到:不仅仅使民众富足,同时可以使风气得到修正,使民俗得到订正。总而言之,不可能成为一个没有贵族德义精神的大众社会,将变成一个君子社会,当变成了君子社会,国家和民族将真正变得强大。

在民俗文化里,“富”也包含着使命一样的重要意义。“迎富”的风俗大概从晚唐开始,唐宋时期在中国部分地区开始流行,最后在民间出现了迎财神的风俗。“迎富”意思是迎接祭拜“富神”、求取富贵的意思,就是把财富以及财运接到自己家。“富神”也就是“财神”,它象征着财富以及财运。从古至今的文献里记载的“富神”一共有这些化身:木质妇人、弃子(蓬叶)、被拾曰富、黄土、五通神。但对于“迎富”是哪天,有了三种说法:二月初二、“送穷”第二天“迎富”或“送穷”并且“迎富”。从唐宋到现在,每个地方“迎富”习俗存在各种表现方式:到野外采蓬来祭祀、迎富贵果子、郊游、接路头。这有力地证明了同一风俗在不同时期和区域的流传中传承和发展的统一。可它们都彰显了“富”在人们的生活里所具备的重要作用。

但“富”这个吉祥文字在人们生活里流露最为突出的当属逢年过节贴的对联而且特别是春节期间的对联,同时门匾上也可以发现“富”的痕迹,“富贵吉祥”四字一直紧密相关。总而言之,“富”字在中国文化的吉祥意思是非常重要的。

相关小知识

端木遗风:古人的财富观念,不仅仅在意财富的多少,对获取财富的途径也很在意。古人对财富的看法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利”的获取应该符合“义”的原则。对此最典型的例子,当属孔子的弟子子贡。子贡复姓端木,名赐,子贡是他的字,春秋末年卫国人。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贡不仅聪明好学、仁义孝道,更善于经商之道,富致千金,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诚信经商,依据市场行情的变化,贱买贵卖从中获利,以成巨富,他还坚持把财富作为他实现理想抱负的工具,这些行为为后世所推崇,称之为端木遗风。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对子贡的言行记录有相当多的描述,评价颇高。